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能源市場的攪局者:可燃冰未來能替代LNG?

? ? 中、日兩國坐擁巨量可燃冰儲備,兩國都希望實現可燃冰量產,來減少對液態天然氣進口的依賴。目前中國已經向可燃冰商用化邁出重要一步;日本也在加快可燃冰研究的步伐。但是降低開采成本、控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都是可燃冰利用的核心難題。   LNG市場 ?   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簡稱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認是目前最干凈的化石能源。其體積約為同量氣態天然氣體積的1/625。 ?   液態天然氣制造過程是先將氣田生產的天然氣凈化處理,經一連串超低溫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氣船運送。液化天然氣燃燒后對空氣污染非常小,并且放出的熱量大,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能源。 ?   但是LNG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里,主要出口國為卡塔爾、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以及阿爾及利亞等國。 ?   中國、日本、韓國與印度是最主要的LNG進口國。其中,日本進口最多,達8334萬噸;韓國占3419萬噸。2016年中國LNG進口量激增,增長幅度達36.9%,達2742萬噸。印度進口增長了30%,達到1899萬噸。 這四個國家的進口總額達1.64億噸,占全球市場的62%。 (圖為主要LNG進口國的LNG到岸價格)日本、韓國、中國與印度要支付高額溢價來進口天然氣(見上圖)。其中日本目前的LNG到岸價格在5.4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在2011年福島核泄漏危機爆發后,LNG到岸價格曾一度逼近2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 ?   因而,這些國家有很強的意愿改變當下依賴進口的現狀。日本對天然氣進口依賴度最高,早在本世紀初期投入數以億計的資金,來進行可燃冰研究。 ?   可燃冰開采 ?   可燃冰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化合物,預測資源量相當于已發現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兩倍以上,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清潔高效的未來替代能源,極具商業價值。    可燃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被發現。因絕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開采難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國都在加緊對這種未來能源進行試開采嘗試,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產氣的預定目標。 ?   此前,華爾街見聞有提及,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副教授Linga表示: ?   與日本的研究成果相比,中國科學家從可燃冰中提出天然氣的量更多??梢哉f,這是向可燃冰商用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   摩根士丹利在5月的一份研報中指出: ?   如果在這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那可以與美國的頁巖油革命相媲美。在這一看好的前景之下,預計可燃冰探索以及生產活動會顯著加速。 ?   根據EIA數據,全球可燃冰儲量有2800萬億立方米,而2015年天然氣產量才35億立方米。換言之,按當前的消耗水平,可燃冰儲備可滿足全球近800年的天然氣需求。 ?   毋庸置疑,可燃冰給中、日、韓、印等國擺脫進口依賴的機會。即便在可燃冰完全商業生產之前,可燃冰也可為這些國家提供議價籌碼。 ?   此外,一旦中、日等國最終能夠實現可燃冰量產,LNG船運需求將會銳減,對此有投資意愿的目前需要觀望。 ?   可燃冰的問題與挑戰 ?   2013年日本可燃冰試采成功后,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表示,可燃冰提取天然氣過程仍有很多技術性難題需要攻克。 ?   可燃冰商業開采仍需時日。樂觀的估計認為最早2020年就可商業開采;而市場一致傾向于認為,2025~2030年能夠實現商業開采。 ?   目前,亞洲主要國家LNG到岸價格在5美元附近,這使得可燃冰量產并不可行。但是,若LNG供給減少,再次漲到20美元附近,那么可燃冰的前景將非常樂觀。 ?   此外,可燃冰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也備受關注。此前,華爾街見聞有提及,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總量大約是地球大氣中甲烷總量的3000倍,如果開采不慎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泄漏,將可能引發強烈的溫室效應。 ?   如何安全、經濟地開采可燃冰,并且從中分離出甲烷氣體,依然是目前各國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難題。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