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十二五”燃氣發展實施評估 ? ? ? (一)現狀情況 ? ? ? 1.燃氣行業穩步發展 ? ? ? “十二五”期間,隨著《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實施,北京市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天然氣應用領域日益廣泛,用氣量不斷增加,天然氣用戶總數和用氣量位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 ? ? ? 2015年,北京市天然氣用氣量約145.4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達到29%;液化石油氣消費量約36.4萬噸,其中家庭用量約18.9萬噸,約占總消費量的52%;全市燃氣居民用戶達898萬戶,居民燃氣氣化率99.9%。 ? ? ? 2.輸配系統日益完善 ? ? ? “十二五”期間,建設完成陜京三線良鄉至西沙屯段、大唐煤制天然氣管線古北口至北石槽段,配套建設西沙屯、北石槽門站,形成了南北均衡供氣的局面,進一步優化了上游氣源保障。同時,建成西集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配站、小屯和潘家廟液化天然氣(LNG)中轉站,提升了應急保障能力。 ? ? ? ?“十二五”期間,建設完成四大熱電中心供氣管線一期工程,保障了四大熱電中心的供氣要求;同時,繼續對燃氣管網進行加密和改造,完善場站設施建設,新增高壓B、次高壓A及中壓管線約855公里,配套場站設施29座,除延慶外其他各郊區縣均實現了管道天然氣供應。 ? ? ? 3.惠民工程持續推進 ? ? ? “十二五”期間,為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開展了燃煤鍋爐房“煤改氣”工程、“送氣下鄉”惠民工程和“天然氣進村入戶”工程,為推動首都空氣質量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 ? ? 燃煤鍋爐房“煤改氣”工程:“十二五”期間,大力推進燃煤鍋爐房“煤改氣”工程,實現城六區185座19826蒸噸燃煤鍋爐房的清潔能源改造。 ? ? ? “送氣下鄉”惠民工程:截止2015年底,“送氣下鄉”惠民工程涉及全市13個遠郊區縣,發展液化石油氣用戶110余萬戶。 ? ? ? “天然氣進村入戶”工程:截止2015年完成20余個村莊的市政天然氣管網和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村入戶取暖工程建設。 ? ? ? 4.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 ? ? “十二五”時期,開展“巡檢普查、風險評估”工作、“許可下放”工作和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提高了燃氣行業管理精細化的水平,提升了用戶安全管理服務水平,推進了行業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建設。 ? ? ? “安全巡檢、風險評估”工作:2011~2013年集中力量開展巡檢普查、風險評估工作,共排查老舊小區各類安全隱患15萬余處,檢查餐飲企業等公服用戶3萬余家,對2494公里老舊管線進行了風險評估。 ? ? ?“許可下放”工作:2014年將“燃氣經營許可”、“燃氣設施改動審批”和“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企業資質許可”等全部燃氣行政許可下放到區縣。 ? ? ? 標準體系建設工作:2011~2015年完成《城鎮燃氣管道翻轉內襯法施工及驗收規程》的制定以及《燃氣輸配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技術規范》、《燃氣供應單位安全評價》修訂等工作。 ? ? ? (二)存在問題 ? ? ? 1.安全管理形勢嚴峻 ? ? ? “十二五”期間,全國油氣管線事故頻發,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燃氣等?;返倪\行安全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對北京市燃氣行業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 當前,液化石油氣儲存和灌裝能力已超出實際需求近10倍,嚴重供過于求。部分企業存在摻混二甲醚和非法制售、灌裝液化石油氣等問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 ? ? 2.保障能力亟需提升 ? ? ? “十二五”期間,由于征地拆遷等原因導致部分場站及管線等重大設施建設滯后,嚴重制約了輸配系統的供應能力。目前全市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僅為450萬立方米,相當于2014年高日用氣量的6%、均日用氣量的15%,未達到《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中的要求。 ? ? ? 隨著大氣環境治理和燃煤替代,未來北京市天然氣發電比例達將到90%以上,天然氣供熱比例將超過85%。一旦天然氣供應出現問題可能引發大面積停電、停熱風險。 ? ? ? 3.區域統籌有待加強 ? ? ? 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已上升國家戰略的高度。北京市上游管線均承擔著河北、天津等省市燃氣供應。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開展,京津冀地區天然氣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資源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大。 ? ? ? 由于城市發展、地理區位等原因,燃氣發展不均衡。當前,延慶區仍未實現與全市管網溝通,新城及部分鎮區采用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供應,農村采暖用能主要以燃煤、柴薪為主。 ? ? ? 二、發展思路、原則和目標 ? ? ?(一)指導思想 ? ? ? 按照新時期首都戰略定位,以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為核心,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優化布局重要燃氣場站和輸氣廊道,著力突破資源保障瓶頸;以構建安全穩定、高效智能、綠色低碳、城鄉協調的燃氣供應保障體系為目標,充分發揮天然氣在能源體系中的基礎支撐作用,全面提升燃氣利用和設施建設水平,為建設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 ? ?(二)規劃目標 ? ? ? 1.發展規模 ? ? ? 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天然氣年用氣量達到200億立方米,在北京市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達到33%;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消費水平提升到870立方米/人·年以上、常住居民天然氣氣化率達80%以上。 ? ? ?2.城鄉統籌 ? ? ? 建立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形成多元互補的城鄉天然氣保障體系,規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平原地區管道天然氣“鎮鎮通”;進一步整合液化石油氣市場,完善液化石油氣供應體系。 ? ? ?3.運行保障 ? ? ?加快推進“陜京四線”、“中俄東線”等氣源工程,建設京津冀“一張氣網”;完善京津冀地區儲氣調峰和應急氣源的建設,增強供氣保障能力;提升和優化市內燃氣輸配系統,建設“智慧管網”,持續開展燃氣隱患治理,保障城市運行安全。 ? ? ? 4.行業管理 ? ? ? 修訂完善《北京市燃氣管理條例》等法規和標準體系,吸引鼓勵多元化社會資本參與燃氣設施建設、用戶服務市場開發、安全技防技術推廣應用,促進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燃氣行業的精細化管理。 ? ? ? 三、天然氣發展規劃 ? ? ? (一)市場發展與資源平衡 ? ? ? “十三五”時期,優先發展和保障居民用氣,推進采暖用氣,適度發展電廠用氣,鼓勵發展燃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用氣。根據各類用戶發展趨勢,到2020年天然氣需求達200億立方米左右。 ? ? ? 根據資源落實情況,2020年可供北京市天然氣資源主要有陜京系統、大唐煤制天然氣、唐山液化天然氣及中俄東線等,供應能力達200億立方米/年以上,可以支撐“十三五”期間的天然氣用氣需求。 ? ? ? (二)供應體系規劃 ? ? ? 1.依托上游建設,優化供應體系 ? ? ? 以陜京四線、大唐煤制天然氣管線及中俄東線建設為契機,形成多源多向上游氣源供應體系,實現多個氣源點的銜接與調度,打造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大唐煤制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唐山液化天然氣、中俄東線八大輸氣通道,在北京市及其周邊形成由長輸管線組成的外圍10兆帕環網。 ? ? ? 建成陜京四線干線及高麗營-西沙屯、密云-平谷-香河、西集-香河-寶坻聯絡線,共計157.5公里,配套建設延慶和密云2座門站。其中,西集-香河-寶坻聯絡線2016年10月建成,其余管線2017年10月建成。建成陜京三線大灰廠門站,推進新機場輸氣管線及城南門站建設。 ? ? ? 2.加強區域統籌,完善輸配系統 ? ? ? 結合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及世園會的建設及“煤改氣”負荷需求,強化設施建設,完善城鎮輸配系統,實現六環路高壓 A配氣平臺成環。 ? ? ? 完成六環路高壓 A管線西六環中段管線建設,長約15公里,實現六環路高壓 A配氣平臺成環,建設徐辛莊、北安河等高壓 A調壓站8座。 ? ? ?建設燕房供氣管線長約15公里,配套建設高壓 A調壓站1座,滿足燕化地區用氣需求。結合通州和海北能源中心建設電廠供氣管線長約6公里,配套建設高壓 A場站2座;為支撐新機場的發展,建設高壓 A管線約30公里、高壓 A調壓站1座。 ? ? ? 優化高壓 B、次高壓 A管線,新建液化天然氣應急儲配站1座,高壓 B管線100余公里、高壓 B場站14座,次高壓 A管線240余公里、調壓站60余座,中壓管線200余公里。 ? ? ? (三)調峰應急保障 ? ? ? 北京市天然氣供應保障主要依靠上下游共同解決,季節調峰和日調峰主要依靠上游通過地下儲氣庫及資源調度等方式解決,時調峰主要通過上下游共同解決。 ? ? ? 季節調峰:主要通過大港儲氣庫群和華北儲氣庫群解決。2020年北京市季節調峰量約50億立方米,大港儲氣庫群和華北儲氣庫群工作氣量約37億立方米,不足部分通過唐山液化天然氣及上游資源調度共同解決。 ? ? ? 日調峰:主要通過上游解決。2020年北京市高日負荷約1.5億立方米;隨著陜京四線的建設,2020年上游供應能力約1.9億立方米,可以滿足常年氣溫條件下的日調峰需求。 ? ? ? 若遇到極端天氣,通過上下游聯動,采用供應側及需求側管理共同解決。 ? ? ? 時調峰及應急:主要通過利用上游地下儲氣庫的調度、強化設施建設及需求側管理等方式由上下游共同解決。結合唐山液化天然氣碼頭建設4座16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儲罐,通過資本運作參于北京市周邊液化天然氣工廠的經營。2020年,應急儲備設施的儲氣能力約2至4億立方米。 ? ? ? (四)城鄉統籌規劃 ? ? ? 1.實現延慶區管道天然氣供應 ? ? ? 2020年,延慶區天然氣用量將達約1.5億立方米,氣源為陜京四線,同時建設液化天然氣應急儲配站保障供應安全,建設延慶門站、應急儲配站等場站設施9座,干線管線40余公里。 ? ? ? 2.加快南部城區燃氣設施建設 ? ? ? 至2020年,通州區天然氣用量將達到9.8億立方米,氣源為通州門站等現狀門站。建設徐辛莊高壓 A調壓站及配套工程和通州南高壓A調壓站及配套工程,完成通州核心區能源中心配套工程,完善通州新城、宋莊鎮、各級工業園區等區域管網,共建設場站設施20余座、干線管線50余公里。 ? ? ? 至2020年,大興區天然氣用量達10億立方米,氣源為六環路高壓A管線及城南門站。建設城南門站及配套工程保障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天然氣供應,完成狼垡、舊宮、三海子及河西區高壓B調壓站及觀音寺、康莊供氣廠“煤改氣”工作,建設干線管線80余公里。 ? ? ? 至2020年,房山區天然氣用量將達10.9億立方米,氣源為閆村門站及六環路高壓A管線。建設大件路高壓 A管線及配套場站,完善南部鎮區次高壓 A管網建設,建設場站設施15余座,干線管線80余公里。 ? ? ? 3.分區引導,因地制宜開展天然氣進村入戶工程 ? ? ? 通過分區引導,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地區天然氣進村入戶工程,優先使用管道天然氣,在管道條件不具備的區域,采用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作為農村采暖用能“煤改氣”過渡氣源。2020年力爭實現300個農村煤改天然氣工程。 ? ? ? 四、液化石油氣供應規劃 ? ? ? (一)完善體系建設 ? ? ? 完善“供應基地+集散中心+換瓶點”三級供應體系。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由市區兩級構成,其中市級供應基地主要通過資源整合實現灌裝能力20-30萬噸/年;區縣供應基地主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建設,每個區宜安排2-3個;集散中心主要結合鄉鎮進行建設,每個鄉鎮建設1-3個;服務網點主要根據鄉村液化石油氣需求進行安排,每個鄉村不少于一個。 ? ? ? (二)推進資源整合 ? ? ? 通過土地置換、異地建設的方式對液化石油氣輸配系統進行整合,將現狀灌瓶廠遷出城區,在外部建設市級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灌裝能力20-30萬噸/年。 ? ? ? 原則上不再新增液化石油氣充裝能力,推進液化石油氣市場整合、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合并液化石油氣充裝站點,保障各區液化石油氣供需平衡。 ? ? ? (三)規范供應站點 ? ? ? 已取得許可的液化石油氣供應站點應嚴格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標準、規范進行整改提升,并推行規范化的文明服務。爭取相關政府部門對供應站點用地的支持,將供應站點選址納入城市規劃,落實建設用地,嚴格按基建程序進行審批建設,建成一批符合規劃和燃氣規范要求的供應站點,從根本上消除液化氣行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 ? ? ? 五、京津冀地區燃氣協同規劃 ? ? ? (一)指導思想 ? ? ? 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原則,以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作為契機,實現京津冀區域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贏發展。 ? ? ? (二)協同設施建設 ? ? ? 統籌京津冀地區發展訴求,推進陜京四線及中俄東線建設,進一步優化區域管網架構。加快大港儲氣庫群和華北儲氣庫群擴容,新建興9、文23地下儲氣庫。依托唐山液化天然氣碼頭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提升北京市應急保障能力。 ? ? ? (三)推進區域合作 ? ? ?推進北京新機場,天津市薊州區、武清區,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和香河縣等鄰近區域的燃氣合作;結合進京高速加油站安排加氣站,方便進京車輛的加氣;依托中石化、中海油天津液化天然氣碼頭及地下儲氣庫等資源開展區域資源合作。 ? ? ? 六、精細管細和提質增效 ? ? ? (一)完善法規標準建設 ? ? ? 組織修訂《北京市燃氣管理條例》和《餐飲業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要求》,出臺《北京市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及使用安全管理辦法》;開展用戶端燃氣工程技術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通過燃氣安全技術的應用,強化燃氣使用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燃氣供應企業的運行管理和評價標準,提升企業運行水平。 ? ? ?(二)創新燃氣供應機制 ? ? ? 逐步探索氣源供應保障的新機制,研究與上游企業合作的新模式,適時鼓勵本地企業參與氣源市場;繼續推進北京市熱電氣聯調聯供數據監控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分析決策、調度指揮等功能,同時對供氣、供熱、供電的調度原則進行深入對接、融合,形成科學、高效、規范的熱電氣聯合調度體系。 ? ? ? (三)提升行業監管水平 ? ? ? 依托物聯網技術,試點液化石油氣鋼瓶流轉監測系統,實現充裝、儲存、配送、銷售和使用全過程的可溯源;完善燃氣供應企業信用平臺,實現政府管理部門、社會公眾的信息資源共享,促進社會監督;建立燃氣供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同時,加強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人才交流與培養,提升燃氣行政管理人員專業素質。 ? ? ? (四)強化安全消隱工作 ? ? ? 進一步加強與城管、規劃等行政執法部門配合,規范燃氣設施占壓物確認與拆除工作程序,建立隱患治理與打擊違法建設的互動機制,確保安全隱患“零增長”。同時,通過居民戶內燃氣安全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積極推廣居民燃氣安全技術應用及安全技術與設備設施的研發。 ? ? ? (五)推進應急體系建設 ? ? ? 建立完善市、區、企業三級燃氣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體系;加強市級燃氣應急隊伍建設,提高應對各類燃氣突發事件。制定市級燃氣應急儲備的動用條件和啟動流程,并組織演練,切實發揮應急儲備功能。繼續推進北京市“一主、多點”應急搶修體系的建設,完善燃氣輸配系統SCDAD(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提高系統的抗風險能力。 ? ? ? (六)加強需求側管理 ? ? ? 積極推進天然氣削峰填谷,鼓勵發展天然氣汽車、冷熱電三聯供、可中斷用戶等常年負荷用戶,促進平穩用氣。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峰氣價相關政策,落實北京市實施細則。 ? ? ? 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 ? ? “十三五”期間,新建燃氣鍋爐采用超低氮燃燒技術,在用燃氣設施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或脫硝治理,全市在2017年底前基本實現在用燃氣鍋爐低氮排放。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約200億立方米,折合標準煤約2400萬噸,實現污染物減排量約33.65萬噸。 ? ? ? 八、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 ? ? (一)加強規劃宣傳力度,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 ? ? 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制定規劃公示文稿,并按照程序向社會發布,同時通過媒體廣播、主題活動和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向各級政府部門、燃氣供應企業和廣大市民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促進燃氣行業健康發展。 ? ? ? “十三五”期間,天然氣供應保障將成為熱、電、氣安全運行的關鍵。因此,必須強化燃氣行業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有效支撐首都能源供應保障體系的建設。進一步落實精細化管理,繼續擴展北京市熱、電、氣聯調聯供監控平臺的功能及容量,多渠道、多方式解決運行安全問題。 ? ? ? (二)深化規劃實施方案,落實建設指導細則 ? ? ? 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分解“十三五”期間年度重點建設任務,制定規劃實施方案,以配合推進《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 ? ? ? 結合燃氣供應保障、安全管理和用戶服務等方面重點工作需求,開展負荷預測、供應方式、運行調度、安全控制、節能技術等方面的課題研究工作,提高行業管理的科技水平。 ? ? ? (三)推進工程實施進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 ? 鑒于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的拆遷難度加大,建設成本不斷增加,相關部門應將燃氣相關工程項目列入年度重點工程計劃,多方協調推進工程建設進度。 ? ? ? 燃氣企業應按照燃氣發展規劃確定的項目和進度要求,制訂項目實施計劃,落實項目資金,為全面完成“十三五”確定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提供保證。 ? ? ? (四)建立長效節能機制,提高燃氣利用效率 ? ? ? 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選用節能燃氣設備,促進燃氣節能技術的推廣,淘汰效率低下的老舊設備。加強重點用氣單位的用氣效率監測管理和節能管理;繼續向廣大市民宣傳行為節能理念,倡導安全科學的節約用氣方式,提高社會各界的節約用氣意識,促進行為節能。 ? ? ? 北京市“十三五”燃氣發展建設規劃解讀 ? ? 一、燃氣發展現狀情況 ? ? ? (一)天然氣供應規?!?? ? ? 2015年,北京市天然氣用氣量約145.4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達約29%;液化石油氣消費量約36.4萬噸,其中家庭用量約18.9萬噸,約占總消費量的52%。全市燃氣居民用戶達886萬戶,常住居民燃氣氣化率達99.9%,其中天然氣居民用戶約589萬戶、常住居民天然氣氣化率達66%;液化石油氣居民用其約297萬戶,常住居民液化石油氣氣化率達33%。 ? ? ? “十二五”期間,我市天然氣用氣量年均增長率約為15%,采暖、發電用氣增長迅猛。截止2015年底,我市天然氣暖面積約占全市采暖面積的占采暖79.8%;天然氣電廠裝機容量共計約8441兆瓦,發電能力占本地能力的90%以上。采暖、發電用氣在用氣結構中所占比例分別為31.8%、47.9%;工業、居民生活等領域用氣發展平穩,在用氣結構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7%、13.7%。 ? ? ? (二)設施能力 ? ? ? 1。輸氣系統建設 ? ? ? 中石油是我市天然氣唯一供氣主體,負責天然氣長輸管線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笆濉逼陂g,完成了陜京三線良鄉至西沙屯段、大唐煤制天然氣管線古北口至北石槽段長輸管線建設,配套建設西沙屯、北石槽門站,形成了南北供氣的局面,優化了上游氣源來向。目前,中石油陜京系統及相關管線向華北地區最大日輸送能力約1.71億立方米。包括: 陜京一、二、三線約1億立方米,唐山LNG 0.42億立方米,地下儲期儲氣庫采氣0.26億立方米,煤制氣300萬立方米,其中可供北京市的最大能力為1.44億立方米。 ? ? ? ? 2.城市燃氣系統建設 ? ? ? 2015年底,全市城市天然氣管網2萬余公里,現狀共有8座接收門站,設計日接收能力2億余立方米?!笆濉逼陂g,建成西集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配站、小屯和潘家廟液化天然氣(LNG)中轉站,提升了應急保障能力;完成四大熱電中心供氣管線一期工程,保障四大熱電中心的供氣要求;完善場站設施建設,新增高壓B、次高壓A及中壓管線約855公里,配套場站設施29座,除延慶外其他各郊區縣均實現了管道天然氣供應。 ? ? ? (三)促進城鄉統籌,實施送氣下鄉工程 ? ? ? 1.瓶裝液化氣送氣下鄉 ? ? ? 為治理農村散煤,提升農村地區人民生活品質,北京市自2013年10月起開始實施瓶裝液化石油氣送氣下鄉工程。市市政市容委牽頭會同市有關部門出臺資金支持政策,組織各區擇優遴選市場信譽高、資信實力強的供氣企業作為供應商,為農村用戶提供質優價廉的液化石油氣,到2015年底全市基本實現農村地區炊事氣化。累計發展農村瓶裝液化氣用戶110萬戶,用戶購氣成本降低近一半。 ? ? ? 2.天然氣入村工程 ? ? ? 自2014年起,我市對具備市政管網條件的農村地區開展天然氣入村試點工程。市政府安排固定資產投資,用于支持村內管線建設和用戶購買采暖壁掛爐。目前,累計通氣85個村接通天然氣,惠及農村用戶近3萬余戶。 ? ? ? (四)加強熱電氣聯調聯供機制建設 ? ? ? 為進一步保障城市能源運行安全,我市自2008年起建立了熱電氣聯調聯供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包括:中石油、國家電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市燃氣集團、北京市熱力集團,以及在京各大電廠,我委與市發展改革委作為牽頭單位,統籌協調全市能源供應保障工作,在2009-2010年采暖季和2015-2016年采暖季我市出現了多次天然氣資源短缺,熱電氣發揮了重要的指揮調度作用,確保了天然氣長輸管線和城市熱網、電網的安全。 ? ? ? 二、“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 ? ? ? (一)規劃目標 ? ? ? 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天然氣年用氣量達到200億立方米,在北京市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達到33%;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消費水平提升到870立方米/人·年以上、居民管道天然氣氣化率達80%以上。 ? ? ? 加快推進“陜京四線”、“俄氣東線”等氣源 ? ? ? 工程,北京市上游氣源將形成陸上氣、海上氣及煤制氣三種氣源,建成陜一、陜二、陜三、陜四、大唐煤制氣、地下儲氣庫、唐山LNG和中俄東線,在北京市及其周邊由長輸管線組成的10兆帕輸氣環網。 ? ? ? ?建立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多元互補的城鄉天然氣保障體系,規劃到2020年力爭實現平原地區“鎮鎮通”;進一步整合液化石油氣市場,完善液化石油氣供應體系?!?? ? ? (二)重點項目 ? ? ? 我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經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中石油,對近兩年及“十三五”時期的天然氣儲運設施建設進行了統一安排,保障我市天然氣的安全穩定供應。 ? ? ? 1。加快陜京四線工程建設,力爭2017年10月投運。 ? ? ? 2?!笆濉睍r期市燃氣集團與中石油合作,結合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碼頭,增建兩座16-20萬立方米的LNG儲罐,提高應急儲備能力。 ? ? ? (三)規劃保障措施 ? ? ? 1。加強規劃宣傳力度,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 ? ? 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制定規劃公示文稿,并按照程序向社會發布,同時通過媒體廣播、主題活動和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向各級政府部門、燃氣供應企業和廣大市民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促進燃氣行業健康發展。 ? ? ? 2?!∩罨巹潓嵤┓桨?,落實建設指導細則 ? ? ? 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分解“十三五”期間年度重點建設任務,制定規劃實施方案,以配合推進《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 ? 結合燃氣供應保障、安全管理和用戶服務等方面重點工作需求,開展負荷預測、供應方式、運行調度、安全控制、節能技術等方面的課題研究工作,提高行業管理的科技水平。 ? ? ? 3。推進工程實施進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 ? 鑒于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的拆遷難度加大,建設成本不斷增加,相關部門應將燃氣相關工程項目列入年度重點工程計劃,多方協調推進工程建設進度。 ? ? ? 4。建立長效節能機制,提高燃氣利用效率 ? ? ? 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選用節能燃氣設備,促進燃氣節能技術的推廣,淘汰效率低下的老舊設備。加強重點用氣單位的用氣效率監測管理和節能管理;繼續向廣大市民宣傳行為節能理念,倡導安全科學的節約用氣方式,提高社會各界的節約用氣意識,促進行為節能。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