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 ? 公開資料顯示,“天然氣人民幣”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教授,在2016年11月12日舉行的《能源博弈論集》新書發布會暨“天然氣人民幣”戰略研討會上提出的。天然氣人民幣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媒體、能源主管部門和油氣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興趣。這是融合能源安全與金融安全的一大理論創新,這一戰略構想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升我國全球經濟治理話語權,指導和引領我國天然氣行業改革、擴大天然氣使用規模、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等方面都有著十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 ? ? 世界能源藍皮書指出,推進天然氣人民幣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未來天然氣貿易額有望超過石油,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而且是一種可以標準化的產品,便于交易所市場的交易。天然氣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所形成的人民幣循環鏈條,可以大大拓展人民幣在全球貿易結算中的使用空間,助推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人民幣國際化后,我國將擁有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將隨之增大。第二,有助于減少匯率風險,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增長。第三,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第四,最直接和最大的收益是獲得國際“鑄幣稅”,同時,政府、企業等可以獲得更低的人民幣融資成本。 ? ? ? 世界能源藍皮書認為,推進天然氣人民幣戰略,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乃至東北亞地區天然氣的定價話語權。長期以來,東北亞地區作為主要的油氣進口地區,存在嚴重的定價話語權缺失的問題。統計顯示,2013年,東北亞地區遵循的天然氣貿易基準價格——日本液化天然氣平均到岸價格為每百萬英熱單位16.17美元,約等于德國、英國天然氣進口價格的1.5倍,相當于美國亨利天然氣中心(Henry Hub)價格的6倍。天然氣貿易的區域性特征較為明顯,“亞洲溢價”現象在天然氣市場表現得比在石油市場更加突出。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利益。目前日本推行的與石油掛鉤的JCC定價機制已經無法反映全球和亞太地區天然氣的供需格局,將來在推進天然氣人民幣戰略的過程中,通過建立東北亞區域性的天然氣交易中心,可以建立起反映東北亞地區天然氣供需狀況的基準價格,提升東北亞地區在全球天然氣定價中的話語權,從而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利益。 ? ? ? 世界能源藍皮書指出,推進天然氣人民幣戰略,可以推動國內天然氣改革和能源結構優化。近年來,盡管我國天然氣行業的勘探開發和管網開放、定價機制調整等工作總體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我國天然氣行業的改革還是相對滯后,導致了我國天然氣開發的積極性不高、規模不足,國內銷售價和進口價倒掛等也抑制了企業進口的積極性,管網、儲氣庫、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運輸和調峰能力不足等,都制約了我國天然氣開發和利用的規模,延緩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進程。當前,我國天然氣行業改革由于缺乏宏觀指導和戰略指引,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缺乏頂層設計的改革,使得我國天然氣行業改革不斷循環反復,難以實質性推進。我國需要在天然氣人民幣這一戰略的指引下,進一步推進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和進口主體的多元化,理順各個環節的價格機制,推動定價機制市場化,更好地提高市場主體各方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推動我國天然氣的勘探開發、進口和利用,從而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和自然環境。 ? ? ? 世界能源藍皮書認為,天然氣人民幣戰略的實施,應該成為我國能源和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頂層設計。在這個頂層設計下,我國要更好地完善國內天然氣產業政策和外匯管理體制,做好天然氣人民幣交易機制的設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