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天然氣發展歷史悠久,但在能源系統中長期處于邊緣位置。經歷10年高速成長,近幾年受價格高企和體制僵化等因素的影響,天然氣消費增速回落,2016年雖有所回升,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達到6.3%,但規模仍只有煤炭的十分之一。因消費動力不足導致的階段性供給過剩與管網儲氣設施建設滯后導致的高峰季節供應緊張形成強烈反差。 作為相對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天然氣在我國能源轉型過程中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通過加大改革力度來化解其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深化天然氣市場改革指明了方向,天然氣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 ? “勘查開采”開放將帶來更多投入 ? 我國天然氣資源豐富,根據國土資源部2015年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目前常規天然氣資源探明率14%,處于勘探早期。頁巖氣探明率僅0.4%,埋深2000米以淺煤層氣探明率僅2.1%,處于勘探初期。但礦業權過度集中、勘查開采投入不足和效率偏低制約了增儲上產潛力,因此需要通過改革增加勘查開采主體,加大勘查開采投入,擴大勘查開采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勘查開采效率,增加探明可采儲量和生產能力。近幾年頁巖氣和常規油氣競爭性出讓試點循序啟動,取得的成果還不多,需總結經驗,進一步深化改革。由于油氣勘查開采是資金技術密集的高風險活動,對新進入主體還需要有一定準入要求,以兌現在投入、安全和環保等方面的承諾。 ? 有序放開勘查開采體制除了增加合格市場主體、實行勘查區塊競爭性出讓制度,還要有其他相應制度配合??紤]到潛在有利資源區塊大都被登記完畢并存在“占而不勘或少勘”等情況,需要提高區塊持有成本,嚴格落實區塊退出制度,為新進入的勘查開采主體提供開拓空間。天然氣勘查開采市場有序開放將會帶來更多投入,出現更多技術和裝備的探索和應用,推動天然氣探明儲量規模進一步擴大,降低天然氣生產成本,使國內供應保障能力更加可靠。 ? 公平接入望破除市場障礙 我國天然氣管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設施運行和銷售不分、監管缺位、向第三方開放困難,是制約天然氣市場進一步擴大和天然氣回歸商品屬性的障礙?!兑庖姟诽岢鲆植酵七M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管網公平接入機制,干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 我國天然氣長輸管網和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設施高度集中在少數油氣企業,如何實現管網獨立、實施有效監管需深入探討。省級管網管理可比照國家管網,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離。城市燃氣管網也應實行輸送和銷售分離,正視供應特許經營現實,但不應限制其他供應方式,加強輸送成本監審和管控,最終實現基礎設施公平接入,形成終端配售市場的競爭環境。 ? 此外,通過對從油氣田到用戶輸送全程的有效監審和控制,在可以形成競爭的地方落實好公平接入,實現中間環節服務的成本和價格合理可控,為天然氣供需兩端高效對接鋪墊好必要的運行條件。 ? 擴大進口還需綜合施策 ? 我國天然氣進口來源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陸上中國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已投入使用,中俄管道東線正在建設,中俄西線也在醞釀,海上液化天然氣進口來源國不斷增加,未來進口主體也應有序增加。 ? 我國過去在高油價時期簽署了一批照付不議天然氣進口長期協議,價格偏高,如今市場供需寬松,國際油氣價格回歸低位,出現現貨天然氣價格低于長期協議價格的情況,導致“高價長協氣賣不掉,低價現貨氣進不來”的困境。要擴大天然氣進口,必須綜合施策,妥善處理好歷史遺留的高價氣問題。 ?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國際天然氣市場將繼續維持總體寬松態勢,價格機制也將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我國應積極支持企業自主進口天然氣,加快落實天然氣管道和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開放,放寬接收站建設審批,并向新市場主體傾斜。 ? “交叉補貼”難題待解 ? 我國天然氣價改工作近年來持續推進,競爭性領域價格管制逐漸減少。2013年國產陸上天然氣、進口管道天然氣價由出廠價調整為門站價,實行最高限價管理;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出廠價以及LNG氣源價放開。2015年試點放開天然氣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后,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管理,允許供需雙方在基準門站價下浮不限、上浮20%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價格。2016年放開化肥用氣價、儲氣設施天然氣購銷價和服務價格,并在福建試點供需雙方自行協商門站價。同年《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發布,邁出了中間環節價格成本監管重要一步。 ? 城市天然氣價格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輸配設施監管由地方政府執行。居民生活用氣規模雖不到五分之一,但價格長期總體偏低、調整緩慢、機制僵化,有待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天然氣上下游聯動機制,逐步消除價格交叉補貼,還原天然氣的商品屬性。 ? 需要指出的是,在管輸有效監管逐步落實和上下游放開逐步到位的同時,還需要以有序競爭方式發展天然氣交易中心。這方面已具備一定工作基礎,2016年11月,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2017年1月,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新疆油氣交易中心籌建工作也于近期正式啟動。 ? 總之,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能源價改思路,未來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天然氣上游市場多元有序競爭的格局、破解進口遺留歷史問題的掣肘、落實自然壟斷環節的有效監管、放開下游用戶消費選擇權、完善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通過體制改革激發出各環節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競爭力,塑造成本降、供給增、消費長的天然氣市場良性互動局面,發揮天然氣在我國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