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動力”號油輪靠泊馬德島港 ? 南塘河大峽谷施工最大坡度達69.5度 ? 2017年5月,《中緬油氣管道(緬甸)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在緬發布。 ? 中緬管道項目捐助僧侶學校,解決了孩子們輪換使用教室的歷史。 ? 建設中的中緬管道原油碼頭儲油罐。 ? 港口燈火通明,卸油臂與“聯合動力”號油輪對接。 ? 中緬管道項目高度重視環保,管道上方植被覆蓋。 ? 原油到達中緬管道境外段末站南坎計量站。 ? 項目援建馬德島飲水工程實現島上自來水村村通。 ? ? ? 2017年5月19日,從緬甸西海岸馬德島上岸的國際市場原油,奔流經緬甸四個省邦,順利進入中國境內。原油管道與2013年7月投產的中緬天然氣管道并駕齊驅,至此,我國西南能源進口通道全面貫通,中緬能源合作邁入嶄新歷史階段。截至7月中旬,中緬天然氣管道已安全平穩運行4年,向我國供氣141億立方米,為緬甸境內下載天然氣17.7億立方米。作為中資企業在緬投資運營的最大項目,中緬油氣管道成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標志性工程。 ? ? ? 高水平投產檢驗“國際標準”工程 ? ? ? 2017年4月10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緬甸總統廷覺的共同見證下,《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在京正式簽署。 ? ? ? 優秀企業公民提亮中國石油品牌 ? ? ? 正值北京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國石油以坦誠、公開、透明的姿態,對緬甸社會展現中緬管道項目的全景全貌,彰顯了十足的底氣和充分的自信,給中國石油品牌形象贏得了加分點贊。 ? ? ? “民心相通”架設“胞波”友誼金橋 ? ? ?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中緬油氣管道在帶動區域能源經濟效應同時,肩負著探索中資企業“軟實力”建設與鞏固加深中緬友誼的光榮使命。 ? ? ? 動能 ? ? ? 4月10日晚,馬德島這個30萬噸級原油卸載碼頭上燈火通明,兩條巨大的輸油臂與“聯合動力”號油輪輸油管口成功對接,14萬噸原油注入儲油罐。中緬管道項目被稱作挑戰世界管道建設史上難度之最的“超級工程”。管道穿越8條海溝、200多條河流。若開山脈、伊洛瓦底江平原、撣邦高原、荊棘叢生的原始海島、人跡罕至的緬北“無人區”、局部地區年降雨量高達5000毫米的惡劣氣候和管道最高點達1491米的地勢落差等等。 ? ? ? 面對管道施工線路長、難點多、社會依托差等困難,東南亞管道公司攜參建各方團結協作,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工程建設。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達98.68%,超過國際同類管道工程的質量指標。繼天然氣管道順利投產后,中緬原油管道2014年5月30日機械完工,隨后成功經受馬德島港接卸原油、管道全線注氮、水聯運暨設備帶載測試等層層考驗,彰顯了優質、安全、環保、友誼的跨國管道工程風采。 ? ? ? 與此同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持續。沒有投產的中緬原油管道備受國際輿論關注,而系列商務協議的談判與簽署不僅是項目在緬甸境內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保證,更是股東方利益權衡的重點所在。 ? ? ? 3年間,作為股東方代表,東南亞管道公司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專業談判小組,會同法律顧問,深入研究緬甸當地法律法規,堅持貫徹“善意、誠信、共贏”理念,主動應對緬甸“民盟”執政后的政策轉變,無數次往返曼德勒、內比都、仰光等地,與緬甸電力與能源部、財稅部、港務局、緬甸油氣公司等溝通、談判,穩守底線、縝密商討,全力促成各方就協議所有條款達成一致。終于在今年3月底,完成《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 ? ? ? 今年4月,馬德島港取得港口運營執照并在緬注冊,成為緬甸首座國際原油卸載港口。5月26日,《中緬原油管道馬德島港監管協議》簽署。 ? ? ? “有機會親眼見到油輪進港,親身參與這樣一個跨國項目,感覺人生都值了!”已經連續在馬德島工作一個多月,來自港務部的年輕緬籍員工朱秉瀚忍不住感嘆。他的身后,800多名緬籍員工、400名中方員工正在并肩作戰。 ? ? ? 原油管道投產期間,中緬員工以苦干實干、務實求精的“工匠精神”,解決發電機、泵機組等技術難題。各級領導和生產技術骨干親臨生產現場,調控中心時刻保持與上下游的有效溝通聯系,員工晝夜倒班值守、加密設備和線路巡檢,現場調試組分段蹲守各站場,各路技術專家在沿線巡回奔波,及時處置突發事件和異常情況。 ? ? ? 6月21日,搭載20萬噸原油的“GrandLady”號油輪抵達馬德島港,三臺輸油臂通過兩條卸油管道同時向4座原油儲罐卸油,速率達每小時1.2萬立方米,馬德島港首次滿負荷卸油。中緬“一帶一路”合作版圖上的這條跨國能源動脈,正加足馬力為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源源注入動能。 ? ? ? 溝通 ? ? ? “請問中緬油氣管道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今年項目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有哪些計劃?”5月25日,緬甸仰光一家酒店會議大廳,來自中緬18家新聞媒體的“長槍短炮”及與會各界人士的目光聚焦臺上,東南亞管道公司新聞發言人李自林與緬甸油氣公司行政處處長吳威武共同耐心回答著記者提問——這是《中緬油氣管道(緬甸)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發布會現場,也是中國石油首次在項目所在國舉辦的專題報告發布活動。 ? ? ? 本土化創造共享價值、減少環境足跡、管道運行安全、社區發展,此次中國石油在緬發布的中、英、緬三種語言《中緬油氣管道(緬甸)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從四個方面著重披露了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在緬甸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做優秀企業公民的情況。 ? ? ? 從籌備到運營,10年艱苦創業,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中資企業對緬投資屢屢受挫的不利環境下秉承共建、共享、共商原則,構建與資源國、股東方、當地社區的命運共同體,用實際行動交付精品工程,打造中緬能源合作互惠共贏典范項目,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在緬實施的先導與標桿。 ? ? ? 緬中友好協會主席吳盛溫昂評價說,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按照國際標準、規范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在緬實施社會經濟援助項目,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惠及管道沿線省邦。 ? ? ? 發布會上,項目合作方、NGO組織嘉賓和本土員工代表等先后發言,暢談對項目的認識和體會。而原本設置30分鐘的媒體問答時間,在接二連三的互動中延長至一個小時。從“只做不說”到“多做少說”再到“又做又說”,這是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緬強勢“發聲”的又一次成功嘗試。 ? ? ? 發布會結束后的一周內,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緬甸國家電視臺、今日民主報等在內的中緬主流媒體相繼通過電視節目、報紙、網站、新媒體等形式,對報告內容進行正面報道,擴大了項目影響力和中國石油的美譽度。一些新媒體以搶眼的題目吸引眼球——《你知道中緬油氣管道 卻不一定知道他們為緬甸發展做了哪些實事兒》,《中緬石油管道不再神秘,一大波成績單出爐》等。 ? ? ? 今年3月底至5月下旬,中緬數十家新聞媒體聚焦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將其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在緬實施的典型進行大規模宣傳報道,掀起了國內外強熱的“中緬管道‘風’”。很多專家學者也深入項目開展現場調研,剖析這一項目成功運作的典型經驗。并先后組織媒體,三次到不同管段集中采訪,對本土化用工、天然氣緩解電力緊張局面、社會公益項目改善民生等方面情況進行實地采訪反映這一中緬能源合作“超級工程”的真實面貌。 ? ? ? 2017年,項目先后開通合資公司外部英文網站及Facebook賬戶,及時在緬公開項目進展,為樹立良好企業形象搭建輿論風向標。 ? ? ? 情誼 ? ? ?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緬探索企業跨文化管理之“道”,把尊重所在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作為員工行為規范,為促進中緬文化融合創建交流平臺。 ? ? ? 每年4月中旬,緬甸舉國上下歡度隆重而熱烈的潑水節。中緬油氣管道沿線馬德島、曼德勒、木姐等管理處駐地,緬籍員工穿著傳統服裝,與中方員工互相潑水祈福新年。每逢達桑岱點燈節、結夏節等緬甸重大節日,公司鼓勵中方員工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當地民俗風情。在中國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節日,也熱情邀請本地員工一同參加慶?;顒?。頻繁的交流與互動逐步打破語言障礙、文化隔閡,讓中方員工與身邊的許多緬籍同事、當地居民成為好伙伴、好朋友。 ? ? ? 項目員工積極走訪管道沿線政府、警局、社區、村莊,走進田間地頭、寺廟、學校,為當地居民普及管道知識、發放管道宣傳品、播放管道宣傳片,增進民眾對管道項目實情的認知與理解,建立良好社區關系。過去一年,僅馬德島管理處就覆蓋沿線9500多名村民,發放宣傳品4200余件。 ? ? ? “五年前,我剛來到公司的時候,這里只有少數本地員工,但是近幾年數量增長非常迅速。項目為緬甸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痹欢啻芜x派至仰光、曼德勒、中國等地接受專業技能培訓、連續3年獲得優秀員工的緬籍雇員毛帥如今已是曼德勒站生產技術骨干,成為當地雇員的“榜樣”。 ? ? ?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啟動以來,為緬甸培養了一批石油及相關專業人才。工程建設期,220多家緬甸企業參與其中,高峰時當地用工超過6000人。目前,當地雇員分布在管道全線綜合輔助、站場生產、后勤安保、管道巡線等崗位,約占全體員工總數的72%。今年3月,在項目統一組織的電氣技能取證培訓中,16名當地雇員通過緬甸國家勞動部資格考試,具備了在東盟地區從事電氣作業的資質。? ? ? ? 截至2017年6月底,中國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和兩個合資公司已在緬援建包括學校、醫療站、孤兒院、養老院以及供水、供電、道路、通信等在內的社會經濟援助項目128個,還在緬甸遭遇臺風、水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及時伸出援手,援助零星公益項目50個。 ? ? ? 在項目援助下,昔日沒有公路、沒有醫院、淡水匱乏的馬德島上陸續建成65萬立方米水庫和覆蓋5個村落、共15個供水點的自來水工程,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還建起了學校、醫療站、手機通信基站,居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 ? 項目援建的132KV輸電線路讓皎漂居民率先享受24小時供電;德潘蓋中學的2000多名師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校舍;新階醫院里,輸血的病人躺在整潔舒適的病房,微笑著感謝著項目員工。2017年,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以管道為核心向外輻射,甄選61項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計劃。用真心贏得民心,循著1500公里管線,中緬“胞波”情誼正被時代續寫。 ?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