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6月,立陶宛天然氣公司與美國錢尼爾能源公司簽署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8月21日,美國首批液化天然氣運抵立陶宛克萊佩達港,立陶宛成為第二個獲得美國液化天然氣的歐洲國家。俄羅斯《觀點報》8月21日報道稱,立陶宛想要借此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 ? ? 報道稱,立陶宛能源部長維奇烏納斯此前曾表示,美國向立陶宛出口天然氣的舉動將加強立陶宛甚至整個波羅的海國家的“能源獨立”。美國此舉也將加劇天然氣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從而有效改善天然氣價格”。 ? 但《觀點報》認為,美國出口至立陶宛的天然氣“少得可憐”。報道稱,美國和立陶宛在6月簽署了14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協議,但后者每年的天然氣需求量高達20億立方米,此外,立陶宛克萊佩達港天然氣站實際容量也僅有10億立方米?!队^點報》指出,早在今年6月,波蘭接收首批美國液化天然氣時,也希望能夠用美國天然氣取代俄羅斯天然氣。但沒過幾個月,波蘭政府的這一“美夢”就被殘酷的現實打破。波蘭政府不得不開始承認,美國的天然氣價格遠遠高于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報道稱,這對立陶宛也將會一樣,立陶宛與美國簽署的若干能源供應協議“不利于立陶宛”。 ? 報道引述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的話對此評論稱,如果俄羅斯出口至歐洲的天然氣售價為180美元/千立方米,那么考慮到運輸、液化等成本,美國出口至歐洲的天然氣價格至少是270美元/千立方米。 ? 俄分析人士納塔利婭?米利恰科娃也表示,盡管西方媒體不斷強調稱,從美國進口天然氣后,立陶宛將“不再依賴俄羅斯”。但是實際數據恰恰相反,立陶宛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米利恰科娃舉例稱,2016年,立陶宛曾在俄羅斯購買8.98億立方米天然氣。但僅僅2017年上半年,立陶宛就從俄羅斯購入7.97億立方米天然氣,“而冬天(天然氣)購買量更大”。報道還引述俄羅斯工程師聯盟第一副主席伊萬?安德里耶夫斯基的話稱,立陶宛未必會從美國大量進口天然氣,“即便從挪威進口天然氣也比美國便宜”。 ? 《觀點報》總結道,美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向歐洲出口10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但只有成功制裁‘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才有可能打入歐洲市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