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油制裁啞火,中國將決定未來石油走向!
作者 | 大雨
新華社快訊:聯合國安理會11日,針對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通過一份制裁決議。報道顯示,該制裁對出口到朝鮮成品油設定每年200萬桶的上限,出口至朝鮮的原油則按照當前水平設限。
不過,最引人關注,也是該項制裁決議的“核心”部分,即美國之前高呼的全面“石油禁令”并未出現在制裁之列!取而代之的,變為了“石油限運”。
對此,法新社認為,華盛頓為了確保中國和俄羅斯的支持,對最初提出了的完全石油禁運的要求“妥協了”。
從制裁決議不難看出,石油在美國手里再一次成為了其可“操控”的手段。但是,美國石油制裁的“妥協”也反映了,中國的影響力正在加強。
與此同時,該項制裁決議也佐證了石油行業里面的兩個定律:
*美國因素正在減弱!
*中國因素正在加強!
山窮水盡:美國控制因素正在減弱
不知何時起,國際石油交易一直繞不開美國的影子。美國對石油的“操控”可謂是“嘔心瀝血”!而美國控制石油典型且有效的手段,就是操控美元。
現如今,美元顯然已經不能夠堪此重任。9月11日,新華社報道,9月,國際外匯市場冰火兩重天:美元持續疲軟,人民幣、歐元、日元、澳元等非美貨幣接連對美元實現破位上漲。
瑞穗銀行稱,預計美元跌勢仍將會延續。
美元走低的直接后果,導致一些不堪重負的發展中國家,棄用美元。9月7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表示,該國將努力自下周開始“擺脫”美元,使用兩套官方匯率機制中最弱的一個以及一籃子貨幣。
除了美元不爭氣之外,美國對產油大國的控制力也在減弱!
沸沸揚揚鬧騰了三個多月的卡塔爾事件,引起了美國的關注。9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動請纓,拍著胸脯,成竹在胸地稱愿意當“和事老”,還暗示由他親自出馬,化解爭端“相當容易”。
事實上是,中東兩位局內人根本沒有買特朗普的賬,也壓根沒有把美國放在眼里!
就在特朗普拍完胸脯后的第三天,沙特和卡塔爾這兩個國家的局勢再度升溫。沙特阿拉伯外交部于9月9日宣布,鑒于卡塔爾政府歪曲事實,沙特決定暫停與其一切對話和聯絡,直到其發布一個明確聲明公開澄清其立場。
這突如其來的升級,不知道美國尷不尷尬,意不意外?
要知道,沙特不僅是OPEC最大的產油國,更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但是,盡管如此,向來言聽計從,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沙特,這時候竟然對美國一點面子都不給!可見,美國的控制能力正在下滑!
中國因素正在加強
談及中國在石油圈的影響力,首先,不得不提及一件近來石油圈內最“吸睛”的新聞。
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一個行業論壇上最新講話表示:“一些國家已經制定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我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p>
該新聞一出,勢如破竹,以迅雷不急掩耳盜鈴之勢,一遍遍刷著業內人士的屏幕。不僅如此,境外媒體也是競相轉發。無一例外,各大媒體主要內容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正在推動一場燃油車的革命。該則消息更是對國際油價產生間接影響。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將決定未來石油的走向!
要知道,燃油車的消耗量在石油消耗總量中占有不容忽視的一席地位。而中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使用國,更是世界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可見中國在石油領域的影響力之大已經不言而喻!
其次,中國對石油的影響還包括,人民幣定價模式正在形成。前不久,石油圈發布了一篇《重磅!中國開始用黃金購買石油,石油價格體系巨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就在今天凌晨時分,全球知名的財經網站globalcapital發布了一篇文章《石油人民幣,石油美元死亡》。
從兩篇文章的立意來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Globalcapital引用了中國石油定價體系的初步完成,以及石油期貨體系的建立等依據,再一次證實了“石油美元”體系的動搖!
最后,中國和產油大國俄羅斯,以及消費巨頭歐盟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加強了中國在石油行業的話語權。據悉,中國華信能源成俄石油巨頭Rosneft第三大股東。另據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有可能贏得在9月24日舉行國會大選。原因得益于,默克爾總理對中國的關注。資料顯示,2016年底,中國已經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由此可知,中國將決定未來石油走向!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