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進在吉林油田千里油區,藍天白云下,一些相貌特別的抽油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與常見的單驢頭“磕頭機”不同,它們擁有兩個驢頭,雙頭交互運動,并頸采油,宛如一個連體斗士。 ? ? ? “這種雙驢頭雙井單抽抽油機,是我們的自主知識產權成果之一,它能實現一臺抽油機同時帶動兩口井生產,對比一井一抽的傳統舉升方式,可節能30%以上?!奔钟吞锕究萍继幪庨L張嵇南介紹。 ? ? ? 吉林油田勘探始于上世紀50年代,先天資源稟賦差,是國內最難開采的老油田,而國際油價自2014年開始斷崖式下跌,更令其面臨嚴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不斷借助科技創新手段,從地下擠出更多的油,并努力降低生產成本,顯得至關重要。近年來,該公司全力科技興產,涌現出一大批叫得響的技術成果,為企業逆境突圍發揮出顯著作用。 ? ? ? “大井叢”大打節約牌 ? ? ? 采訪期間,記者無數次聽到員工們興致勃勃地談論“大井叢”?!笆琴即蟮挠途畢擦?”當親眼看到吉林油田建在其新立采油廠的第一個大井叢時,記者覺得自己望文生義的理解,并非沒有道理——只見一塊寬闊平整的注采平臺上,密密麻麻分布著48口油水井,一架架采油機并成排、連成行,“鋼鐵俠”般威武神氣。 ? ? ? “這是目前亞洲陸上最大的采油平臺!”新立采油廠采油三隊黨支部書記王鐵彬驕傲地對記者說。 ? ? ? 如果按照油田傳統建產模式,一口井的占地面積就得1200多平方米,而眼前這個注采平臺不過2000平方米,卻能把方圓4萬平方米內的石油采出來,不僅使征地費用驟減,而且顯然比四處打油井環保多了。 ? ? ? “實現集約化布井的前提是,鉆井技術、采油工藝、地面工程、后期管理等18大技術系列的發展與成熟,哪怕一個環節有問題,大井叢都建不成!”新立采油廠采油三隊隊長葛銳一語道破其中科技含量。 ? ? ? 集約化布井,使大井叢建設得以采用流水化作業。過去,因油井位置分散,打完一口井,就得拆卸一次有15層樓那么高的鉆機井架,用十幾輛大卡車運到下一處打井位置,再搭、再拆,而建設大井叢的過程中,鉆機在平臺軌道上一拉,就可直接打下一口相鄰油井。 ? ? ? “過去,正常速度下,打48口井要耗時4年。得益于工廠化流水式作業,這個大平臺從第一口井開鉆到48口井全部投產,只用了8個月時間,僅打井一項就節約了1個多億!”王鐵彬說。 ? ? ? 不僅如此,大井叢還顯著節約了運營維護的人工成本?!巴枪?8口井,以前因油井分散,巡察一遍要三四個小時,如今在平臺上轉三五分鐘就能完事?!逼脚_班組長潘顏濤告訴記者。 ? ? ? “集團壓裂”榨干剩余油 ? ? ? 由于低滲、特低滲透油藏占總儲量的70%以上,對于吉林油田來說,儲層壓裂技術的提升,極為重要。 ? ? ? 在石油領域,“壓裂”就是指通過向油層注水或注氣的方式,人為地使儲層產生裂縫,從而提高滲透率,改善石油在地下的流動環境,繼而提高油井產量的一種技術手段。 ? ? ? 常規的壓裂方法,一般是選取井距較近的幾口井,用管線連接后,上壓裂措施,這樣可節省地面運輸等費用。同樣,出于對成本的考慮,每次壓裂通常都會挑選最好的潛力層,這就會導致好井好層可能多次被選取,重復壓裂,好的資源越來越少,而中下等井和儲層卻永遠被棄置一邊。 ? ? ? 歷經半個多世紀開采,如今,吉林油田多井低產現象日益突出,常規重復壓裂的效果、效益逐年變差,為此,該公司科技人員全力以赴攻關,立足于大井叢,嘗試多井同時開展壓裂施工,成功實現了“集團壓裂”。 ? ? ? “集團壓裂不挑井不挑層,可大規模多井同層同步壓裂,而且改變了常規壓裂只能形成單一裂縫的單翼開啟模式,儲層兩邊壓力全開,形成復雜裂縫,達到儲層的整體改造、資源的完全動用……新立采油廠地質所所長吳瓊介紹,常規壓裂一般僅采取單一壓裂技術,而集團壓裂則是一次各類先進壓裂技術的綜合配比。 ? ? ? 據了解,吉林油田集團壓裂技術從去年4月試驗成功后,迄今已試驗13個區塊132口井,累計增油1.02萬噸,是常規重復壓裂的1.5倍以上。 ? ? ? “物聯網”讓數字顯神威 ? ? ? 物聯網技術的突破,是吉林油田人津津樂道的另一熱門話題。 ? ? ? 就在一個多月前,該公司所屬的大老爺府油田,利用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僅花費1個小時,便完成了315口油井開井任務的驚人之舉。 ? ? ?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油田建設,即通過充分應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建立油田統一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同一平臺、信息共享、多級監視、分散控制”,從而達到節約人力和提高效益的目標。 ? ? ? “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老井故障頻發,單靠人工巡井發現并解決故障,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導致產量下降。針對這一問題,2015年,我們成功研發出具有吉林油田特色的物聯網第一代產品——停井報警儀?!奔钟吞锿ㄐ殴狙邪l部副主任蔡曉冬介紹,其后,又陸續研發出抽油機智能控制器、井場電子眼、電參采集器等,這些物聯網系列產品安裝在油井上后,從基層隊到采油廠再到公司總部,都可通過光纖傳輸得到油井實時視頻圖像和相關參數數據,由此準確掌握整個油區油井狀況,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 ? ? “如今可真是‘鼠標一點,數據全來’!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效率、效益卻直線上升!”大老爺府油田項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數字監控下,這個生產老區上半年完成產量1.78萬噸,超計劃300噸?! 叭ツ?,我們投入科技經費近8000萬元,開展了62個課題的研究,并承擔國家、中油公司科技項目14項,獲授權專利5項,新申請專利24項。今年,我們的科技專項與生產科研課題總數超過100個,今后‘科技驅油’的力度還會越來越大!”張嵇南說。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