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于煤炭和天然氣價格集體上漲,甲醇生產成本提升。另外,北方霧霾天氣到來,環保監察力度升級,行業開工率勢必壓縮,供應端趨緊。與此同時,下游行業利潤尚佳,原料采購力度不減。在甲醇基本面好轉的背景下,近期甲醇價格擺脫調整走勢,主力1801合約大幅上揚,周一更是強勢封于漲停板,創出近一年來的新高3087元/噸。鑒于上漲基礎扎實,后期價格將進一步走高。 ? 原料價格上漲 ? 我國的甲醇生產主要以煤炭、天然氣、焦爐氣為原料,其中又以煤炭為主導,天然氣次之。2016年的甲醇產量數據顯示,煤制甲醇的比例為65%,天然氣制甲醇比例為19%,焦爐氣制甲醇的比例為16%。鑒于煤炭和天然氣是我國生產甲醇的主要原料,因此在分析甲醇價格走勢時,要在很大程度上關注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走勢,以此來摸清甲醇生產成本的變化。 ? 目前,已經進入冬季采暖季。為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很多省份對煤炭行業實行了減停產措施。據了解,除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6個省(直轄市)外,吉林、四川、河南等地也加入到秋冬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中。 ? 環保政策趨嚴,煤炭企業限停產升級,民用煤炭取暖擺在第一位,工業用煤被限制,不僅會刺激煤炭價格居高不下,而且將迫使煤制甲醇產量明顯回落。 ? 此外,11月末,華北地區幾大液化天然氣廠家將出廠價格調漲1100—1500元/噸,單日漲幅在21%-27%,華東和華中地區也出現類似漲幅。 ? 行業產能受限 ? 受環保監察力度升級影響,華北地區甲醇企業的開工率已經從10月的54%下滑至11月末的40%。而在此之前,華北地區甲醇企業的開工率一度高達六七成。 ? 除華北地區外,西北地區的甲醇產量也位居前列,但由于西北地區不在本輪環保嚴控的重點區域內,加之西北地區擁有天然氣資源,因此該地區的甲醇產量不受限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北方雨雪天氣增多,道路濕滑不利于高危品運輸,而西北地區的甲醇大多需要通過外運來消化,運輸至其他地區主要以公路槽罐車為主,不良的氣候條件勢必限制西北地區甲醇外運能力,進而導致東部消費地區出現短暫的“饑渴”景象。 ? 港口庫存偏低 ? 受下游利潤好轉帶動,烯烴投產裝置增多,其對進口甲醇的消耗比重不斷上升。1—10月,烯烴裝置消耗的進口甲醇,占總進口量一半,而前幾年的占比只有30%—40%。2017年我國甲醇進口量較往年偏低,以至于年內多數時間港口甲醇庫存處于相對低位。據金聯創預計,2017年截至目前,我國甲醇進口量為820萬噸,較2016年減少60萬噸,降幅為6.81%。 ? 整體來看,取暖季到來,煤炭生產受限,天然氣需求反而增加,二者共同提升甲醇生產成本。此外,環保監察力度升級令甲醇行業開工率持續回落,市場供應趨緊,而下游烯烴消耗能力增強,進口甲醇庫存下滑?;久娓纳?,未來甲醇價格仍有充足的上漲動能。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