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過了2015-2016年的相對低迷期之后,在去年的天然氣的消費量有一個大幅度增長,大約接近350億立方米。其中,主要來自于這幾個重要的需求來源:取暖,工業,城市燃氣,發電。 ? ? ? 首先,當前我國的儲量和產量的增速低于消費增速,天然氣進口將會進一步增加; ? ? ? 到2020年,國家規劃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至3600億方。并且在2035年或2040年時期,天然氣的需求量依舊會大幅度攀升。但是,我們國家的天然氣增長的特點是:不均勻。在南方地區相對來說還算比較均勻,在北方地區的峰谷差會越來越大。在不同的月份,特別是每年的第四季度和第二年的第一季度都是需求的高峰期。尤其是是12月和1月,隨著這種需求的變化,峰谷差的變化也比較大。 ? ? ? 在此,需要提到的就是中亞氣體供應,它使峰谷差和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都面臨的很大的挑戰。而且從2015年8月以來在整個中亞氣體供應來看,供應來源主要是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不同的時間點(尤其是11月,12月,1月份),供應狀況也不同?;仡欉^去,其實2015年的時候天然氣供應是比較平穩的,但是事實上在2016年的11月份就發生了中亞氣供應不穩定的情況,當時的日減量也達到了3000-4000萬方的, 那么我們整個供應量就是1.2億萬方左右,這是在中亞氣供應的部分。那么在全國呢,現在已經是8-8.5億萬方左右的這種水平,那每天的少了這么多量,給我們的安全供應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今年中亞氣的供應在一段時間內也出現了一定的不穩定的情況,所以這個是對我們 安全供應帶來的一個很大的挑戰。 ? ? ? 針對此種挑戰,是否有解決辦法呢? ? ? ? 儲氣調峰,LNG是一個調峰的手段,另外一個就是儲氣庫。我們國家的儲氣調峰的能力來說只占到3%,與全世界的很多國家的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那就導致我們的供應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恐慌,換句話說,是我們國家儲氣調峰的設施不完善。 ? ? ? 目前,LNG在天然氣供應的比例達到了17%,已經成為我們國家天然氣供應的主力氣源之一,我們國家已經形成了接收站和接收站相配套的管道整體設施的連通。同時,也帶動了很多的產業鏈的發展像造船、城市燃氣、發電、化工等。 ? ? ? LNG在幾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調峰。LNG在不同時間的進口量,從2014-2017年隨著冬季采暖的需求大大增加,還有其他工業以及煤改氣的需求,化工的需求,累加起來導致LNG在冬季進口量主要是11,12,1,2這四個月大大超出了夏季,而且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可以說LNG在調峰方面發揮重大的作用。例如去年中海油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創新,就是租了兩條LNG船在外海漂浮,這也是為了達到保供的作用。 ? ? ? 其次,天然氣消費季節性變化十分顯著,而當前儲氣調峰能力嚴重不足; ? ? ? 冬季來看,華北華東地區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滿產滿負荷的,沒有多余產量。像天津、唐山等地的來船數量很多,考慮到進船出船的時間,事實上根本沒有多余的產能;但是我們的華南地區,還是有一些富余產能的,如果我們的管線都聯通了,整個系統沒有停禁的話,實際上在保障調峰方面,還是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的。但目前國家反饋——供應偏緊,事實上我們的富余能力是多少呢?答案是:每天6000萬方。通過管道互聯互通實現南氣北上的話,會使供應斷缺的問題大大減弱,從全年來看,實際上我們設施的利用率在世界上已經非常高了??傮w來說,我們的富余能力是不足的。例如,韓國、日本,LNG接收站利用率在40%-50%,冬季也會增加。歐洲的情況是使用率最高達到40%,但是在前兩年是25%左右。歐洲地區有1億多噸的LNG進口量,接收能力和進口能力,接收量只有3000萬噸。因此我們國家的LNG接收方面基礎設施,氣化和外輸方面還是有瓶頸的。 ? ? ? 我國LNG進口來源比較多元化,如: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等,美國去年也向中國出口了一百多萬噸。跟進口管道氣相比,后者的來源和供應商就比較單一,如土庫曼斯坦(占比很高)。我們在全世界已經有20多個國家進口LNG,主要是因為LNG的商業性更強,靈活性更高。從安全保證角度來看,它同樣是有一定的長處的。LNG是一個主力氣源,BP的《2017年能源展望》以及國際能源署的《IEA:2017年能源展望》中就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到2035年或2014年,天然氣會變成全世界第二大一次能源,天然氣的增速會超過煤炭和油。 ? ? ? 天然氣不是一個過渡能源,而是一個終極能源 ? ? 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有一個互補和調峰的作用,所以它們的增量都是比較大的。在天然氣方面,從2016年的管道氣貿易以及LNG貿易來看,LNG貿易占全世界天然氣貿易的39%;到2035-2040年,全球預測表示:LNG貿易會超過管道氣貿易。LNG貿易的另一個趨勢就是正在向大宗商品貿易去轉變,而且貿易更加靈活流通性更強。 ? ? ? ?最后,中亞天然氣不穩定給天然氣供應帶來挑戰,進口LNG在保障天然氣供應上發揮巨大作用。 ? ? ? 亞太地區是進口的主要來源,而出口來源未來主要是美國,澳大利亞,中東,非洲以及俄羅斯等。近年來LNG的供應是相對寬松的,但是也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 ? ? 一,美國和澳大利亞項目是否會有新建或者推遲的項目,美國會有第二波出口項目(second wave),但是,這些出口項目在目前的國際LNG市場上會有很大的挑戰:第一,是否會有銷路,第二:巴拿馬運河通行能力的限制。因為美國到中國的船運成本很高,時間過長,往返一次需要60天。 ? ? ? 二,是新興市場的需求,總體來說這些新興市場的承受能力是比較有限的,特別是在東南亞以及非洲地區是否能承受這個價格。 ? ? ? 三,卡塔爾宣布增產從7700萬至1億噸,什么時間能投產,同樣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 ? ? 四,俄氣向中國的供應380億立方米,這個量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滿足了中國的需求,從而對亞太地區的LNG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沖擊。 ? ? ? 五,澳洲地區特別是東澳克什蘭州在LNG出口上也有一些限制,因為國內供應偏緊。 ? ? ? 六,FSU是一個新興設備,在中國發展的并不是很多。 ? ? ? 傳統的LNG采購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這些地區的需求也在逐漸恢復,至于這些因素是比較復雜的。從LNG供應項目來說,每年最好達到1500萬噸以上才能跟得上全球LNG需求的發展。但是,近幾年的LNG投產項目減少勢必會導致2022-23年左右的新增供應酒會產生一個相對負面的影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