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LNG的商業前景來看,很多人都在討論天然氣的黃金時代。在船舶中間商SSY公司天然氣咨詢部的眼中,這個行業正在朝著黃金時代邁進。 ? ? 到2020年底,LNG貿易量將達到4億噸/年(基于產能而非液化能力),而2016年的貿易量僅為2.5億噸/年。這顯示,受美國和澳大利亞密集新項目的推動,2015-2020年,LNG貿易量將大幅增長。2017-2020年間,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美國。 ? 與產能增長相匹配的是進口市場以及進口需求的增長。很多人認為歐洲的LNG進口市場正虛位以待,但是當前需求的增長主要集中在遠東地區。 ? 中國2018年的LNG進口量同比增長59%,這對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的進口需求也繼續維持,但每月波動較大。韓國也在推行使用LNG替代煤炭和核電。 ? 但是,在印度市場,我們需要打一個問號。其進口基礎設施有很大不確定性,而進口設施是影響新興LNG市場的關鍵因素。 ? 對于使用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和浮式儲存裝置(FSU)的新興市場來說,核心因素就是基礎設施。FSRU和LNG運輸船的費率截然不同,而FSRU的閑置會給船東帶來巨大損失。 ? LNG進口項目的必要一環是將天然氣輸送至本國的天然氣運輸系統。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都希望租用FSRU,卻又都面臨挑戰。而埃及則致力于出口,在2019-2020年,它將再次成為主要LNG出口國。 ? ? 對LNG航運來說,新造船訂單量會在2018年達到峰值。從2020年起,訂單量將減少,也反映了新訂單的長期低迷。 ? ? LNG運輸船的造價為全球之最,平均每條船造價在1.83億美元左右,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為智能、最具運營經濟性的船舶。 ? 船東對新船建造仍在觀望,尤其是日本承購協議尚未可知。美國的新增產能是否會通過長途航線運輸到遠東地區從而增加噸英里需求也還不確定。而新訂單的稀少意味著未來的供應緊縮。 ? 日本和韓國的船企將待交付的新船暫時封存,以應對LNG新項目的延遲。截至2017年11月,約有25艘新船仍在船廠未能交付。而延期交付可以確保航運市場供應的緊縮。 ? 與此同時,推進技術領域也有異動。LNG航運已從蒸汽轉向三燃料動力,其中包括注氣系統的應用。大批雙燃料和三燃料發動機LNG運輸船訂單結束了過去30年高壓水蒸氣驅動螺旋槳的時代。 ? 而現在,雙燃料和三燃料LNG運輸船也正在被ME-GI/XDF低速柴油機所取代。所有發動機機型都各有千秋,而發動機領域的革新反映了業界對效率和性能成本的不懈追求。 ? 截至9月底,LNG運輸船已通航巴拿馬運河159次。巴拿馬運河的航道并不是為LNG運輸船設計。2018年LNG運輸船的所有可預定名額均已全部預訂;而未被使用的名額則被用于了其他船型。 ? 而額外名額的費用無疑是高昂的,迫使預約不上的船舶繞行合恩角或好望角,這也將提升2018年噸英里需求。 ? 但是,這對于不能預約到運河返程艘次名額的船舶也提出挑戰。目前美國的港口均不支持貨物冷卻,迫使LNG運輸船燒掉其底腳貨。而預約不到運河返程名額的買方中也包括日本和韓國,使2018年航運形勢變的復雜。 相關新聞 ? 近日,天然氣供應緊張局勢引起多方注意,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改革成為業界共識。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多位專家強調,要加快實現全國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 ? 據介紹,實現全國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意味著三大石油公司、省網公司的管道與各種氣源相聯接,從而可使城市擁有多個氣源,為城市穩定供氣用氣提供多重保障。 ? “全國天然氣管網完全互聯互通后,調氣能力及靈活性會增強。就像公路鐵路一樣,路路連通,從一地到另一地會有多個路徑可選?!敝惺鸵巹澘傇焊呒壒こ處熎衙鞅硎?,加快實現全國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可以增強資源調配靈活性,有利于市場保供。 ?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天然氣管網總里程達6.8萬公里,總輸氣能力約2900億方/年,形成了由西氣東輸系統、陜京系統、川氣東送系統、西南管道系統為骨架的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聯通海外的全國性供氣網絡。 ? 由于天然氣管道歸屬不同,再加上區域性管網不完善,管網之間沒有完全互聯互通,關鍵時刻難以發揮調峰保供作用。例如中海油的深圳迭福LNG接收站,“因沒有外輸管道而沒有投產,而其距離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只有30公里左右?!迸c會業內人士說。據了解,深圳迭福LNG接收站建設規模300萬噸/年,若能與西氣東輸二線互聯互通,冬季可為北方采暖季調峰用。 ? 另外,目前我國LNG接收站氣化后的天然氣大都就近供應,只有少量接入大管網系統,沿海輸送干線還沒有形成。蒲明表示,如果兩條管道交叉或并行,引聯絡線將其連通,其中一條管道上游事故停輸時,可由另一條管道上游緊急增供,從而保障事故管道下游用戶基本用氣需求,增強管道應急保障能力。如2016年“7·20”川氣東送事故,西二線通過與之相連的聯絡線緊急調氣注入川氣東送管道,保障了川氣東送事故點下游武漢用戶的用氣。 ? 此外,個別地區還存在天然氣管道重復建設現象,浪費土地資源和資金的同時,造成管道無序競爭,對企業運營造成不良影響。強化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意識,有利于企業在進行管道規劃時更加科學有效。 ? 2017年冬天,由于中亞向我國的供氣量計劃內大幅減少,再加上北方“煤改氣”推行致使天然氣需求量大增,全國大部分地區供氣緊張并已擴大到華中地區。為應對供氣緊張形勢,三大石油公司紛紛采取互聯互通等多舉措保供。 ? 2017年12月以來,三大石油公司在天津、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通過各自的管道、設施進行資源互換,增加北方取暖地區天然氣供應。其中中海油在浙江地區替換了中石化的100萬立方天然氣供應,以調配更多資源支持民用燃氣供應;中石油和中海油已互通兩條輸送管線,串換資源量目前接近1000萬立方米/天,預計未來將達到2000萬立方米/天。 ?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理事長助理遲國敬表示,2017年的“氣荒”現象讓國家和上下游企業意識到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的必要性,對早日實現全國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