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伯頓”把“斯倫貝謝”告上了“審判庭”,巨頭之間彌漫著刺鼻的火藥味,戰爭一觸即發!
作者 | 大雨
油服巨頭哈里伯頓并不滿意與斯倫貝謝的爭奪戰僅僅限制在油田范圍內,于是,它在一個不太可能的地方開辟了新的戰場:專利局。
2月6日,據彭博社報道,哈里伯頓一紙訴狀,將斯倫貝謝告上了“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哈里伯頓一本正經地認為斯倫貝謝有些專利并不是發明,只是重新包裝舊的想法,所謂的換湯不換藥,義正言辭地要求“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撤銷斯倫貝謝這些壓裂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哈里伯頓并沒有告斯倫貝謝專利侵權,而是告斯倫貝謝申請專利方法不當。
哈里伯頓的目的是什么?
報道顯示,哈里伯頓所挑戰的斯倫貝謝專利包括使用光纖工具監測內部井況,傳感器收集更廣泛區域的溫度讀數,以及更精確地控制壓裂液流向的方法。
哈里伯頓在幾次請愿中表示:“這些專利僅僅是用一種已知元素根據已知方法結合起來以產生可預測結果的分類”。
總之,不管你理由是否充分得當,先告你一把再說。
事實上,哈里伯頓在這件事情上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據報道,自哈里伯頓力訴斯倫貝謝起,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同意對斯倫貝謝六項專利的有效性進行審查。
更為要緊的是,不知是否既成事實還是自知理虧,斯倫貝謝放棄了其中一項專利。剩下的專利權結果將在今年年底公布。
巴克萊銀行(Barclays)分析師J. David Anderson認為:“哈里伯頓和斯倫貝謝十年來一直在爭奪北美服務業的頭把交椅,所以他們互相爭奪專利的事實并不令人驚訝?!?/p>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分析師威克倫德(James Wicklund)表示:“每個人都為這個小小的優勢而戰。這些專利類型的糾紛很少會對競爭對手造成任何明確的打擊。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對挑戰者沒有價值。讓對手失去平衡的時間越長,你就有越多的機會搶占這一小部分市場份額?!?/p>
且不管該事件結果如何,斯倫貝謝被哈里伯頓這一告,整的路人皆知、蜚聲海外,無疑會背上了一個“投機取巧”的惡名。斯倫貝謝“注重自主研發”的一世英名,會在投資者或者石油商心里打一個問號。
競爭進入了新領域
長期以來,兩大油服巨頭亦敵亦友,在市場份額上保持相對的克制。表面上彼此相敬如賓,暗地里實則各自較勁。哈里伯頓一直是北美首屈一指的承包商,而斯倫貝謝則主導了國際市場。
但隨著,石油進入了罕見的三年寒冬,兩大巨頭逐漸表現出越來越多地侵略性,開始明目張膽地侵占彼此的地盤。
最近在北美,斯倫貝謝公司從Weatherford International獲得了約100萬馬力的壓裂服務工程隊,直接挑戰對手哈里伯頓“壓裂大哥”的頭銜。
反觀哈利伯頓,今年來也沒有閑著。在斯倫貝謝垂涎北美壓裂市場且著手展開圍堵哈里伯頓的同時,Halliburton在國際市場上的增長速度超過斯倫貝謝。
不僅如此,哈里伯頓還將兩者之間的“競爭”領進了一個新的領域。
根據Fairview Research LLC旗下的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的一項研究表明,哈里伯頓公司去年獲得了738項專利,成為IFI名單中的第44名。哈里伯頓也是IFI排名前50位的唯一一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
哈里伯頓去年獲得的專利包括用于提高壓裂效率的模擬軟件,一種限制水壓的井下工具,以及哈里伯頓認為更符合環保要求的破膠系統。
專利對于一個靠“技術”謀生的油服公司來說等同于吃飯的飯碗,一個專利就能將對手甩開數條街道。誰要是能在專利上面搶占先機,誰就先勝一籌。
IFI高級分析師Larry Cady對哈里伯頓的專利進行研究后表示:“自從2009年以來,哈里伯頓的發展速度驚人”。
值得注意的是,獲得專利需要兩年或兩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可見哈里伯頓對于“專利戰”籌謀已久。
反觀斯倫貝謝,在專利關注度上被哈里伯頓甩開了一大截。
據報道,通用電氣控制的貝克休斯所獲專利排名為74位,擁有496項專利,而斯倫貝謝卻僅僅排在了86位,擁有434項專利。
從服務領域的重疊到專利的爭奪,從局部市場的犬牙交錯到全球市場步步為營。油服兩大巨頭撕毀了各自的偽裝開始針鋒相對,一場全面競爭到來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