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工作崗位損失表明,石油工作危機遠沒有結束。在逐漸回暖的背后,石油行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不容忽視。
作者 | 子衿
本周四,布倫特原油創2014年12月以來新高,已突破72美元。這一路下來,油價穩中有升。油氣行業似乎已經扛過了低油價的“暴擊”。
然而,在利好消息的背后,石油行業又被陰影籠罩著。據本周四BBC報道,能源巨頭康菲石油已經確認計劃在英國裁員450人。
康菲石油目前在英國共有1300名雇員,此次裁員人數達三分之一以上,裁員將從今年10月1日開始。
裁員的原因之一是康菲石油將在今年年底關閉位于英國南部重要的北海氣體終端heddlethorpe Gas Terminal的計劃。
在美國熱火朝天的頁巖業,同樣也面臨著裁員的處境。據本周二路透社報道,美國頁巖商Devon Energy表示將裁員300人,以精簡運營,提高回報率。
誠然,我們已經看到諸多跡象表明石油行業正在逐步復蘇。然而,這種規模的工作崗位損失表明,石油工作危機遠沒有結束。在逐漸回暖的背后,石油行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不容忽視。
氣候
由于擔心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變暖,加劇了公眾對行業的負面看法。
本月初,一家荷蘭新聞機構發布的關于“殼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預測到氣候變化的危險,并知道化石燃料行業對此負有責任”的報道,更是將行業推向風口浪尖。荷蘭環保主義者表示,他們計劃起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迫使其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和生產。
從去年世界銀行宣布將結束對石油天然氣開采的資金支持,到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宣布將剝離對化石燃料的投資,再到今年1月份,紐約成為美國第一個將化石燃料從養老基金中剝離出去的大城市并起訴向??松梨?、雪佛龍、康菲石油、BP和殼牌這5家石油巨頭提起訴訟,這反應了社會對氣候關注度越來越高,要求油氣企業為氣候變化買單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公眾的負面看法將導致法律層面不斷加大對石油行業的制約?,F在公眾、團體正在起訴大型石油公司帶來的溫室氣體及氣候變化問題,且環境方面的一些非政府組織已將其使命從“禁用煤炭”擴展到“禁用化石燃料”,阻礙石油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意圖限制石油和天然氣進入市場。迫于強大的壓力,政客們不得不“扣留”石油項目建設許可證。
地緣政治
當今世界的地緣政治非常脆弱,在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容易爆發各種沖突。
在中東,沙特和伊朗的代理人之戰仍然在繼續,甚至在加劇。據環球時報報道,沙特王儲薩勒曼2日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訪時說出“以色列人有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與家園的權利”、“伊朗是邪惡三家的核心”等激烈言辭,沙特一反常態,與大多數阿拉伯領導人公開的立場背離,似乎沙特與以色列走近、一股中東新的反伊朗聯盟即將成立,這讓中東的局勢更加復雜。
盡管地緣政治為目前的石油供應提供了地緣政治上的溢價,但它可能會導致OPEC內部的分歧,從而可能導致該協定過早結束。
此外,據阿拉伯新聞網(Arab News)報道,本周三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aneh再次表示,目前市場應避免波動,每桶60美元對石油來說是個好價錢。
而沙特想要的更多。沙特希望將油價推至每桶80美元,以推高其石油巨頭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的估值水平,并推動其日益雄心勃勃的國內經濟改革計劃。
在OPEC這個陣營里,伊朗和沙特之間“貌合神離”,也不禁讓人懷疑還能“合”多久。而石油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也不僅限于中東。
技術創新
盡管油氣巨頭對于電動汽車對油氣行業的威脅滿不在乎,但隨著技術創新,電動汽車或將展現更強的“殺傷力”。電動汽車領域技術的創新,特別是在電池科學領域,已經允許特斯拉和傳統汽車制造商開發出符合甚至超過內燃機車輛性能和客戶滿意度的電動汽車。
本周四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報道,位于加利福尼亞的一家創業公司Sila Nano technologies開發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有望顯著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該公司與寶馬公司合作,將在2023年之前在其汽車中使用該公司的硅基陽極材料電池技術。
然而,技術進步不僅僅是在電動汽車方面,在太陽能和風能等方面我們也看到了諸多突破和創新。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最新報告顯示,基于技術進步等原因,到2020年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比傳統化石燃料將更有競爭力。
因此,另一場技術革命和創新可能會給石油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
盡管“不為所懼”,但石油巨頭早已進行戰略選擇,以期在電池技術快速發展、電動汽車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形勢下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一些石油公司開始投資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在這方面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已經走在了前列,它投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并有意將其上游產業組合向低碳的天然氣發展。
石油行業面臨的挑戰不止于此。例如,政策補貼。脫碳政策中對可再生能源的各種政策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可再生能源成本與化石燃料發電成本之間的差距。例如,石油行業投資不足問題。在今年的劍橋能源周上,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對油氣產業上游勘探和開采投資不足發出警告。
然而,我們也沒必要因此而過度悲觀。
目前,盡管石油行業都在強調資本控制,但是他們依然在海上獲得了振奮人心的油氣資源發現;在陸上,通過大數據分析,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從而保障以穩定的石油天然氣價格,為全世界提供充足的油氣供應。
此外,當前石油行業正在積極響應法律訴訟,預測全球變暖的原因和后果,并在可再生能源行業取得進展,為脫碳作出自己的貢獻。通過種種措施,采取更有效的溝通來體現石油行業的價值,更好地與消費者的偏好保持一致,取得公眾信任。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