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老油田區塊除蠟亮新招

老油田區塊除蠟亮新招

結蠟是石油工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每年都使產業損失數十億美元。

來自 | E&P
編譯 | 影子

石蠟是垢下腐蝕的主要原因,可能導致價值數十萬美元的生產損失和設備維修或更換的費用。有許多修復方案可供選擇,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方案既經濟實惠又不會造成儲層表皮損害。

傳統的清蠟方法

常規的清蠟方法包括化學清蠟、加熱清蠟和機械清蠟。在許多情況下,使用這些方法均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然而,這些方法大大增加了原油生產成本。用于清蠟的化學品通常分為兩類:抑制劑和分散劑。

抑制劑是一種較昂貴的聚合物分子,在油井原油中持續加入少劑量的抑制劑,當它溶于原油中時,抑制劑會降低石蠟的凝固點,因此結蠟量會減少或者在生產過程中逐漸消失。

與之相比,價格較便宜的分散劑是將現有的石蠟沉積物分解成可以在產出液中流動的小碎片。兩種最常見的分散劑是表面活性劑和溶解劑。表面活性劑通常用于分散石蠟并可將石蠟溶于原油,但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環境和健康問題。

溶解劑用于溶解和分散現有的積蠟。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溶解劑會破壞近井地帶的儲層,使其更加親油,而且這些溶劑也具有較高毒性。

油井熱處理是除蠟的另一種常見做法。處理措施包括定期通過輸油管加入熱油或熱水。然而,這些處理措施通常使石蠟中的較重餾分返回到儲層中而導致長期地層損害。

嘗試開發替代解決方案

幾十年來,生物和微生物衍生產品已被研究用于油田服務,并作為傳統處理措施的替代方法。理論上,與常規除蠟方法相比,這些方法表現出較好的環境成效以及更高的能量利用率。然而,由于采用一刀切的做法,以及較低效率和過高的成本(例如D-檸檬烯和其他萜烯),在油田應用時,許多效果均不理想。一家有科學技術支撐的公司制造出一種成本較低的產品,該產品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且安全性可靠,并可防止表皮損傷,阻止產量下降。

多維分散處理

最新的非細菌、微生物衍生的清蠟方法已在阿巴拉契亞盆地和二疊紀盆地中成功商業化應用,該方法基于生物化學原理并快速展現出比傳統產品更好的處理效果,同時由于具有成本低、穩定性好的特點以及全國最大的石油盆地的高需求推動下,該方法迅速被廣泛應用。。

在油田,該處理方法與溶劑處理法一樣都在同時應用。該產品通過環形空間泵送到井底,無需關井。與目前現有的處理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無毒或HSE問題,例如使用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有毒溶劑會產生類似問題。此外,由于該產品是水基的,在近井區域保持親水狀態,能有效防止表皮損傷。

測試結果

圖1為實驗室篩選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從二疊紀盆地獲得的2g固體石蠟樣品在30mL抑制劑中快速融化和分散,并觀察到石蠟快速分離成具有明顯界面的液態油層,其分散性能優于甲苯。

老油田區塊除蠟亮新招

圖1. 液化石蠟在35℃(95 ℉)下25分鐘內分散,而甲苯則是20分鐘(來源:Locus Bio-Energy Solutions)

該方法可以專門針對每個客戶和儲層進行定制化設計。第一步,研究井內積蠟樣品的碳鏈長度以及嵌入在石蠟中的無機物的量,例如固體硫化鐵垢。

該分析結果為配方設計提供了依據,在考慮成本的基礎上,使處理劑能夠最大限度的滲入石蠟內部。通過不同機理的組合實現分散效果——一種使用酶和生物表面活性劑增加對石蠟的滲透作用,另一種使用特有的非轉基因生物細胞蛋白質和生物溶劑以快速將石蠟分散到原油中。通過調整不同有效成分的比例使得與烴類的匹配效果達到最大化,該過程在實驗室完成,速度很快,一天內就可做完。

已經證實該處理方法是有效的,當處理后從井中上拔出抽油桿和泵時顯示幾乎沒有石蠟(圖2)。視察后,用戶表示提出的抽油桿和油管從未如此干凈。光潔的金屬表面對于防止欠沉積腐蝕至關重要。

老油田區塊除蠟亮新招

圖2.抽油桿在處理前拔出時顯示有積蠟,處理后則沒有出現石蠟。(來源:Locus Bio-Energy Solutions)

與熱處理不同,這種新的處理方法不會將石蠟進一步壓入地層中,在數百口井的處理過程中幾乎不存失敗的情況。測試結果表明,該產品不是硫酸鹽還原菌的營養來源,且對腐蝕性生物膜具有抑制作用。

自然破乳

使用這種處理措施的操作員報告說,出油管和儲罐也正在逐漸疏通。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分散的石蠟乳化進入原油并保持乳化,處理后的石蠟傾點溫度非常低(低于-20 ℃),減小了處理后在下游再次積蠟的可能性。此外,酶的催化作用有助于降低粘度,當原油從井進入下游設備時,有助于減少能量輸入。這確保了成品油能夠最大程度地回收分散的石蠟,這對于運營商(提高收入)和煉油廠(增加利用率)來說一舉兩得。

此外,產出水、無機水垢和其他固體分離出來并自然分層(圖3)。硬化的罐底還可釋放烴類并自然軟化,這有助于降低原油脫水和清罐作業相關的成本。

老油田區塊除蠟亮新招

圖3. 在石蠟分散處理前后罐底污泥情況。(來源:Locus Bio-Energy Solutions)

生產優勢

新的除蠟方法一個特點是它能夠持續提高石油產量,這在二疊紀和阿巴拉契亞盆地應用中都可以看到。阿巴拉契亞盆地的一項含括70口井的研究表明,在18個月內沒有出現躺井,95%的井在整個期間都表現出較強的生產恢復效果,使得持續生產率比基線水平增加約50%。利用現場數據繪制的遞減曲線分析預測未來的石油產量也將大幅增加,從而能夠顯著增加資產價值。顯著提高的回收率表明清蠟計劃已成為運營商增加收入的一大助力。

石蠟分散

盡管傳統處理方法在石蠟分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隨著勘探與開發公司從新的處理措施中獲得了大量額外收益—包括日常產量的增加以及獲得EOR稅收抵免的潛在資格,需求正轉向新型、高效、低毒的方法。這種HSE環境友好型多功能處理工藝可緩解石蠟的問題,同時又為專門針對租賃區塊痛點問題設計的高效定制產品創建了新的行業標準。

For English, Please click here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