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家限制工業氣用量,放寬終端取暖燃料限制以及西北、西南還有東北的電力,能夠滿足華北、華東的取暖需求;但是按照上半年天然氣16.45%的增速預測,以及2017年12月份的天然氣表觀消費來看的話,天然氣可能存在缺口,最大達到16億立方米/月。? ? ? ? 10月最后一周,原油、化工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行,北美天然氣、國內液化氣的價格從最高3.8美金/MBTU、5000元/噸,降至當前的3.2美金/MBTU、4400—4600元/噸,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導致天然氣、液化氣的價格下行。從近期特朗普的推特來看,沒錯,就要研究特朗普的推特,“美國預計將中國出口的所有產品都增加關稅!”這個消息比什么禁止伊朗出口原油、沙特記者更為勁爆。美國企業開始用腳投票了,??松梨谠黾恿酥袊耐顿Y力度,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等等,都是美國或者跨國企業出于對中美貿易糾紛的擔心,通過在中國直接設廠的措施,規避中美貿易糾紛。美國已經允許八個國家部分進口伊朗原油,這對天然氣影響如何呢?四季度是否還存在機會呢?“大地”給各位逐一分析。 ? ? ? 1、國內天然氣及其它能源消費 ? ? ? 1—9月份,國內天然氣消費創新高。其中,9月份進口天然氣762萬噸,累計6490萬噸;國內自產天然氣122億立方米,累計達到1154.6億立方米?!按蟮亍贝致杂嬎?,9月份國內表觀天然氣消費達到228.68億立方米,環比減少9.10億立方米,下降3.83%;但是,1—9月份累計同比增加291.52億立方,增幅達到16.45%。從上述冰冷的數據,“大地”得出以下信息:國內天然氣消費比較景氣,主要是國內天然氣發電的比例逐步增加,由于燃氣機組不能再切換到燃煤機組,雖然9月份的天然氣消費是減少的,但是發電這塊的天然氣需求是增加、不可逆的,除非降低電力的需求才可以;其次,環保因素,大部分終端的燃煤、燃油消費減少,甚至歸零。同時,很多天然氣管道已經鋪設到自然村,天然氣這塊的消費逐漸釋放;再次,工業燃料結構的變化,多數的工業企業受到環保因素的限制,企業自用燃料從燃料油、燃煤逐漸過渡到天然氣、液化氣,這塊消費也是逐年增加的。 ? 圖一 天然氣表觀消費 ? ? ?1.1 其它能源消費 ? ? ? 假設一個情景, 2018年11月—2019年2月份的冬季氣溫相對較低,天然氣消費景氣,將會導致國內自產的天然氣不足以應付終端的天然氣消費,從而導致天然氣價格再次暴漲?!按蟮亍痹龠M一步分析,國內可通過其它方式的取暖或者采用其它能源取暖,能否降低天然氣的用量?初步總結出來可有三個辦法,一個是適當放開終端取暖燃料的限制,允許部分地區采用燃煤取暖;一個是鼓勵居民采用電取暖或者熱泵取暖;最后一個是限制工業用氣,確保民用用氣量。 ?? 圖二 社會用電量 ? ? ? 第一個,允許部分地區采用燃煤取暖?!按蟮亍惫烙嬛挥泻颖?、河南以及部分省份的山區能夠實現,主要是上述地區的天然氣管道還未鋪設到位,暫時不能使用天然氣取暖?!按蟮亍卑凑?017年的數據估算,冬季供暖季2017年11月—2018年2月份,上述地區可以減少天然氣消費約21–28億立方/月。允許部分地區采用燃煤取暖,可以減少天然氣消費21—28億立方/月,暫時調整為25億立方/月。 ? ? ? 第二個,鼓勵居民采用電取暖或者熱泵取暖,這就要分地區考慮。2018年9月份的數據(根據統計局數據,9月份全國的氣溫17度同比下降1.2度),全國電消費為5742億千瓦時,增幅達到8%。如果居民采用電取暖,整體的用電量估計將達到5900–6000億千瓦時,預計同比將增加130–320億千瓦時(按照2017年新增的煤改電估),增幅達到4–8%。再參考2017年北方地區新增“煤改電”用戶新增用電量約120億千瓦時。2017年,國家出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要求提高北方地區取暖清潔化水平,其中電采暖是清潔取暖中的重要抓手,每年平均增加220億千瓦時的電采暖新增電量,約占電能替代目標的25%。這里考慮其它因素后,暫時按照同比2017年增加60—100億千瓦時考慮。下來就要分析,是否會導致天然氣消費增加了。 ? ? ? 1.2 天然氣發電 ? ? ? 再來看一組數據:華北2020年天然氣消費將達到92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29.29%。 ? ? ? 上海到2020年全市天然氣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到1.25億噸標準煤,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00億立方米,占全市能源消費比例達到 ? ? ? 江蘇省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50億立方米,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占全省能源消費比例達到12.6%左右。 ? ? ? 浙江省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60億立方米,全省天然氣儲氣能力將達到3天的用氣量。 ? ? ? 華東2020年天然氣消費將達到61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18%。 ? ? ? 廣西2020年天然氣消費達到123億立方米,占全省能源消費比例達到7%左右。 ? ? ? 廣東2020年天然氣消費達到300億立方米。 ? ? ? 華南2020年天然氣消費將達到423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13.47%。 ? ? ? 根據近期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通過政策補償和實施階梯電價、調峰電價等措施,逐步推行以天然氣或電替代煤炭,天然氣裝機容量再增加5000萬千瓦,氣電規模達到1.1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比例超過5%。再來幾個數據,2013年年底,國內電力裝機總容量達到12.5億千瓦,其中天然氣裝機容量為0.42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比例為3.4%,發電用天然氣量占天然氣消費的比例為17.2%。2017年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7.8億千瓦,天然氣裝機容量0.85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比例為4.78%。 ? 圖三 天然氣發電裝機比重 ? ? ? 我國天然氣的需求增長,主要來自工業燃料替換以及城市燃氣。根據2016年國內研究機構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6)》白皮書,2015 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主要來自工業燃料和城市燃氣,分別占比 38.2%和 32.5%,其余需求來自發電和化工用氣,分別占比 14.7%和 14.6%。那么,發電用天然氣消耗方面的數據如何呢? 2017年全國用于燃氣發電的天然氣達到450—470億立方米,占整個天然氣消費的比重為19.9%,同比2015年增加了5.2%,可以這樣說,國內天然氣用于發電的比重在逐漸增大,其原因就是發電燃料比重的變化、國內環保要求導致天然氣消費增加。估算,華東、華北還有華中的天然氣裝機容量至少達到0.4—0.6億千萬時,這里暫時取0.4億千瓦時(一個月約290—300億千瓦時)。按照這個口徑估算,華東、華北、華中的天然氣發電消費至少有80—90億立方米/月。按照增量的角度,至少有20—25億立方米/月的增量。這里燃煤取暖減少的天然氣被天然氣發電的增量抵消了。如果按照0.6億千萬時來計算,那么一個月的天然氣發電消費至少有30–40億立方米/月。 ? ??圖四 天然氣發電用氣 ? ? ? 根據華北、華東各省份統計局的數據,北京、江蘇、浙江還有上海,發電站的機組大約有30–50%已經從燃煤機組改造為燃氣機組,如果鼓勵終端居民使用電取暖,還是會增加天然氣的消費量,并且增加各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國家又要補貼發電企業了,根據2015年的數據,僅華東地區,國家就補貼了300億元。 ? ? ? 天然氣發電的成本如何呢?不考慮操作費用,先算原料價格。當天然氣為1.8元/立方米的時候,整個發電的成本如下: ?? 圖五 天然氣發電成本 ? ? ? 可以看到,天然氣僅僅只考慮原料成本,每度電的成本就達到0.188元/kwh,如果再加上折舊、人工以及操作費用,成本將達到0.36—0.45元/kwh;而煤電的成本再加上環保、折舊、人工以及操作費用,也就0.2元/kwh左右。按照網上電價0.3元/kwh計算,天然氣發電是虧本的,其成本約是煤電的2倍。 ? ? ? 當天然氣為2.4元/立方米的時候: ? ? ? 可以看到,天然氣僅僅只考慮原料成本,每度電的成本就達到0.251元/kwh,如果再加上折舊、人工以及操作費用,成本將達到0.43—0.52元/kwh。反觀煤電,不管是650元/噸,還是750元/噸的標準煤,其成本都能控制在0.2—0.43/kwh。因此,核心還是天然氣的價格,能不能降至1.6元/立方米,甚至1.0元/立方米。否則,天然氣發電是虧損的。當前,工業用天然氣價格,已經漲價,目前濟南市場非民用氣的價格為2.55—2.60元/立方米,按照這個趨勢,北方所有的天然氣發電補貼看來在所難免了。 ? ? ? 1.3 工業用氣 ? ? ? 能否通過減少工業用天然氣量,來減少天然氣的消費呢?一個千萬噸的煉化一體化企業,其一年天然氣的消費就達到0.8—1.2億立方米。按照2017年的情況,所有的工業企業降低30%的用氣量估算,那么,重點區域,華東、華北還有東北地區的天然氣用量將減少100億立方/年,甚至更多。我們來看一則浙江省的消息,2018年1—9月份城市用天然氣用氣達到68.6億立方,同比增加約19億立方米,增幅為39%;同期,電廠用氣21.4億立方米,減少約6億立方米,降幅達到21%。按照華北五省以及華東三省還有計算,可以減少20–40億立方米/月;國內有約450家煉化企業,按照30%的用氣量估算,可以實現減少15–30億立方米/月的用氣量。 ? ? ? 這個“大地”提醒各位注意,天然氣用量是壓下去了,但是液化氣用量會增加,所以一定要持續關注液化氣價格,如其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那么表明工業企業的天然氣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只是受到限制,未能增加。 ? ? ? 限制工業企業的天然氣用量,可以減少天然氣的消費,這里按照20億立方米/月估算。 ? ? ? 通過限制工業企業使用天然氣,前面燃煤、天然氣發電再考慮后,國內是可以減少總的天然氣消費約20億立方米/月(或者增加5—10億立方米:基于天然氣發電0.6億千瓦時情景)。 ? 圖七 各行業天然氣消費預測 ? ? ? 1.4 外供電力 ? ? ? “大地”上面分析了,如果鼓勵華北、華中還有華東地區的居民用電取暖,就相當于增加天然氣的消費。當然,還是有別的辦法解決的,可以通過將 西北新疆、內蒙古等地區多余的電輸送到華北、華東、華中來解決。上述地區的發電機組多數都是燃煤發電,根據中電聯的數據,2017年11月份,華北供華東34億千萬時,東北供華北20億千瓦時,相當于東北送華東14億千瓦時;華中送華東12億千瓦時、西北送華北和華中80億千瓦時、西南送華東100億千萬時。這里華東購入126億千瓦時;華中和華北合計80億千瓦時。三者合計約206億千瓦時。這樣來看的話,通過外供電,可以解決新增電取暖的要求。由于燃氣機組冬季滿負荷發電的緣故,新增的電取暖成本可能不會那么高,因為多數是通過外供的煤電。 ? ? ? 華北、華東地區的電取暖,可以通過西南、西北還有東北地區的輸入電解決。并且由于國家規劃的原因,國內天然氣發電的比重還會提高,整個天然氣發電的燃氣需求的絕對量不會減少,2018年總的裝機容量按照5.5%的增速估算,可能超過0.9億千萬時,這部分又會導致天然氣消費增加6-10億立方米/月。 ? ? ? 初步總結下,盡管國家通過保民用,減工業用氣,并開拓其它路徑的取暖,降低了天然氣的消費,但是由于天然氣裝機容量逐年增加,工業氣用戶也逐年增加,天然氣消費還是與2017年持平,或者略多10—20億立方米/月。 ? ? ? 2、能源消費預測 ? ? ? 根據第1點所述,四季度可能的能源消費情況是:國家優先保證居民取暖用氣、用電需求,補充部分燃煤取暖需求。 ? ? ? 天然氣、液化氣的消費合計持平或者增加10–20億立方米/月(與2017年對比),預計增幅為8–10%。隨著冬季的到來,居民取暖的需求增加,所有發電機組都會滿負荷發電,這兩個產品的價格還是有支撐的,尤其是華東、華北的天然氣發電的需求較為旺盛。 ? ? ? 那下面就要分析最關鍵的天氣問題了,對于天然氣消費來說是一個決定性的指標。 ? ? ? ? 3、全球天氣 ? ? ? 先看9月份國家統計局的數據,9月份全國的氣溫17度同比下降1.2度,全國電消費為5742億千瓦時,增幅達到8%。再說國內的天氣情況,根據國家氣象局的預測,預計11、12月份估計是暖冬概率大,這個是官方的說法,再側面看幾個數據,9月27日呼和浩特入冬,比常年提前近半個月;北方其它幾個城市入冬情況如下:烏魯木齊遲到4天、哈爾濱遲到1天、長春提前7天、拉薩提前8天、沈陽提前10天、銀川提前12天。(入冬就是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10度以下) ? 圖八 國內溫度預報 ? ? ?? 圖九 海水溫度 ? ? ? 全球呢?根據美國EIA的數據,北美地區的氣溫有可能是暖冬,只有中部氣溫會略低,就會導致可供出口的天然氣增加,但是受制于管道能力,整個天然氣出口量還是不能提高;歐洲呢?歐洲現在可是冷冬啊,博彩公司開始開出英國冬季是大雪天的預測。 ? 圖十 美國冬季溫度預測一 圖十一 美國冬季溫度預測二 ? ? ? 這里插入一個,拉尼娜、厄爾尼諾現象的分析及預判。一般而言,厄爾尼諾事件導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增多,北方地區夏季容易出現干旱、高溫,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拉尼娜事件則相反。拉尼娜事件一般2年或者7年發生一次,出現的時間都是厄爾尼諾事件的第二年,拉尼娜事件可能持續1年,也可能持續2—3年。 ? ?? ? 圖十二 國內厄爾尼諾年份 ? ? ? 通過上面的分析,“大地”初步得出,2018年冬季是暖冬,因為美國西岸的海水溫度較高,但是2019年一季度發生倒春寒的幾率也較大。對于氣象的東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后續月份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很大。下面看看全球的天然氣貿易如何! ? ? ? 4、天然氣進口預測 ? ? ? 根據EIA的預測,北美這塊的10月31日天然氣庫存為3177Bcf已經是五年以來的低位,同比下降638Bcf;美國工業用氣量維持正常水平,民用、發電用氣量環比比下降1%,但是美國出口墨西哥的天然氣環比下降3%,絕對量創歷史新高,這是導致了美國的天然氣庫存下降的原因之一,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美國天然氣的管道,2019年中、后期才能投用。初步看,美國沒有多余的天然氣出口增量了。 ?? 圖十三 美國天然氣庫存 ? ? ? 再看俄羅斯、中亞這塊的數據,尤其是中亞這塊的數據,根據歐洲當前的天氣,中亞天氣較冷,中亞可供的天然氣也不會增加多少;剩下的就看東南亞、澳大利亞的天然氣情況了,它們處于冬季氣溫較高的地區,2017年中國進口液化氣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還有印度尼西亞。其中,9月份,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協議,預計2019年后,國內進口的天然氣主要是俄羅斯的。但是,當前還要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天然氣出口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個國家每個月可供出口的天然氣增量合計為10億立方米/月,再考慮2017—2018年三國投產的LNG項目情況,預計2018年這是三個國家100—160億立方米/月的可供出口量,其中到中國的天然氣的出口量約為30-40億立方米。預計東南亞三國這里還可以提供10億立方米/月的天然氣增量。 ? ? ? 這樣看來,國內進口量的增加,會導致整個供應量比消費量略多10億立方米/月或者略少10億立方米/月。 ? ?? ? ? 圖十四 東南亞三國天然氣富余量 ? ? ? 國內生產情況,先說社會可能的富余量,今年國內新能的LNG進口終端加上國內儲氣庫可提供18億立方米/月的供應量,所以,東南亞三國新增的天然氣可以進來。再看看國內天然氣增產方面如何?按照三桶油半年報的數據,還有9月份國內天然氣簡報,在9月份基礎上,國內可以增產的天然氣量頂多為15億立方米/月。 ? ? ? 這樣算下來,國內天然氣可能會富余25億立方米/月或者緊平衡。核心還是四季度的天氣如何?如果還是冷冬的話,這個25億立方米/月的富余量被消化完,天然氣價格會飆漲。 ? ? ? 5、四季度天氣預測 ? ? ? 最核心的還是對于四季度天氣的預測,到底四季度的天氣情況如何呢?如果冷冬的話,整個取暖需求增加,天然氣的消費必然會增加的,“大地”認為這塊還是重點再說一說吧。 ? ? ? 根據美國EIA天然氣的報告,美國冬季是暖冬,但是取暖的天數不比2017年少。 ? ? 圖十五 美國預測冬季溫度 ? ? ? 根據北京氣象局、黑龍江氣象局的預測,11月4日開始,黑龍江開始降溫哈爾濱今晚最低氣溫降至-7度,較前期保持的-3.2度,又低了3.8度,較歷史同期5.4度偏低了1.6度;北京整體溫度預計11月–3月份氣溫略高于常年。 ? ? 圖十六 國內天然氣進口量預測 ? ? ? 6、小結 ? ? ? 按照當前的情況預測,國內天然氣富余量約有國內天然氣可能會富余25億立方米/月或者緊平衡。主要是國家限制工業氣用量,放寬終端取暖燃料限制以及西北、西南還有東北的電力能夠滿足華北、華東的電取暖需求;但是按照上半年天然氣16.45%的增速預測,以及2017年12月份的天然氣表觀消費來看的話,天然氣可能存在缺口,最大達到16億立方米/月。 ? ? ? 黑龍江、北京的天氣溫度開始下降,如果市場的天然氣價格沒有飆漲的話,可以初步判斷,國家的天然氣富余量還不少;反之,則是供不應求,天然氣的價格就會飆漲。不管如何,2018年工業限氣的情況又再出現,涉及天然氣作為原料的化工品,價格可能又再次漲價。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