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介:與國際油價近期持續下跌進入熊市相比,美國天然氣期貨進入11月后走出獨立行情,半個月上漲近50%,氣候與庫存等因素成為幕后推手。? ? 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成為了市場熱點,與原油相比,天然氣的市場規模和影響力要小很多。不過受天氣及庫存因素影響,周三(14日)美國天然氣期貨的走勢幾乎令所有人都瞠目結舌,八年內最大的單日漲幅也讓大家看到了天然氣身上蘊含著的巨大“熱量”。 ? ? ? 寒流疊加低庫存,天然氣牛氣沖天 ? ? ? 與原油有所不同的是,天然氣價格周期性波動的特征非常明顯,每年四季度起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庫存數據和冷空氣成為了主導氣價漲跌的主要因素,只是今年的行情來的比以往更加猛烈。 ? ? ? 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 12月天然氣合約周三上漲73.6美分,漲幅18%,刷新2010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報4.83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與月初3.2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相比,短短半個月時間美國天然氣期貨已經累計上漲近50%,刷新2014年7月以來新高。 ? ? ?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上周公布的數據,目前美國的天然氣庫存3.2萬億立方英尺,此季節水平已經降至近15年來最低,較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下滑15%。當然庫存下滑并不足以解釋近期天然氣的瘋狂走勢,天氣因素成為了最大的催化劑。去年底結束供暖季后,美國的天然氣庫存回到了季節性低位,而在夏季美國熱電廠傳統的庫存回補階段,今年異常炎熱的夏天讓各地空調的需求大幅增加,阻礙了天然氣的“蓄水”進程。 ? 美國天然氣庫存處于同時期十五年低點(資料來源:EIA) ? ? ? 當大部分氣象專家預測隨著厄爾尼諾現象在太平洋上持續擴張,今年美國北部將會迎來相對暖和的冬天之時,寒流用現實擊碎了所有的預測。11月的第一周,美國各地的氣溫還與歷史均值及去年同期相仿。11月5日起,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跌至了歷史均值的下方,采暖供熱的需求因此大幅增加。根據美國氣象預測中心的最新預報顯示,這種低溫天氣未來一周將繼續影響美國北部及東部人口密集地區,12月的情況可能會更糟糕,這將對原已捉襟見肘的天然氣庫存形成巨大挑戰。EIA預計,由于價格上漲,取暖費用將同比上漲5%;但如果溫度比去年低10%,天然氣成本將上漲16%。 ? ? ? 能源咨詢機構Gelber&Associates首席市場分析師巴亞茲特格魯(Kent Bayazitoglu)表示,顯然人們愈發擔心美國可能沒有足夠的天然氣儲備來度過嚴冬。從目前的情況看,不斷上漲的氣價將使得利用天然氣發電的廠商逐步減少運行時間,以維持足夠的庫存。而煤炭相對便宜的價格,將讓它成為供暖的新寵。 ? ? ? 當然,美國自己并不缺少天然氣。隨著頁巖氣技術的不斷成熟,今年美國平均每天生產天然氣832億立方英尺,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出口超過100億立方英尺,較兩年前上升了近50%。這些天然氣主要通過管道運輸到墨西哥,制成液化天然氣(LNG)后通過油輪運往海外市場。市場預計,一旦氣價繼續上漲,可能會影響LNG的出口。 ? ? ? 未來會怎么走? ? ? ? 天然氣未來在全球能源版圖中的地位將愈發重要。根據國際能源署本周二(11月13日)發布的《2018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由于減少空氣污染舉措的推動LNG使用量增加,預計到2030年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為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能源來源。2040年之前全球天然氣需求將每年增加1.6%,到204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比現在增加45%。 ? ? ? 標普全球普氏分析(S&P Global Platts Analytics)北美地區天然氣與電力研究主管里達什(Rich Redash)表示,市場對于未來的預期完全轉向了強勁的供暖需求。人們開始相信11月,甚至整個冬季將變得比以往更為寒冷,而為此準備的天然氣庫存的充足性開始引發擔憂情緒。 ? ? ? 除了頁巖氣之外,美國天然氣還有另一個重要來源——開采原油時產生的伴生氣。然而近期油價的低迷走勢可能會影響生產商的采油熱情,進而影響這一部分的產量。周三,國際油價終于結束了史無前例的十二連跌,有關歐佩克考慮減產140萬桶/日的消息提振了部分市場信心。 ? ? ? 對此,里達什表示,與國際油價類似,北美天然氣的價格現在完全被供需關系和庫存水平所左右?,F在的市場很焦慮,這一點和原油很像,天氣和庫存,未來的走勢就看這兩點。 ? ? ? 而對沖基金則早已做好了自己的選擇——全力做多。根據上周五(11月9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最新數據,天然氣期貨的凈看漲頭寸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看多看空比達到4:1,距離十月中旬創下的高點一步之遙。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