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暖季來臨,天然氣保供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 ? ? ? 近幾年“煤改氣”的高速替換導致了采暖季的“氣荒”,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是推行“煤改氣”的主力,自然也是天然氣缺口最明顯的地區。 ? ? ? 今年以來,伴隨多家油企加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相關設施近期紛紛投產。業內人士判斷,在各方努力下,今冬天然氣供應出現缺口的可能性較小。 ? ? ? 各方出招保供應 ? ? ? 為緩解天然氣供應緊張,供應端首先發力。國務院在9月5日印發的《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強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 ? ? ? 中石油、中石化也都對自己所負責的油氣田做了基礎設施的維護,持續提升供氣能力。中石化計劃今冬明春供應天然氣181.7億方,同比增長17.7%,其中計劃向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等北方7省市供應同比增長29.1%。 ? ? ? 另外,記者注意到,各地LNG接收站也紛紛上馬,進口LNG成為LNG增加主力。管道天然氣雖然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受制于管道天然氣建設及檢修的問題增量有限。而進口LNG隨著我國LNG接收站數量的不斷增加,截至目前,目前國內投運大大小小LNG接收站共有21座,其中國有企業17座,民營企業4座,另有多家民企也在計劃新建接收站。全國接收站的年接轉能力達到6180萬噸,比2017年增加了1000萬噸。在這些接收站中中海油參與建設的占57%,中石油占22%,中石化站15%,三桶油合計占比超過90%。依托于接收站基礎設施的完善,2018年1-10月份,進口天然氣7206萬噸,同比增長33.1%。在即將來臨的這個冬季也將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 ? ? 此外,中石油與中石化的管道互聯互通完成資源串換,實現全國“一張網”的目標。今冬明春廣東地區計劃保供氣量約18億方,“南氣北上”氣量大幅提升至3000萬方/日。天津LNG在南港站向中國石油供應資源500萬方/日,通過其串換至榆林首站350萬方/日,以彌補華北地區市場需求缺口。同時,中國石化華北管網已在榆濟線榆林站、安濟線安平站與中國石油陜京線實現互聯互通;川氣東送管道在姜家灣、南京與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實現互通,為協調天然氣資源做好準備。 ? ? ?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此前發布的情況,今年供暖季落實資源超過1200億立方米并分解至各地。全國民生用氣占比40%左右,當前資源量完全可以滿足民生用氣需求。 ? ? ? 進口量持續飆升 ? ? ? 自去年4月以來,我國天然氣市場走出了一個“有峰無谷”的奇特曲線。8月,原是我國天然氣需求的傳統低谷期,消費量卻逆勢飆漲,超過30%。在11月前,天然氣消費量就增長了18.7%。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第四季度,消費增速更是高達18.2%,較2016年同期增加104億立方米。 ? ? ? 在去年末與今年初,天然氣市場出現暴漲暴跌,供需基本面的變化是主要原因。國家加強治理大氣污染的力度,“煤改氣”政策強力執行,國內天然氣需求量明顯增加,供應缺口迅速放大。自2017年底至2018年初,國內部分LNG價格飆升至9000-10000元/噸。不過這種“畸形”的市場狀態持續的時間并不長,隨著供暖季結束,以及國內、國際資源供應的逐漸穩定,國內天然氣市場陸續恢復平靜,但2018上半年整體走勢較往年同期仍比較活躍。 ? ? ? 國際能源署之前在上海發布《天然氣市場報告2018》顯示,預計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到2023年天然氣進口量可能達到1710億立方。 ? ? ? 依據報告,在未來5年,天然氣市場三方面的變化將深刻影響行業。其一是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由于經濟以及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驅動,預計在2017年到2023年間,中國將貢獻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的37%。 ? ? ? 但有業內專家也指出,未來中國天然氣消費是否持續增長仍有不確定性。中國市場天然氣消費的增長前景,也取決于氣源的保障以及價格的可接受程度。一方面在氣源的保障上,另一方面,受石油價格的上漲,以及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帶動,天然氣價格漲幅已經較大,勢必也會抑制部分需求。 ? ? ? 協同機制待完善 ? ? ? ?從2004年始,中國天然氣已快速發展十余年,在綠色發展政策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倒逼下,天然氣發展模式已由供應驅動演變為需求拉動。但受產供儲銷體系待健全、體制改革待深入等因素影響,供應側與需求側不確定因素增多,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多元化供應體系和市場有序協同機制亟待完善。 ? ? ? 張星告訴記者,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氣開發利用,促進其協調穩定發展,是中國穩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凊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路徑。加快天然氣開發利用,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必然要求。 ? ? ? 有分析指出,構建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產供儲銷體系,還需加快國內勘探開發、健全海外多元供應、建立多層次天然氣儲備體系、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網互聯互通、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和建立預警機制、建立完善的天然氣供應分級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天然氣需求側管理和調峰機制、建立天然氣發展綜合協調機制、理順天然氣價格、加快體制改革步伐等。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機制作用的發揮也是漸進式的,需要各地方各部門及油氣企業間的通力合作。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