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告,公布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全國42家企業項目入選,中國石化旗下最年長企業、84歲的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前身——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铔廠,憑借其對中國化學工業的巨大歷史貢獻、保存完好的工業遺產和文化遺產物項以及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入選。 始建于1934年的中國石化南化公司前身永利铔廠,不僅是我國第一包肥田粉、第一臺高壓容器等的誕生地,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過重要貢獻,還在我國最早開展了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相信科學、發展實業、顧全團體、服務社會”的企業信條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南化公司前身永利铔廠是中國近現代化學工業的起源和典范。公司創始人范旭東先生被譽為“中國民族化工之父”。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毛澤東曾多次談到講中國民族工業不能忘記四個人,其中之一便是“講化學工業不能忘了范旭東”,還曾親筆為范旭東先生提寫過“工業先導,功在中華”的挽聯。 永利铔廠是中國近代敢于與世界先進企業論伯仲的“一流企業”,其人才、工藝技術、設備、建設速度和質量均為當時世界一流,被稱為“遠東第一大廠”。 它是中國化工先驅探索開辟實業報國之路的縮影??箲鹌陂g,范旭東“寧舉喪,不受奠儀”,拒絕和日本人合作;西撤四川創辦華西化工基地,“是為救國”。1951年,永利铔廠職工訂立《愛國公約》發展生產支援抗美援朝,并捐獻“铔廠工人號”飛機一架、大炮一門。 它是中國近現代化學工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周恩來總理曾說:永利薈萃了很多的人才,在新中國的建設中是極可貴的。先后有侯德榜、姜圣階、樓南泉、趙仁愷、謝學錦等五人被聘為兩院學部委員或院士。自20世紀50年代起,南化為全國各地輸送人才1. 3萬余人。 它是中國無機化工、催化劑、大型化工機械等生產制造技術的開路先鋒。永利铔廠廠長侯德榜于1943年發明的“侯氏聯合制堿法”,至今仍具先進性。他們發明的“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被推廣到全國一千多家中小型氮肥廠。南化公司開發的硫酸釩催化劑、國產多層包扎式高壓容器、大型尿素裝置成套設備制造等突破性的創新成果,對推進我國化學工業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迄今共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2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1項、其中一等獎5項;國家專利授權342件。 1950年,永利公司總經理侯德榜向人民政府申請公私合營。1952年6月開始,永利铔廠成為公私合營的成功典范,并改名為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寧廠,1957年正式成為國有大型企業,得名“南京化學工業公司”,1998年跟隨中國東聯歸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旗下。 南京永利铔廠留下了極其寶貴的工業遺產,核心物項包括建筑物、工業設施設備、人物雕塑、文獻檔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共31項。其中包括生產出中國第一包肥田粉的廠房;一臺運行了52年之久的壓縮機;曾被日本侵略者劫掠、抗戰勝利后索回,一直運行到2011年的硝酸塔;辦公居住合一的專家宿舍“五所洋房”等民國建筑。 在發布工業遺產名單的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貫徹落實《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對國家工業遺產項目的保護、管理和利用,積極推動工業文化傳承和發展。中國石化南化公司前身——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铔廠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將進一步推動公司對工業遺產項目的保護管理和對轉型發展新模式的探索,推動中國民族工業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