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海順
??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原油市場一直處于劇烈震蕩中,國際油價如同過山車一般。先是在9月末10月初震蕩上揚攀升至近四年高位,隨即一路下滑,連續七周跌跌不休。11月23日,國際油價再度暴跌近8%,觸及一年來最低值,此后一直在低位震蕩。相較10月初的高點,國際油價已重挫超過30%。一般情況下,油價從近期高點下跌20%以上,即被視為進入熊市。 ????雖然近日國際油價出現小幅回漲,但油價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受主要產油國產量超預期以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市場憂慮情緒愈演愈烈。近期原油供給前景快速增長,美國、沙特、俄羅斯都在增產。與此同時,美國短期措施也助推了原油供給預期改善。11月份沙特原油日產量接近1100萬桶,刷新了10月份創下的日均1065萬桶歷史新高。俄羅斯原油日產量連續數月保持在日產1100萬桶之上,其中10月份的石油產量已經升至27年來最高。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日產量也維持在1170萬桶的歷史高位,同時美國全國商業原油庫存連續上漲,日前庫存量已達4.469億桶,創2017年12月份以來新高。僅是全球三大產油國的原油產量上升,就足以使國際油價承壓下行。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原油需求增長緩慢也讓油價進一步承壓。貿易緊張局勢令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擔憂情緒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也將2019年全球整體經濟增速下調至3.5%。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連續第四個月下調2019年原油需求量增速,預計2019年原油需求量將以每天129萬桶的速度增長,低于此前預測的每天136萬桶。 ????國際原油市場供需不平衡已引起歐佩克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重視。這些產油國將于12月6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決定未來6個月的生產政策,減產極有可能成為議程的首要議題。分析普遍認為,此次會議將決定未來油價走勢,但產油國能否順利減產依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此前,沙特方面曾表態希望產油國從明年年初開始再次減產。但是,目前圍繞是否再次減產,沙特面臨著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不少阻力。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