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1-10月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269億立方米,增幅17.2%,增幅顯著回升,達到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2018年全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750億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長約為15%。天然氣需求增強主要是由于燃氣電廠裝機持續增加,居民煤改氣工程高增所導致。全年我國四大結構用氣量呈現出全面增長,消費結構仍然以工業燃料和城市燃氣為主,兩者消費占比達到70.3%,社會用電量的增加帶動燃氣電廠用氣量持續顯著增長,化工制品市場的好轉和大氣污染防治提升了氣頭化工項目的開工率。天然氣消費主要集中于環渤海、長三角等四個地區,2018年天然氣管道建設持續推進,受供需關系影響國內天然氣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熱情高漲,全年天然氣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相關政策頻發,涉及到上游資源、中游基礎設施以及下游利用等多個方面,將對天然氣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 預計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為3524億立方米,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9.4%左右。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仍然具備快速增長的條件,工業燃料和城市燃氣仍是我國用氣的主要方向,燃氣發電用氣需求潛力較大,到2020年環渤海地區為我國用氣需求增幅最大的區域。 ? 第一部分 2018年行情總結 ? 一、全球天然氣現貨市場年度走勢分析? ? ? 全球天然氣價格主要分為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大市場,由于國際油價的上升,2018年三大市場天然氣價格均呈現上漲的態勢,價格差距拉大,其中日本LNG價格與中國LNG價格走勢一致,仍然處于全球最高水平,2018年價格大部分維持在10美元/MMbtu,與去年相差不大;英國NBP平均價格為8美元/MMbtu,北美天然氣價格處于全球最低水平,美國HH平均價格為2.96美元/ MMbtu,主要第四季度價格上漲較多。 ? ? 2018年世界三大天然氣市場價格走勢基本相同,區域性特征比較明顯,價差有所拉大,三大市場價格均呈現回升的態勢。亞太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價格為日本LNG到岸價,其與日本JCC掛鉤。2018年日本LNG平均到岸價為10美元/MMbtu,處于全球最高位。LNG到岸價隨JCC價格持續上升而上升。歐洲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價格為歐盟CIF價格和英國NBP價格,主要與燃料油和輕柴油掛鉤。2018年英國NBP天然氣價格為8美元/MMbtu,第三季度價格上漲較多,但第四季度價格回落較大。北美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價格為美國Henry Hub和加拿大Alberta,2018年美國Henry Hub價格年初走勢較為平緩,并未大起大落,但到年末冬季之后,受氣溫降低影響,天然氣現貨價格大幅拉升,使得全年均價有所抬升。 ? 2018年國內LNG價格全年價格波動幅度較去年較小,年底價格并未像去年那樣大幅暴漲。主要是今年冬季保供準備充分以及天氣尚未寒冷所導致的,但隨著年底溫度急劇降低,我們預計12月下旬LNG現貨價格會小幅上漲,全年均價為6000-7000元/噸,去年均價約為7249元/噸。 ? 二、期貨市場年度走勢分析 ? 由于我國并沒有上市LNG期貨,所以這里主要介紹美國天然氣期貨。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截止 11 月 16 日當周,美國天然氣庫存量 32470 億立方英尺,比前一周增加390 億立方英尺;庫存量比去年同期低 5280 億立方英尺,降幅 14%;比 5 年平均值低 6010 億立方英尺,降幅15.6%。庫存水平雖然低于往年同期,但降幅呈下降趨勢。Bentek 數據顯示,美國干氣日均產量達到了 861 億立方英尺,增加的天然氣產量將抵消庫存下降幅度,抑制今年剩余時間天然氣漲幅。受天氣、庫存以及產量等因素綜合影響,預計隨著氣溫越來越低,美國天然氣價格或有調漲可能,伴隨短期小幅震蕩。 ? 2018年末紐約天然氣期貨瘋漲,刷新四年來最高價位,美國天然氣價格與當地天然氣供需現狀以及對未來天然氣供需形勢的預期緊密相關。而影響美國天然氣供需形勢及預期的主要因素是天氣、庫存及產量等。美國寒冷的氣候將增加天然氣取暖需求,相應拉漲境內天然氣消費量,對天然氣市場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由于美國天然氣庫存在11月份開始下降,在目前庫存低位的前提下,市場擔心美國天然氣庫存降至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境內期貨價格明顯上浮。除了以上市場因素影響外,目前美國境內出口終端漸成規模,全球多個國家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開始關注美國天然氣市場,特別是冬季來臨,北方各國天然氣需求開始增加的當下。寒冷天氣加大美國取暖需求,相應的天然氣需求亦會同步增加。 ? ? 第二部分生產供應及進出口情況 ? 2017年世界天然氣產量為3.68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大于近年來平均水平;產量仍然集中在北美和前蘇聯地區,兩地區占全球總產量的48%,亞太地區產量占比有所上升,美國天然氣產量扭轉了2016年下降的趨勢。受到亞太地區需求增長的推動,未來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強勁。 ? 一、2018年全球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增速大于近十年平均水平 ? 2010年以來全球天然氣產量平穩增長,2010年~2017年年均增長599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為2.2%,2017年全球天然氣產量達到3.68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0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率為3.7%,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增速大于近十年來平均增速,主要原因是受到亞太地區需求快速增長拉動產量增長。預計2018年全球天然氣產量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同比增量在1000億立方米以上,達到3.78萬億立方米。 ? ? 二、全球天然氣產量分布情況 ? (對于全球天然氣產量,BP資料目前只有2017年的產量情況,通常2018年全球產量會在年中發布。)2016年世界天然氣產量以前蘇聯、北美地區為主,兩地區天然氣產量為1.77萬億立方米,占全球比例為48%。2017年世界天然氣產量增量主要來自于前蘇聯、中東和亞太地區,3地區同比增量為1019.8億立方米,占全球產量總增量的78.1%。其中亞太地區產量為60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2億立方米。前蘇聯地區、中東地區生產的天然氣產量過剩,除滿足自身需要外,部分天然氣出口到歐洲、遠東等地區。 ? ? 2017年世界十大天然氣生產國產量為2.53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產量的68.9%,同比增加1173億立方米。世界主要天然氣生產國中,美國為世界最大的產氣國,所生產的天然氣資源主要滿足本國利用,俄羅斯為世界第二大產氣國,所產氣量一部分本國用外,另一部分用于出口歐洲和部分前蘇聯國家,中國天然氣產量為1487億立方米。 ? 三、中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小幅下降 ? 2018年10月,我國天然氣自產量13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5%;1-10月,我國天然氣自產量12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3%,較2017年1-10月增速同比降低3.4個百分點。三季度往往是我國天然氣需求的淡季,一些氣田會壓減產能減少產量,但是天然氣需求在今年三季度呈現出明顯的淡季不淡情況,主要原因是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長較快以及儲氣庫加大儲氣力度,所以上游氣源基本沒有壓減產能,導致三季度我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明顯高于一、二季度。2017年9月-12月我國天然氣生產量分別為111、124、126、136億立方米,2017年全年天然氣產量148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0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5%。我們認為按照目前開采節奏,2018年我國天然氣產量仍將出現約90億方左右的增量,同比預計約為6%。 ? 四、國內天然氣進出口情況 ? 我國使用的天然氣主要為氣態天然氣和液態天然氣兩種。其中,氣態天然氣又包括常壓狀態下的天然氣和利用技術手段將常壓狀態下的天然氣加壓到25MPa后形成的壓縮天然氣(CNG)。目前,我國主要的常規天然氣長輸管道有兩種:一種是進口天然氣管線,主要有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中緬天然氣管線以及規劃中的中俄天然氣管線,這些管線主要是用來運輸從國外進口的天然氣;另一種是國內的天然氣長輸管線,主要有西氣東輸天然氣管線、川氣東送天然氣管線以及新疆煤制氣外輸管線等,這些管線主要是用來將國內天然氣產區的天然氣運輸到天然氣的下游各城市。另外,在下游應用天然氣的各個城市中,均建立了各自的城市燃氣管道系統。而CNG由于生產成本及技術含量均較低,我國各城市基本均有CNG的生產單位,其運輸方式主要為車輛運輸。液態天然氣(LNG)是指經壓縮、冷卻至零下161.5攝氏度后形成的液體狀態下的天然氣。我國目前使用的LNG可分為國產與進口兩種,國內生產LNG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河北、陜西、四川、山西、寧夏及新疆等天然氣儲量較多省區。而進口的LNG則主要來自東南亞、中東的卡塔爾及澳大利亞等國家。LNG的運輸方式主要為船舶運輸與車運兩種。 ? 1。今年天然氣進口總量整體平緩,LNG同比增長率略有下降 ? ? 2018年10月,我國天然氣進口730萬噸,同比增長25.67%;1-10月,我國進口天然氣約7206萬噸,同比增長33.1%。1-10月合計進口的6478萬噸中,其中液化天然氣(LNG)約為4156萬噸,同比增長43%,占總進口量的57.09%;管道天然氣(PNG)約為2322萬噸,同比增長20.76%,占總進口量的42.91%。1-10月累計,我國天然氣對進口的依存度達到約43%。。1-10月我國天然氣平均進口價格為408.62美元/噸,10月當月天然氣平均進口價格453.56美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29.97%,較9月環比上漲5.08%。進口天然氣單價增長我們認為主要是由于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以及東亞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導致。 ? ? 我國LNG來源主要是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由于美國爆發頁巖油氣革命后,其頁巖氣產量也呈爆發式增長,因此美國LNG也成為我國重要天然氣重要來源之一。 ? 第三部分天然氣消費需求情況 ? 一、預計未來三年天然氣市場仍將爆發式增長1。美國天然氣消費領跑全球,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量最大。 ? 2017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為36704億立方米,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中國、伊朗、日本、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7個,占全球天然氣消費總量53.5%,各國之間天然氣消費差別較大,其中美國、俄羅斯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7395、4248億立方米,是最主要的天然氣消費國家,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404億立方米(BP中的數據),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英國消費量為788億立方米,于2016年超過阿聯酋成為全球第10大消費國。世界排名前十的國家天然氣消費量總計22199億立方米,占全球消費總量的60.5%。2017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量為962億立方米,其中增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占全球增量的32.2%。 ? 美國天然氣市場消費位居全球首位,在終端天然氣消費中用氣結構分為城市燃氣、工業、汽車燃料和發電。2017年美國天然氣終端消費量為7020.9億立方米,同比減少114.4億立方米,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的消費占比較小,城市燃氣、發電和工業的消費量三分天下;2017年天然氣在發電行業用氣量為2619億立方米,是消費量最大的結構,占比達到37.3%,同比減少207.7億立方米;美國城市燃氣發展相對比較成熟,2017年用氣量同比增加42.3億立方米;工業用氣包括燃料用氣和原料用氣,用氣量為2237.3億立方米,占比為31.9%。 ? 2018年1-10月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269億立方米,增幅17.2%,增幅顯著回升,達到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2018年全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750億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長約為15%。 ? 目前,我國天然氣的應用領域主要有兩個:一是作為工業原料來生產其他產品,如生產化肥及制甲醇;另一個則是作為能源燃料進行使用。由于國家對天然氣生產化肥采取了限制的政策,加之天然氣制甲醇的成本也比較高,所以我國天然氣最主要的應用方向還是作為燃料使用。當前,我國的管道天然氣主要被用于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領域。除極個別未通天然氣管道的城市外,我國居民用戶及非居民用戶所使用的天然氣皆為管道天然氣。CNG在我國主要是作為車用汽柴油的替代性燃料。而LNG的應用范圍則比較廣泛一些,它既可作為城市居民生活及工業生產用氣的主要來源,也可直接作為汽車的動力來源。 ? 2。 全年我國天然氣市場呈現出“淡季不淡”消費特點,今年冬季市場供應并未像去年那樣緊張。 ? 2018年我國天然氣逐月消費呈現“高、低、高”的態勢,“U”字型特征明顯,4~10月消費量增幅均超過15%,呈現“淡季不淡”的特點。受天氣影響,一季度天然氣消費結構以城市燃氣為主,占比在38%左右,主要是采暖消費的增加拉動整體消費量,采暖季結束后,消費量下降明顯,城市燃氣占比也隨之走低。二、三季度工業燃料逐漸占據消費結構的首要位置,占比超過40%。進入四季度,城市燃氣消費量開始超過工業燃料重回消費結構的首位。 ? 燃氣發電用氣量受溫度影響較大,全年呈現“W”走勢,一季度受寒冷天氣影響,用電量增加,燃氣發電消費量隨之增加,隨著采暖季的結束,4~6月溫度適宜,處于天然氣消費淡季,發電消費量逐漸降低。隨著季節的變化,氣溫升高,7、8月處于迎峰度夏中期,全國用電量增加。 ? 相比往年來講2018年冬季天然氣供應明顯更為充裕。從數據層面來看,10月份發改委公布消息稱全年已落實天然氣供應量為2635億立方米,這與市場機構普遍預測的全年2700億立方米左右的消費需求相差無幾,供需缺口并不大。今冬國內天然氣供需形勢明顯改善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首先是增大供應能力。我國是一個“富煤缺油少氣”的國家,天然氣資源有限,因此天然氣產量增速相對平穩,近幾年一直維持在10%以內。因此增供的重點是進口領域,特別是LNG進口領域。年內進口總量的增速達到35.47%,其中LNG進口增速達到43.23%。此外,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管道互聯互通和儲備設施存儲能力,使國內天然氣資源分配更為合理是另外一個手段。國內上游供應企業自2018年4月以來就著手準備冬季保供工作。例如加大互聯管道及儲氣庫的建設力度、創新天然氣交易和運輸模式等。年內新開工儲氣項目近100個,進行了液來氣走拍賣、LNG罐箱南氣北調等項目的嘗試。因此,今冬的冬季保供工作從供應環節來說準備的相當充分。 ? 第四部分供需平衡表預測及解讀 ? ? 2018年一季度,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741.3億立方米,同比增幅14.3%;二季度,表觀消費量62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7%。第三季度消費較為平緩。2017年我國天然氣絕對消費量為233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8%,增速較2016年上升了10.6%,實現大幅回升。2018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絕對消費量為1331.5億立方米,較2017年同期增加199.7億立方米,增速高達17.1%,高于2017年同期水平(13.5%),遠超過2016年(10.5%)、2015年(3.0%)和2014年(8.2%)同期增長水平,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從季度消費量來看, 2017年以來,二季度消費增速超過一季度,“淡季不淡”特征更加明顯。預計明年隨著環保政策的推薦,天然氣消費有望再上一層樓。 ? 第五部分天然氣后市展望 ? 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將主要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和中南部四個地區,受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的影響,各地區均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提出目標和細化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大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力度,尤其是環渤海及長三角環境要求較高的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較快。展望未來,2018 年至 2022 年期間,隨著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將深入推進,我國天然氣市場的消費量增速或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18年2022 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有望提升至 4669億立方米,5 年復合增長率為 13.5%;天然氣產量(常規天然氣及非常規)將達 2588 億立方米,5 年復合增長率為 11%; 天然氣進口量為 2498 億立方米,5 年復合增長率為 18.3%。 ? 價格角度來看,受到OPEC減產協議影響,明年重要產油區原油產量會有所下降,但天然氣并不會受太大影響,此外產氣大國卡塔爾也退出了OPEC,并準備大量發展國內天然氣產業。減產協議能夠維持油價保持在一個較高的中樞位置,屆時會幫助美國加大鉆井活動,美國頁巖氣產量也會大增。預計明年LNG的價格走勢可能與今年一致,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太大,但價格中樞可能整體上揚,LNG均價約為6000-7000元/噸。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