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踐行勘探開發一體化 引領增儲上產攀高峰

? 編者按 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不同于陸上,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一體化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么樣子的?海外油氣勘探開發不同于國內,權益區塊面積和勘探開發周期都有限制,如何提高海外油氣業務的盈利能力?煤層氣勘探能否套用常規油氣勘探的思路? 針對上述難題,中國海油的科研人員積極探索,認為深入推進勘探開發一體化是解決方法之一??碧介_發一體化的實施能夠加快勘探和開發的實施進程,促進科學開發,縮短建產周期,節省勘探開發及油田建設資金,提供優質儲量,最終實現增儲上產。本期帶你關注。 從國內到國外?海外油氣勘探開發需要一體化 勘探開發一體化是加速油氣資源開發、提高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益的重要理念,是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增強低油價下生存發展能力的有效舉措。海外油氣勘探開發不同于國內,權益區塊面積和勘探開發周期都有限制,有地質條件復雜、投資回收期長、綜合性風險高等特點。因此,要想提高海外油氣業務的盈利能力,可以說做好海外勘探開發一體化項目是成敗的關鍵要素之一。近幾年來,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研究總院)不斷改革和完善海外項目管理模式,扎實推進和積極實施海外油氣勘探開發一體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按照專業進行管理,有利于資源集中,然而在勘探開發各專業“交接處”不可避免會出現多重“斷層”。特別是在海外新項目評價和油氣田評價中,由于海外各種復雜條件交織一起,這種“各干各的、各管各的”管理模式常常會導致工作重復。為此,研究總院著眼于公司海外油氣戰略,以價值勘探開發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現有專業組織機構為基礎,根據海外油氣評價項目的特點,提出了研究項目實行勘探開發“上統下分,兩頭延伸”,加強“銜接點”有機結合的總體思路,并專門設立海外勘探開發一體化大項目,負責開展海外新項目評價與油氣田評價工作。 研究總院海外勘探開發一體化大項目涵蓋勘探、開發、鉆采、工程、經濟等各專業,打破了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的管理界線,建立了明確的大項目組織結構、工作流程、職責分工和質量管理程序,實現了從項目啟動、項目實施、項目審查到項目關閉的跨部門多專業一體化管理。 近幾年,研究總院持續將大項目管理模式應用到海外新項目評價中,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實實在在地為海外獲得優質新區塊提供了及時高效的技術支持。在海外油氣田評價階段,研究總院通過采取“勘探后延,開發提前”的一體化運行模式,在錄取資料、求取產能和井位部署方面謀求最佳技術方案,較好地實現了海外投資效益最大化。通過大力推進和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管理,研究總院更加凝聚了專業合力和確保了專業間的無縫對接,增大相互延伸和協商研究的管理力度,從而大大提高海外項目的評價質量和評價效率。 結構決定功能,只有一體化的組織,才能產生一體化的功能,但是有效實施海外勘探開發一體化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中國海油在有關海外勘探開發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方面仍不完備,亟待發展。未來,我們不僅要加強作為勘探開發一體化重要基礎之一的信息一體化建設,以期更好地促進勘探開發技術、方法一體化的應用與集成,真正實現一體化系統運行的目標和結果;同時,還要大力培養通曉國際評價規則、技術方法和研究流程,精通勘探開發一體化管理的國際化人才,持續增強中國海油在海外油氣市場中的競爭力。(作者? 系研究總院海外評價中心副主任) 從陸地到海上?區域開發助力海上油氣勘探開發 試想一下,如果要將在陸地上能自如操作的事情移到海上操作,應該如何做呢?基于現代人的常識,我們很容易想到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借助船。不過,雖然可以通過船在海上做很多事情,但是操作起來沒有在陸地上自如。 同理,通過借助船舶或海上平臺,我們可以將在陸地上已經非常成熟的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搬到海上,在海上進行鉆探和采油,從而使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成為可能。 在油氣開發進程中,我們時常發現地下油氣藏的情況和我們先前預判的不一致。比如,有些鉆井位置可能沒有鉆遇油氣,而某些富集油氣的地方卻沒有設計井位。這樣,原先制訂的開發方案不再全盤適用。這時,我們就需要根據鉆井新認識,隨時調整方案,通過鉆一口井分析一下,再確定下一口井的合理位置。 久而久之,我們形成了“滾動勘探開發”策略,即通過鉆井,實現從油氣田核心區逐步向油田邊緣區域探索的目的。通過邊鉆井、邊認識,勘探開發不斷向外輻射,油氣田面積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種策略是陸地油田人智慧的結晶。 這種“滾動勘探開發”策略是否可以復制到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中呢?當然可以。然而,雖然海上平臺有樁腿,但是一般來說,海上平臺的樁腿都固定在海底某個位置,所以平臺鉆井僅限于平臺附近一定范圍內,在海上采用“滾動勘探開發”策略受到很大限制?,F在已知海上鉆井水平位移最大只有10公里。 這時可能有人會說,那“滾動”多遠,我們就建多大的平臺不就行了嗎?雖然這是我們所能想到的最靠譜的辦法,可是,正因為我們不知道含油氣面積規模有多大,我們才“滾動”的,這種方法顯然不太可行。 那么,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一體化的正確打開方式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首先,對區域內油氣資源量作出初步判斷,即初步判斷該區域有多少油氣儲量、主要分布在哪里。其次,根據預估的油氣儲量適度規劃一定規模的工程設施,精細估計平臺大小和所能鉆井的能力,待第一座平臺開始鉆井后,邊鉆井、邊分析、邊認識,判斷向哪個區域“滾動”。再次,根據新鉆井認識,決定是否新建下一座采油平臺。依此類推,可以使得油氣田開發規模越來越大。對于這種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一體化的一般性做法,我們稱之為“區域開發”。 通過實施這一做法,我們可以有效規避地質風險,并盡可能發現潛在油氣儲量。同時,在海上第一批工程設施的帶動下,該地區中、小、邊際油田可以快速上馬。如果研究設計合理,我們還能節省大量工程量和工期。 從串聯到并聯?煤層氣增儲上產有妙招 進入冬季,我國北方采暖用氣高峰隨之到來。據了解,中國海油今年采暖季供應的天然氣主要由自采的海氣、煤層氣和進口的LNG(液化天然氣)組成。煤層氣增儲上產,對于保障民生取暖用氣、確保百姓溫暖度冬具有重要意義。 “不走尋常路”,轉變勘探開發理念 以往,煤層氣勘探套用了常規油氣勘探的思路,強調煤層氣的資源性,常常在“有煤就有氣”的指導方針下,通過大規模部署開發井進行開采。然而,實踐證明,這種粗放式的勘探開發模式并不適用于煤層氣這種吸附性氣藏的勘探開發,從而導致開發井單井產量低,經濟效益差,探明儲量難以有效轉化為實際產量。為提高勘探開發效益,研究總院柿莊北煤層氣開發項目組突破常規思路,大膽提出勘探開發一體化新策略。 所謂勘探開發一體化,就是在煤層氣開發中,將原來彼此分散、獨立的勘探評價開發緊密結合起來,在地質評價階段不僅落實儲量,更強調儲量的經濟可采性。為此,我們建立了一套煤層氣地質評價技術規范,并通過潛力區、有利區、富集區和甜點區的地質評價逐級聚焦,落實儲量與產量,突出儲量的經濟可采性,完成資源儲量向產量的轉化,最終實現價值勘探、效益開發。 “打出組合拳”,柿莊北初試新模式 柿莊北區塊自營區東部構造條件簡單,埋深適中,地質條件優越,且處于勘探階段,由此被確定為首個勘探開發一體化試驗區。 通過采用“勘探突破、評價跟進、開發緊隨”的勘探開發一體化,原來“勘探、評價、開發”三個階段分步實施“串聯”形式,變成“三合一”同步運行的“并聯”形式,提高了勘探成功率,促進產量快速增長。通過推行勘探開發一體化,我們不僅深化了對于“增儲才能上產”的認識,還獲得了“上產還能增儲”的認識。 “實踐出真知”,煤層氣產量節節高 通過推行勘探開發一體化,多口井日產量超過1000立方米,多數井處于提產階段,產氣潛力巨大。 表面上,柿莊北勘探開發一體化只是“勘探、評價、開發”的“三合一”;實質上,柿莊北勘探開發一體化是圍繞氣田上產目標,地質研究、井位部署、鉆井試油、地面建設等各專業的一次協作聯動,為快速有效勘探開發提供了保障。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