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美國天然氣市場化歷程

? ? 前監管階段:? ? 1938年以前,由于在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層面上均缺乏對跨州管道業務的監管??缰莨艿拦就瑫r具有了買方和賣方的雙重壟斷地位,其以低于市場競爭性的價格從上游生產廠商購買天然氣,再以高于市場競爭性的價格向下游銷售天然氣。 ? ? ? 全面監管階段: ? ? ? 193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天然氣法》,標志著美國天然氣產業進入監管階段?!短烊粴夥ā芬舐摪铍娏ξ瘑T會監管跨州管道公司的天然氣管輸及銷售業務,制定強制執行的管道服務費率;對新管道的建設進行監管,并核發許可證。然而,《天然氣法》并不包括對跨州銷售的天然氣的井口價(生產商對管道公司的銷售價格)的監管,過高的井口價格可以通過管道公司直接轉嫁給了下游用戶,從而抵消了跨州管道業務監管的效果。 ? ? ? 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通過“菲力普斯決議”要求聯邦電力署對跨州銷售天然氣的生產商井口價格進行監管。美國天然氣產業進入全面監管階段。由于聯邦監管機構對井口價格的監管是基于歷史成本來核算,這造成了跨州銷售天然氣的井口價格長期不變,而在州內銷售的天然氣不在監管范圍之內且由市場決定,這就導致美國形成跨州和州內兩個天然氣市場。州內市場的井口價格為市場形成的真實價格且高于監管部門核定的跨州市場的井口價格,如1974年聯邦電力署頒布的新全國統一井口價格比60年代的井口價格增長了一倍,但仍然只有上游生產商在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州內市場銷售價格的一半。對上游供給的價格管制打擊了上游生產商投資勘探開發的熱情,過低的價格也導致了天然氣需求的飆升,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天然氣需求開始大于供給,管制造成的天然氣低價對終端用戶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導致了“無氣可買”的局面,大量的工業及化工用戶被迫遷往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天然氣產區;1976-1977年之交的冬天,作為天然氣資源輸入地的美國北部地區發生了“氣荒”,由于天然氣供應短缺,數百家學校停課,9000多個工廠停產,75萬人停工或失業。 市場化初始階段: ? ? ? 1978年,國會頒布了《天然氣政策法》,開啟了逐步放開天然氣井口價格的歷程?!短烊粴庹叻ā穼⑻烊粴鈨r格按合同簽署時間和氣源類別將天然氣劃分為30多個價格類別,規定以1977年4月20日為分界點,將天然氣分為新氣與舊氣,舊氣價格仍受監管,新氣價格則可向上浮動。同時《天然氣政策法》將州內銷售天然氣納入監管,采用與跨州銷售天然氣相同的監管政策,以消除“兩個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短烊粴庹叻ā纷尣煌悇e天然氣產生了極大的價差,如1980年,美國管道公司從上游購買的最貴的十個類別氣源的天然氣均價是最便宜十個類別氣源均價的十倍。到1982年,部分解除的井口價格控制極大提高了天然氣的供給,結束了供應短缺的局面,進而出人意料的促使天然氣價格開始下跌。到1989年,美國國會頒布了《天然氣井口解除控制法》,正式解除了對天然氣井口價格的所有價格監管,美國天然氣供應蓬勃發展,出現了幾百個天然氣生產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共同銷售的局面。 ? ? ? 1985年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頒布了FERC436號令,標志著管道公司將天然氣和天然氣管輸服務捆綁銷售的壟斷時代開始走向終結。436號令要求管道公司在自愿的原則下為管道輸氣用戶提供公開準入的輸氣服務,禁止管道公司為保護自己銷售的利益區別對待客戶,以“時間優先”的方式分配輸氣能力,管道公司可與客戶在監管機構設置的最高最低限價范圍內自由協商管輸費率。FERC436號令拉開了天然氣網銷分離的序幕,但由于其仍是自愿性的法規,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天然氣市場仍需要更進一步的改革。 ? ? ? 全面市場化階段: ? ? ? 1992年FERC頒布了了636號令,強制要求涉足天然氣生產和銷售業務的管道公司將其生產和銷售板塊剝離為獨立的子公司,管道的強制性第三方公平開放也讓這些剝離出去的公司不再對第三方管道客戶具有任何的優勢。自此管道公司從壟斷性質的輸售一體化運營商,轉型成為管輸服務供應商。636號令終止了現有的將天然氣銷售和輸氣服務捆綁銷售的合同,將現有合同轉換為獨立的銷售合同以及輸氣合同。并且要求管道公司為所有客戶提供公開準入的輸氣服務,以互聯網布告欄的形式,向所有客戶平等、及時的發布的管輸能力信息。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管道容量轉讓的二級市場,讓管道用戶可以在市場上轉讓多余的管道容量。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天然氣市場化的深入,地方配氣公司客戶開始流失,地方監管機構和地方配氣公司開始實施“用戶選擇計劃”,即用戶直接向生產商或銷售商購買資源,地方配氣公司提供代輸業務。 ? ? ? 頁巖氣革命: ? ? ? 通過《天然氣政策法》、FERC436號令、FERC636號令等一系列法律法令的頒布,美國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及監管體系,建成了成熟的、極富競爭性的市場環境,使上游的中小型天然氣生產商可以充分參與市場競爭,投資能夠通過市場得到合理回報,這激發了大量中小企業投資上游勘探開發技術的熱情,最終促成了頁巖氣革命。頁巖氣產業的蓬勃發展使美國降低了能源對外依存度,從天然氣進口國一躍成為天然氣生產與出口大國。 ? ? ? 美國市場化改革經驗: ? ? ? 通過政府推動的市場化改革,美國建立了完善有效的法律與監督體系,透明高效的市場與定價機制。通過政府監管管輸價格,讓氣源價格及銷售價格由市場化競爭形成的市場機制,美國天然氣市場達成了供需平衡,滿足了各方利益,推動了天然氣產業蓬勃發展。 ? ? ? 一、天然氣市場化需要健全的法律體系和政府監管作為支撐: ? ? ? 1.頒布了天然氣市場的總體法律和監管架構。 ? ? ? 2.建立了聯邦政府、州政府兩級監管機構。 ? ? ? 3.直接監管與間接監管并存。 ? ? ? 二、管道設施信息透明化及第三方公開準入: ? ? ? 1.管道公司運銷分離不再從事天然氣銷售業務,管道信息公開發布并實施第三方公開準入 ? ? ? 2.城鎮燃氣企業通過“用戶選擇計劃”向用戶開放配氣管網開展代輸服務。 ? ? ? 三、通過市場化定價的手段保障資源的可靠供應 ?? ? ? ? 1.建立天然氣現貨\期貨交易中心。 ? ? ? ? ? 2.管網第三方準入后,貿易商的加入極大提升了市場效率。 ? ? ? 3.“管住中間,放開兩頭”,通過市場的無形之手保證供需平衡。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