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的突破!
作者:大雨
近日,據新華社報道,新疆油田大規模開發國防戰略型石油資源“稠油”,新增可采儲量2億噸,具備穩產20年的物質基礎,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
資料顯示,新疆油田超稠油油藏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擁有超稠油油藏資源量3.6億噸,是中國最大的整裝超稠油油藏。另據,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近日發布消息稱,借助“新一代淺層稠油、超稠油開發技術”,目前公司稠油累積產量已突破1億噸,新增可采儲量2億噸,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稠油是當前重要的油氣資源。
此外,環烷基含量大于50%的優質環烷基稠油僅占0.15%,被譽為石油中的“稀土”。新疆稠油環烷基含量高達69.7%,更是原油“稀土”中的極品,在世界石油探明儲量中僅占2.2%。以環烷基原油為原料,能生產75種高端化工產品,基稠油是國防軍工和重大工程建設的戰略性原材料。
新疆油田建成全國最大的稠油生產基地
上個世紀50年代,新疆油田風城油田發現超稠油藏。
2011年3月,新疆克拉瑪依油田計劃開始大規模開發超稠油油藏,彼時預計到2015年,中國最大的整裝稠油油藏——新疆克拉瑪依油田風城超稠油油田將全面建成。資料顯示,風城油田位于新疆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是國內最大的超稠油油田。
經過數年建設,2014年新疆油田公司風城油田生產超稠油248.3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整裝超稠油油田。
截至目前,新疆油田已經實現稠油上產500萬噸的工業化目標,取得重大生產實效,優質環烷基稠油國內供應份額超90%,保障了國家戰略資源持續供給。新疆油田首席技術專家錢根葆介紹,通過科技創新,強非均質高黏稠油開采成套技術已經在新疆油田大規模推廣應用,成功動用超稠油儲量1.5億噸、特稠油和稠油2.5億噸,實現平均采收率超60%,相比傳統技術提高30個百分點以上,新技術產量貢獻率超90%;環烷基低品位稠油油田開采成套技術的應用,增加了稠油可采儲量2億噸,具備穩產20年物質基礎。
風城油田作業區經理霍進說:“風城油田超稠油可采儲量極為豐富,即使每年產油300萬噸,也能穩產近20年。
我國稠油資源豐富,新疆油田稠油開發對我們具有戰略意義。根據國土資源部最近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目前我國油氣資源中80%為低品位類型。其中,超過35%的剩余石油資源分布在低滲儲層,25%為致密油和稠油。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我國致密油總資源量則超過151億噸,是原油產量的重要接替資源。新華社報道顯示,世界稠油探明儲量約為8150億噸,約占全球石油剩余儲量的70%,在全球范圍來看,稠油是重要的石油接替資源。
40億元獲得技術突破
超稠油因其黏稠又容易凝固,很難被開采出來,因而稱為“流不動的油田”,是世界公認的原油開采難題。
相比國外經典海相稠油和國內東部中深層稠油,新疆稠油儲層分布不均勻,原油粘度高,儲量品位低,開發難度大。針對這一難題,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聯合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等單位,依托國家、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歷經二十年,建立了14個先導試驗區,投入科研經費40億元,組織1600多人攻關,終于攻克多項世界級難題,創建了淺層稠油、超稠油高效開發的完整理論技術體系,形成了強非均質超稠油雙水平井SAGD、多相協同注蒸汽開發等4項關鍵稠油熱采新技術。
稠油開發技術的突破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俺碛烷_采技術的突破,相當于又增加了一個準東油田?!睖蕱|采油廠總工程師黃大勇對“石油在地質家的腦袋里”這句話感觸頗深,“一項技術往往可以決定一座油田的命運,將難采儲量轉為可采儲量”。
技術突破的同時,帶來了就業崗位。據人民網報道,稠油開采技術已推廣至塔里木、吐哈、克拉瑪依等稠油油田,為遼河油田等國內外同類油藏的開采提供了技術支撐與借鑒。正是由于技術的發展,新疆稠油開發增加油田市場服務隊伍100余支,提供就業崗位3萬余個。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