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里海兩大石油項目,多元化布局全球綜合天然氣業務,石油大鱷殼牌要退場,還是“有序轉場”?
據哈薩克斯坦能源部方面消息,包括殼牌公司在內的合資企業北里海作業公司也退出了位于里海的石油項目。
殼牌對于項目的經濟效益表示悲觀,稱這些項目“與公司在全球其他地區的業務機會相比缺乏競爭力”。
1. 削減成本轉向高附加值業務
殼牌從這兩個石油項目中退出,反映出上游行業的經營思路——大型項目讓位于回報更快的小型項目,全行業都在努力削減盈虧平衡成本,若項目在高資本支出下所體現的利潤率較低,則會被石油巨頭列入淘汰名單。
根據月初殼牌推出的公司季度展望,預測三季度公司LNG產量將會增加。LNG日產量預計在93萬桶石~96萬桶石油當量之間。
2. 全球綜合天然氣業務的多元化布局
殼牌天然氣一體化和新能源業務執行董事魏思樂表示,“我們認為天然氣的需求和消費都將保持增長?!?/p>
目前殼牌在天然氣領域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份額中占比1/4。世界上每4條天然氣運輸船就有一條屬于殼牌,其天然氣一體化業務去年利潤貢獻達到100億美元。目前殼牌已經實現了從美國出口LNG、在加拿大也有LNGCanada項目的投產,此外殼牌還在卡塔爾、阿曼、智利、秘魯、尼日利亞、幾內亞等國家也已經實現了天然氣出口。
同時,殼牌還在推進其印度LNG業務,殼牌印度業務主管普拉薩德表示,印度國內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為殼牌公司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遇,使殼牌公司不僅能在傳統能源領域擴大影響力,并為探索新能源業務打開了機會之窗。殼牌正在努力拓展印度天然氣、新能源和創新領域。
殼牌的終極目標是向電氣化轉型,因為未來全球能源結構發展的第一大趨勢是電氣化。目前,終端能源消費只有20%采用電的形式,將來電氣化的比例將達到50%-60%。
而對于石油業務,殼牌認為石油消費要到本世紀30年代才會達到峰值,目前肯定不會退場,但會更加注重投資于短周期的低成本項目,比如投資回收期十年到十五年的項目,而不是長達四十年乃至更長期限的項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