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深水崛起的風口,面對我國持續攀高的油氣對外依存度,國內石油企業如何乘著這個風口、向深水要油找氣將成為未來的熱點。
作者 | 子衿
經歷過油氣寒冬的“暴擊”,石油公司更加深諳如何通過削減成本、技術創新、縮短生產周期等舉措來重塑自己,使自己能夠在“暴擊”中愈挫愈勇,尤其是投身于深水領域的石油公司。而伴隨著行業復蘇,深水也開始了崛起。迄今為止,全球大多數重大油氣發現都位于海上,其中超過一半的重大油氣發現是深水發現。向深水和前沿地區的進軍表明,今年許多大型能源公司的勘探策略發生了轉變。
事實上,對于深水崛起,知名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也持類似的態度。近日伍德麥肯茲發布報告表示,在全球范圍內,深水產量已從1990年每天不足30萬桶油當量增長到2019年每天1030萬桶油當量,增長率達13%。全球深水行業在2019年達到了一個里程碑——這是該行業首次突破1000萬桶/天的大關。此外,伍德麥肯茲認為,未來全球深水行業將繼續增長,到2025年,深水產量預計將達到1450萬桶/天。伍德麥肯茲的研究總監 Ian Thom表示:“深水項目已經從經濟低迷中走出來,并且已經為下一階段的投資做好了準備?!?/span>
01. 全球超一半重大發現來自深水
全球知名的全球航運市場價值評估公司VesselsValue的地圖顯示,迄今為止,2019年全球重要的海上油氣發現主要在俄羅斯、塞普洛斯、南非、馬來西亞和圭亞那,且大多數重大油氣發現都位于海上,其中超過一半的重大油氣發現是深水發現。
例如,今年2月份??松梨谠谌致匪沟腉laucus-1井在4200米深水中開鉆后發現巨型天然氣田,預計儲量5萬億至8萬億立方英尺;道達爾公司今年2月份在南非莫塞爾灣地區的深水海域獲得了Brulpadda凝析油發現,預計總儲量達5.58億桶油當量;而撥得頭籌的當屬圭亞那地區,??松梨谠诠鐏喣呛I仙钏L險勘探區塊Stabroek區塊獲得了一系列大發現,可采資源量預計超過60億桶油當量……
伍德麥肯茲認為,盡管深水項目意味著項目龐大且復雜、周期長、投入高,但是對于那些愿意承擔風險的人來說是非常值得的。一般來說,深水投資的平均回報率為23%,當然也存在差異性,大概五分之一的深水資產的平均回報率低于15%。
深水和超深水項目的增長速度超過了陸地項目,到2023年,超深水油田的產量將占到全部深水油田產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增長將來自巴西、圭亞那和美國的優質深水石油資產,此外,尼日利亞、安哥拉和澳大利亞未來的深水項目也將大有可為。
02. 八大巨頭主宰全球深水市場
由于深水項目龐大且復雜、周期長、投入高,這就要求從事該領域的公司需要規模和能力來承接大型項目,同時還要有承擔必要風險的能力及意愿,因此深水仍然是行業巨頭的游戲。
根據伍德麥肯茲的數據,按深水投資組合價值排名前10的公司分別為Petrobras、Shell、Chevron、ExxonMobil、BP、Total、Equinor、Eni、PPSA以及中國海油。各大石油公司總產量中五分之一依賴于深海石油。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深水石油生產由8家公司主導,分別為Petrobras、Shell、Chevron、ExxonMobil、BP、Total、Equinor和Eni,全球最大的深水油田中有23個是由這8家石油公司主導。
由此可以看出,深水是一場資本與技術的較量。對于我國南海深水油氣開發來說,同樣如此。我國南海油氣資源總量占全國油氣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且70%蘊藏在深水領域。然而我國在南海的勘探開發主要集中在中淺層。因此,解鎖南海深水和超深水的油氣資源,還有待繼續攻克海洋石油技術難題。例如,南海深水勘探開發相關技術和裝備仍屬于世界級難題,深水油氣田水下生產系統的相關技術等。
目前,國家層面已經著手整合力量推動深水相關工作的攻關。例如,國家工信部與中國海油聯合立項“深水水下生產系統研發”項目,除了裝備國產化研究以外,還伴隨很多專項研究課題,例如井筒完整性管理、環控壓力管理、流動保障管理、隔水管分析等等。
此外,石油企業間的合作也至關重要。就在今年的4月底,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簽訂合作合同,就位于南海北部灣盆地福山凹陷和雷東凹陷的北部灣23/29區塊和北部灣24/11區塊開展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共同加強中國海上油氣區塊的開發。而隨著中國石油走向深水、追趕深水的藍圖越來越清晰,未來雙方就南海的深水油氣開發或將有更多的合作和探索。除了國內石油公司間的合作,與以上8大國際石油巨頭合作取經也不可或缺。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