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花旗集團、高盛集團和HIS海事貿易集團的消息,在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情況下,交易商們正在通過修建在岸倉庫從中謀取巨大利益。
圣露西亞的加勒比小島便成為了他們的目標,很顯然他們已經把利益的手伸向了海上囤油。
“期貨溢價”是指商品的期貨價格高于現貨價格,目前,這種交易結構正朝著有利于投資者開展海上囤油從而套利的方向發展。
?
▲墨西哥灣滿載石油的油輪
從新加坡到墨西哥灣,滿載石油的船舶成為金融危機后海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期貨溢價的擴大使本錢更高的海上囤油計策也靠近獲利拐點,從而促使交易商們在這種過剩局面中獲取利潤,這也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危機后的一大特色。
伴隨此種形勢的進一步擴大,上個月挪威大型油輪公司Frontline針對海上大量囤積原油情況開展了調查。
Clarksons Platou 證券分析師Frode Moerkedal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我們:“如果OPEC組織仍無視當前原油供給過剩并繼續過量生產,那么期貨溢價形勢將會不斷擴大?!?/span>
據IHS海事貿易分析師Andrew Scorer分析,OPEC組織產油量已超過3000萬桶/天,且這種情況已持續一年之久。
伊朗在解除制裁后加大石油產量的計劃已經嚴重威脅了供過于求的市場狀況,加劇了期貨溢價的局面,在今年第四季度我們將會看到海上囤積更多的石油。
高盛在9月11日的一份報告中稱,只要布倫特遠期曲線走向稍微再陡峭一點,套利的機遇就來了。花旗集團本月也表示,遠期溢價的擴大正在讓海上囤油策略變得越來越有利可圖。
9月23日,吉普森船舶有限公司猜測,未來三個月遠期溢價只需達到4美元,海上囤油策略就會變得可行。
近期,11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價格為2.11美元,相較于周五倫敦ICE歐洲期貨交易所的價格已算是大打折扣。
德魯里航運公司駐新德里的分析師Nikhil Jain在電話中說:“一旦伊朗原油進駐市場,那么它將會影響現貨原油的價格,這將導致期貨溢價的再次發生。而遠期溢價必要擴大到3.3美元/桶,才能使海上囤油策略奏效?!?/span>
隨著Frontline集團對儲油策略的呼吁,全球最大的超級油輪租賃公司之一的Euronav公司首席執行官Paddy Rodgers認為,預計未來四到五個月,海上囤油現象會再次出現。
據IHS的評級人員透漏,海上囤油行為的增加可能還會導致海運市場趨緊,刺激運價上漲。
據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顯示,在中東至東亞的航線上每天都要雇用大量的中東大型油輪,這致使9月25日的運價提高了0.3%,上漲至70098美元/天,但相比今年七月的峰值已是下降了26%。
彭博社調查也顯示,2015年的游輪租賃的平均價格是54112美元/天。
Clarksons表示,由于期貨溢價已導致海上石油交易占據足夠有利條件,相信海上囤油現象將大規模重返石油市場。
?
▲MSC地中海航運公司的油輪
如此高的需求也將使包括Vopak NV公司和 Kinder Morgan公司在內的世界最大郵輪公司獲利頗豐。
首席執行官Anil Sharma聲稱,GMS公司(以回收船舶而出名)的第一油船在近12個月內都在海上進行原油囤積。
據了解該船是在2014年購入的,該船是專門為中東原油客戶運送原油的,而這批貨物目前已到達遠東地區。
1992年創立GMS公司的Sharma表示:“這更像是一個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的連鎖反應甚至顛覆),這個機遇實屬難得,你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才能有幸遇到?!?/span>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