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大宗商品價格跳水和西方國家制裁等因素影響,俄羅斯經濟遭遇10多年來最嚴重的困難,一度陷入衰退。俄政府正在積極籌劃建立新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其工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俄羅斯總統普京考慮出售俄羅斯石油公司19.5%的股份,期待通過這一交易換取至少7000億盧布(約合110億美元)。一旦實施,將創俄羅斯國企私有化紀錄。
1991年蘇聯解體之時,俄羅斯國內的自由民主人士何其雄心勃勃!要把俄羅斯建設成為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俄羅斯。西方世界當時也看好俄羅斯。
然而20多年過去了了,俄羅斯怎么樣了呢?俄羅斯現在的GDP大約為1.3萬億美元,我們中國廣東省的GDP為1.2萬億美元。廣東省2016年的GDP極有可能會超過俄羅斯,換句話說,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僅僅相當于中國的一個廣東省。
有人說,那也不對呀,廣東好歹是中國最富裕的省份啊,俄羅斯人口1.46億,廣東省人口1億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呀,怎么地也是中國廣東的水平啊。
自從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急劇衰退,原因并不是蘇聯時代的計劃經濟走向了死胡同,也不是實行了自由化改革,而是在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分配不公、貪污腐化和寡頭經濟。蘇聯的計劃經濟太大了,固有資產太優質了,國有資產的流失是俄羅斯經濟走向不歸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俄羅斯的國有資產被寡頭竊取,在葉利欽時代形成了寡頭政治,就是所謂的“7寡頭議政”,這7個寡頭不得了,控制了國民經濟80%的財富,甚至可以到葉利欽的辦公室去拍桌子。
普京上臺以后,寡頭遭到整肅,7個猶太寡頭有6個都離開俄羅斯。但是呢?新的政商集團又形成了,這批新興的俄羅斯巨富,往往與普京本人有密切的關系。
俄羅斯之所以未能解決經濟改革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還是在于政治體制的局限性,決策沒有監督,總統權力過大,使得各項經濟政策無法做到集思廣益,不可避免的出現錯誤。
普京上臺以后,俄羅斯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這就是所謂的“石油福利”,普京把俄羅斯的石油收入變成福利,發放給民眾。但是,這種福利受到了國際油價的影響,油價高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就不錯,油價低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就拮據了。
自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以來,無數資源國經濟受到了重創,其中以俄羅斯尤為明顯。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筆者粗劣來看,大抵是俄羅斯政府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至于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因此俄羅斯經濟以及權益類市場與原油價格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014年以來至今,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一波嚴重的下跌,以布倫特油為例,由當時的100美元/桶左右跌至現在的45美元/桶左右。國際油價下跌,對于此前飽受歐美制裁的俄羅斯經濟又一沉重打擊。
原油價格下跌對俄羅斯造成重創,具體體現在:經濟下滑,本幣貶值,通脹高企,資金外流。經濟方面:由于油價下跌,俄羅斯GDP陷入負增長區間;匯率方面:盧布快速貶值,外匯儲備不斷下降;通脹方面:由于本幣貶值,俄羅斯月度CPI于15年一度達到17%,通貨膨脹率高居當年世界第三位,通脹高企使俄羅斯生活必需品價格飛漲,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資金方面:原油價格下跌后,外債規模不斷攀升,資金也大幅出逃。
而對于此類狀況,普京總統是愁的兩鬢斑白,千方百計想盡辦法要挽頹勢于既倒,于是乎,放任盧布貶值來挽救出口收益。 緊縮的財政政策來減少赤字。加息防止資本外流。定向投放資金解決債務問題等等方法,無所不用其極,但是似乎收效甚微,如今被逼無奈的俄羅斯終于忍不住要出手他們最大的石油公司股份。
不過,俄羅斯經濟短期內并不存在根本性風險。首先,俄金融系統狀況基本穩定。經過多年的市場洗禮,特別是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磨練后,俄金融系統已經逐漸成熟起來。在殘酷的競爭和大規模兼并重組之后,現存商業銀行在數量上雖然較以往大為縮減,但是在資產規模、資產質量和抵御風險能力等方面確實有了很大提高。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