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2030年前油氣行業發展趨勢及政策建議

? ??能源主流機構和石油公司近期相繼發布了新版能源展望:國際能源署(IEA)的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5、美國能源信息署 EIA 的 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5、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的 World Oil Outlook 、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ERI RAS)的 Global and Russian Energy Outlook to 2040,以及英國石油公司 BP 的 BP Energy Outlook 2016 Edition 、??松梨诠?ExxonMobil 的 The Outlook for Energy: A View to 2040 。無論是主流能源機構,還是大型石油公司,能源展望報告都是最重要的年度出版物之一。展望報告在分析全球經濟走勢的基礎上,對中長期全球能源市場趨勢進行了判斷。對比分析這些能源展望報告對理解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在對比這些報告異同點的基礎上,分析了 2030年前油氣行業發展趨勢的基本結論,并對我國石油公司的發展提出了相應建議。
? ? 1 主流機構與大公司展望報告的相同點
?
? ? 1.1 需求方面,以印度、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將是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增速將逐漸放緩
?
? ? 隨著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能源需求將繼續上漲,預計到 2030 年,世界能源需求將在當前的基礎上增加 30%左右。其中,OECD 國家的需求量將持續下降,轉型經濟體需求增長放緩,幾乎所有的預計增長都來自非經合組織的發展中國家。這是由于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 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并且伴隨著人們逐漸獲得現代能源服務,長期以來受到抑制的需求將得到釋放。然而,全球能源消費的預計增速遠低于近期趨勢,非經合組織亞洲國家的增速趨緩尤為明顯。這反映了以印度、中國為主的亞洲發展中國家,受工業化和電氣化驅動的能源需求迅猛增長階段即將終結。
?
? ? 1.2 交通運輸業仍是石油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工業是需求增長最快的行業
?
? ? 在過去的 30 年中,交通運輸業和石油化工業是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行業。預計到 2030 年,交通運輸業占液體燃料總需求一半以上,但由于能效提高及清潔能源替代,增速逐漸放緩。在 OECD國家,除交通運輸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石油需求量都將下降;而在發展中國家,交通運輸業將是需求增長最多的部門。在石化產業的推動下,工業是石油需求增速最快的行業。這得益于石油在工業領域相對有效的能效提升和能源替代空間,并且由于工業使用的石油 40%不是用于燃燒,所以受氣候政策的影響較小。
?
? ? 1.3 非常規油氣將在全球范圍內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產仍集中在北美
?
? ? 由于勘探開發水平的不斷發展,在全球范圍內,非常規油氣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盡管全球各地都有非常規資源,而且在非常規天然氣發展領域都非?;钴S,但勘探開發進展不同,生產仍然集中在北美地區。預計到 2030 年,北美地區的非常規資源產量將占總產量的 50%以上,北美將從凈進口地區逐漸成為凈出口地區。此外,由于中國頁巖氣產量增長強勁,在展望后期,中國對頁巖氣產量增長的貢獻最大。
?
? ? 1.4 技術經濟性和政治因素是決定油氣市場未來的關鍵因素
?
? ? 技術經濟性主要體現在常規、 非常規油氣資源開采成本方面。 目前, 北美地區頁巖氣發展較快,但是不能確定其他地區是否可以迅速復制這一方法。如果在開采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利用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油氣市場的未來也可能因此發生改變。政治因素則主要體現在西方國家對中東、北非等傳統油氣資源國家的政策和軍事、政治干預方面。自 2011 年爆發“阿拉伯之春”后,供應中斷再次成為石油市場的一個關鍵特征。利比亞全年產量的起伏很大,而敘利亞的內戰限制了產量,尼日利亞、蘇丹和也門的動亂仍在延續,伊朗的產量也受到了國際制裁的影響。地緣政治風險程度和不確定性不斷提高,意味著中期供應中斷的可能性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對地緣政治風險感知的變化也可能影響能源市場的政治選擇,進而對油氣市場的未來產生影響。
?
? ? 2 主流機構與大公司展望報告的不同點
?
? ? 2.1 內容及形式有所不同
?
? ? 將主流機構和大公司的六份展望報告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主流機構的報告內容詳盡,不僅詳細列出了情景參數和政策依據,而且提供了預測期內所有地區和所有能源品種在各種情景下的預測結果。然而,大公司的報告則以“演示文稿”的形式發布,觀點突出、內容精煉,但是缺乏對預測方法的介紹,在預測的科學依據介紹方面顯得不足。由于大公司的展望報告大多數以圖為主,預測數據沒有完全公開,所以無法將其與其他預測結果進行準確對比,也無法利用預測數據形成自己的觀點。由于展望報告背后的預測方法和模型細節對預測結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僅是控制不確定性的關鍵,也是理解能源發展趨勢的重要環節,所以提高展望的透明度十分重要。
?
? ? 2.2 情景設置及分析側重點有所不同
?
展望報告中的預測值均是基于特定情景假設下的分析結果,而情景假設差異表明了主流機構和大公司不同的分析視角。如表 1 所示,主流機構的 4 份展望報告均針對多種情景進行了預測,并詳細地列出了不同情景的參數與政策依據。以 IEA 為例,其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15》設定了 4 種不同的情景:當前政策情景、 新政策情景、 450ppm 情景和低油價情景。 IEA 特別描繪的 450ppm 情景,不僅給出了實現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目標的一種可能路線圖,而且表明了實施節能減排、減少化石能源補貼、開發替代能源政策的迫切性。事實上,IEA 的核心價值不僅僅是石油市場,而是構建在全球氣候背景下, 包括傳統和非傳統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全體能源市場體制。相比之下,兩家大公司的展望報告將分析和預測的重點放在了最可能出現的基準情景上,在此基礎上考慮能源市場存在的重大不確定性,比如經濟發展速度、各國氣候變化政策的實施情況等。
?
? ? 3 2030 年前油氣行業的發展趨勢

? ? 3.1 經濟社會發展將推動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利用更加清潔高效
?
? ? 預計到 2030 年,全球人口數量將從現在的 70 億增長到 90 億左右,經濟產出將增長一倍以上。非經合組織亞洲國家貢獻上述經濟增長的近60%,其中中國和印度是驅動增長的關鍵因素。各種能源消費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各種能源比重如圖1所示。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速達6%以上;石油仍是第一大能源,新興經濟體是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天然氣是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年均2%左右),在能源結構中將上升到與石油、煤炭同等地位。在全球就氣候變化達成更多共識的大背景下,科技進步將推動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能源結構逐漸向清潔低碳型轉變,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

? ? 3.2 世界石油市場供需總體相對寬松,國際油價低位回升企穩
?
? ? 未來 5 年,世界經濟仍處于危機后的復蘇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增長減速,石油需求難以大幅提升,基本面不支持油價大幅反彈。從長期看,預計到2030 年前后,全球石油供應大于需求的態勢仍將持續(圖 2)。國際油價相對中低位運行 ,總體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前期低位盤整,后期隨著低油價影響高成本項 目投資、供應增速回落,加之低油價刺激需求,油價也將逐步回穩。中國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重要來源,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將不斷提高。
?

? ? 3.3全球天然氣將進入黃金時代,資源供應充足、需求旺盛
?
? ? 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推動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天然氣作為橋梁能源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是支撐未來低碳經濟的核心支柱。IEA 預計,2030 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達到 5.4×10^12m3,增長 50%以上,中國、中東、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引領需求增長,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的 60%來自非常規氣。傳統的天然氣定價機制是通過與油價倒掛的方式進行,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為各方所接受的新定價機制亟待完善。從發展趨勢看,全球天然氣及LNG 貿易體系將會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大 市場價格將逐步協同化。亞洲天然氣價格有望回落,歐洲氣價以穩為主,北美天然氣穩中有升,世界天然氣價格聯動性將增強。
?
? ? 3.4 ?中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結構逐步優化
?
? ? 受經濟發展速度 、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預計到 2030 年,煤炭的主導地位將從當前的 64%降至 50%左右,石油比重保持不變,天然氣比重翻倍至 12%,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持續提高至 20%左右。我國國內石油需求增速放緩(圖 3),但仍是世界需求增長的最大推動因素,預計到2030 年前后將超過美國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 費國,進口依存度將從 60%上升到2035 年的 75%。天然氣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長(圖4),預計在 2025 年左右將超過俄羅斯成為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國。天 然氣供應將趨于多元化,國內產量在 2030 年 前年均增長 5%左右,頁巖氣產量強勁增長,2035年 將達到 1033 ×10^8m3/a。天 然氣進口依存度將超過 40%,2035 年 LNG凈進口量將達到1240 ×10^8m3/a, 超過管道天然氣 1137×10^8m3/a 的凈進口量。
?

?
?
? ? 3.5 美國、俄羅斯能源政策調整,消費國能源進口多元化更加明顯
?
? ? 美國放松了石油出口的管制政策,批準了多個 LNG 出口項目,或將于 2020年前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預計到 2020年,美國非常規氣產量將占總產量的2/3,天然氣出口量將在 2035年達到 1000 ×10^8m3 左右。由于烏克蘭事件,俄羅斯在歐洲的能源出口受到影響,開始實施油氣出口多元化。
?
? ? 預計到 2035 年,俄羅斯32%的原油和31%的天然氣將出口到亞太地區,對亞太油氣出口增長 23%??傮w來看,隨著美國能源獨立的不斷推進,全球油氣貿易流向將呈現美國收縮海外油氣需求、實現美洲自給、同時“俄羅斯—中亞—中東”地區油氣進一步向東流的趨勢,這將為中國提供更多油源和氣源選擇,中國在世界油氣市場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
?
? ? 4 ? 我國石油公司的應對策略與政策建議
?
? ? 4.1 ? 堅定油氣主業發展信心,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的準備
?
? ? 未來一段時期,油氣仍將是主導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石油公司油氣業務發展空間很大。但國際油價在中長期相對低位運行,對石油公司生產經營帶來嚴峻挑戰,要積極應對低油價。一是積極穩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大精簡機構、削減人員力度,降低運營成本,創建更高效、更適合當前規模的組織結構;二是深入準確研判當前形勢,制定基于國際化視野的發展戰略;三是加強重大項目管理,建立相對完善的最終投資決策(FID)體系,更加重視提高重大項目的交付能力,避免投資大幅超出預算;四是借力“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優質海外業務,堅持多元化并購策略,積極優化海外資產布局。
?
? ? 4.2 推進天然氣更大規模開發利用,抓緊制定基于國際化視野的天然氣發展戰略
?
? ? 在綠色低碳大背景下,提高油氣尤其是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可以有效改善大氣環境。建議我國石油公司繼續加大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堅持常規與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并舉,進一步推進天然氣更大規模的利用。在交通運輸用氣行業,提高城市加氣站業務市場占有率,積極推動天然氣動力車船項目發展;在工業用氣行業,大力推行氣電及煤改氣發展。與此同時,深入研判全球天然氣發展趨勢和國內市場形勢,順應國家油氣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管理體制,制定基于國際化視野的天然氣發展戰略;抓住俄羅斯戰略東移契機,穩步推進與俄羅斯的天然氣合作,適時進入、參與北極區、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天然氣合作開發。
?
? ? 4.3關注和發展低碳新能源業務,加快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把握市場先機
?
? ? 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我國正在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其中能源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將對石油公司業務產生直接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5 年 9 月底召開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倡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國務院辦公室在 2015 年 10 月初發布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20 年,我國將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 500 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由于現有加油站作為市政設施布點,大部分基礎設施齊全,設立充電樁條件比較成熟,建議我國大型石油公司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與自身聯系緊密的業務,加快進入新業務領域并引領相關產業發展。
?
? ? 4.4 ?加強能源發展趨勢研究
?
? ? 目前,除國際能源機構外,BP、??松梨?、埃尼、殼牌等跨國石油公司均定期發布中長期全球能源展望報告,對 2035 年甚至更長時期的全球經濟、能源發展趨勢進行情景分析,并基于此,制定不同情景下的戰略對策,一方面統一內部認識,一方面擴大影響力,引領行業發展。建議我國石油公司加強能源發展趨勢研究,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完善能源數據庫,構建中長期能源發展預測模型,提高應對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情況下的戰略適應能力;同時積極主動地發布關于能源特別是油氣行業的中長期趨勢預測分析報告,提升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