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利用能源管道在世界地緣政治棋局上縱橫捭闔
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初參加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23屆世界能源大會時,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晤。會晤后,兩國元首簽署了關于俄土合作修建連接俄羅斯和歐洲的“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協議。根據協議,將經黑海海底鋪設“土耳其流”的兩條支線,年輸氣能力都達157.5億立方米,兩條支線的竣工期限都是2019年12月。
10月26日,土耳其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部長巴拉特·阿爾巴伊拉克表示,土耳其有望2017年初開始鋪設“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由于2019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中轉運輸合同到期,俄已開始制定新方案,包括新建繞過烏克蘭的“土耳其流”項目、北溪-2號線等項目。屆時,土耳其將代替烏克蘭成為俄歐之間天然氣貿易的樞紐。俄羅斯正利用能源管道在世界地緣政治棋局上縱橫捭闔。
“土耳其流”俄土各取所需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稱,俄土天然氣管道和阿庫尤核電站項目是俄土雙邊關系正?;^程中的“關鍵”。此次“土耳其流”管道“卷土重來”正可謂俄土關系“破鏡重圓”的標志,有利于促進雙邊外交、經濟與政治關系的發展。
一是有利于加強俄土外交關系。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俄土外交一定程度上是為鞏固與提升領導人及其政黨的國內地位。應對西方壓力是俄土外交戰略的利益匯合點,埃爾多安與普京因此選擇了對外戰略協作。土耳其外交由“零問題”睦鄰政策向“寶貴孤獨”政策轉變,與普京尋求外交突圍不謀而合。土耳其原想通過加入歐盟等方式投入西方懷抱,但雙方的一系列矛盾讓土的夢想屢次落空,西方對7月土未遂政變的態度擊碎了埃爾多安的盼頭,英國脫歐、難民危機等問題降低了歐盟對土耳其的吸引力,西方對土耳其未遂政變反對派的支持將土推向俄羅斯。
俄羅斯向來善于運用能源合作等抓手復蘇與鞏固對外關系。2015年11月土擊落俄戰機凍結雙方關系后,在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斡旋協調下,俄土關系逐步恢復。從2016年6月埃爾多安向普京送出道歉信、7月未遂政變中普京聲援埃爾多安、8月雙方圣彼得堡市會晤、9月G20杭州峰會雙方親密會晤,到10月份伊斯坦布爾世界能源大會上一大波協議簽訂,俄與土漸行漸近。對普京而言,埃爾多安能夠“遠西投俄、率土歸心”,有利于俄打破西方制裁包圍,延續之前自身跳出烏克蘭圈子轉戰黑海的戰略。除了土耳其,俄還善于利用G20、金磚國家等機制為自身利益服務,作為獲取經濟發展資源、贏得國際影響力的外交平臺。
二是有利于深化俄土經濟關系。
兩國都面臨經濟發展的困境,都有加快經濟改革的需求,雙方在探索符合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上有合作空間。過去土耳其為加入歐盟,實行由IMF和世界銀行推動的經濟結構性改革,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隨著歐盟經濟疲軟、2010年左右入歐談判停滯,加上土自身的結構性矛盾,以歐盟模式為標桿的土耳其經濟發展與改革道路遭遇停滯甚至逆轉,經濟動蕩影響到政治穩定與政權穩固。對俄羅斯來說,過于依賴原材料的經濟結構、政治和行政力量對俄經濟控制的加深等體制性障礙,以及西方制裁和油氣價格下跌,導致俄經濟身陷泥淖。俄土都在通過進一步改革尋求適合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
三是有利于俄土國內政治協作。
近年來,埃爾多安政府的政治發展道路發生轉變,埃爾多安的強人型政治發展道路與普京的強國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謀而合。埃爾多安甚至揚言將議會制改為與俄羅斯類似的總統制,二者在維護國家利益、推崇民族主義方面惺惺相惜,在共同應對西方干涉領域相互扶持。普京對埃爾多安挫敗政變及之后的鞏固政權行動予以堅定的政治支持,后者頗為欣慰。由此,復活“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與阿庫尤核電站等項目就有了更多的政治意涵,也就是為鞏固雙方的政治道路對接提供經濟紐帶。
“土耳其流”管道將俄土關系牢牢捆綁在一起,雙方各得其所。土獲得能源地緣樞紐地位及與西方抗衡的資本,俄通過能源地緣政治上“開疆拓土”,也有利于擺脫國際孤立。
“土耳其流”有利于俄分化歐洲
“土耳其流”管道將加大親俄歐洲國家與反俄歐洲國家的分裂,打擊歐洲一體化進程。
過去在經互會框架內能源與經濟自主權被蘇聯牢牢控制的中東歐國家,在冷戰后變成了反俄急先鋒的“新歐洲”國家。波蘭等國家反對“土耳其流”、北溪-2等俄羅斯牽頭的繞過“新歐洲”的管道項目,原因是新建管道降低其過境國的地位,減少過境收入。
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曾致信布魯塞爾,反對北溪-2項目,指出該天然氣管道項目可能增強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嚴重削弱歐盟能源安全,并導致烏克蘭局勢不穩。但中東歐國家暫時難以擺脫能源靠俄羅斯、政治與安全靠歐美的命運。
盡管如此,俄羅斯仍把“土耳其流”項目當做替代夭折的南溪項目拉攏歐洲的工具。10月25日,俄外長拉夫羅夫會見歐洲商業協會成員時表示,在獲得歐盟落實“土耳其流”項目的明確、書面正式保證后,俄愿意把“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支線延長到歐洲。俄羅斯的算盤是,通過拋出“土耳其流”項目的誘餌,離間歐美關系,緩解西方對俄制裁壓力。
俄外長之所以強調書面的正式保證,與俄歐之間的信任赤字有關。當初歐盟信誓旦旦口頭承諾支持南溪管道,烏克蘭危機后俄歐交惡,南溪管道便被歐盟通過保加利亞暫停至今。原來希望巨大的管道項目被政治風險狙擊,口頭承諾不能保證項目落實,對歐盟心有余悸的俄羅斯因此更加謹小慎微。
事實上,俄羅斯分化歐洲的目標達到了一定效果。10月21日,在布魯塞爾的歐洲理事會秋季峰會上,歐盟成員國圍繞是否繼續制裁俄羅斯爭得面紅耳赤。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法國總統奧朗德、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都支持繼續制裁,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和希臘等國領導人則不贊成繼續制裁俄羅斯。
“土耳其流”已成俄美地緣政治博弈焦點
俄美對歐洲能源市場的爭奪由來已久。
19世紀末,為爭奪石油出口的歐洲市場,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與俄國的諾貝爾石油公司就曾掀起價格戰。
1885年11月,洛克菲勒指令歐洲代理商低價兜售成品煤油,隨后攻擊俄國煤油的質量和安全性存在問題,還收買黑幫破壞俄國公司的石油設施。
十月革命后,蘇聯一度退出與美國在歐洲市場的競爭。
冷戰時期,蘇聯重視利用能源作為離間美歐關系的外交武器。蘇聯向歐洲提供的油價比中東石油更低,美國五大石油公司不得不以降價方式與蘇聯爭奪市場。隨著蘇歐“石油換鋼管”交易的開展,1958~1962年間,西德成為蘇聯最大的鋼管供應商。而美國也不甘示弱,要求歐洲伙伴對蘇聯石油的進口額不得超過市場份額的10%,并停止向蘇聯出口大口徑輸油鋼管。
冷戰后,美國對俄歐能源貿易千方百計使絆,但苦于缺乏直接抓手,頁巖革命對美國離間俄歐能源貿易提供了新契機。但“土耳其流”管道復活無疑將損害美國在歐洲與土耳其的地緣經濟利益?!巴炼淞鳌表椖繒茐拿老驓W洲出口頁巖氣的計劃。在低油價下,美頁巖氣發展深受打擊,其在歐洲與土耳其的目標市場遭遇俄羅斯天然氣的強勢競爭,地緣經濟空間空受到擠壓。而“土耳其流”繞過親西方的烏克蘭,不利于美國通過烏克蘭對俄歐貿易施加影響。
俄美在全球地緣政治棋局上是重要的戰略對手,“土耳其流”管道可以說是雙方博弈的一個縮影。在中東、伊朗、敘利亞、烏克蘭等地緣政治熱點地區,都有俄美角力的影子。俄在敘利亞、烏克蘭問題上未能對美占據優勢,一直謀求開辟土耳其等新的戰線。而土耳其正是普京“深謀遠慮”布下的“閑棋冷子”,當初墜機事件中普京未魯莽地以牙還牙報復,而是回應暫停能源合作項目以及經濟制裁,可謂包羞忍辱、斗而不破,沒想到土國內未遂政變等突發事件加碼了俄在土耳其對美國力量的優勢?!兜聡洕侣剤蟆贩Q,俄土復活“土耳其流”的政府間協議是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再一次失敗。美國曾千方百計阻止該項目,但于事無補。
布熱津斯基在《新遠見》一書中提出維護美國霸權的戰略,其中包括拉攏俄羅斯與土耳其建立“新西方”的謀劃,但現實是殘酷的。美國在土耳其遭遇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滑鐵盧及“巧實力”失靈。敷設能源管道標志著俄土歐合作恢復,這種排斥美國的區域經濟合作不利于美國護持霸權的全球戰略。
當今世界,隨著一些國家內部經濟社會矛盾的增加,民粹主義等施政理念與方式受到更多歡迎。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最近在中國的演講也承認民粹主義在美國乃至全球的增長。而推崇民粹主義的領導人常將普京當做榜樣。
在油價下跌、經濟衰退、硬實力不振的情形下,俄羅斯要想獲得更多的國際影響力,更多的是靠軟實力與巧實力,而民粹主義成為俄羅斯軟實力與巧實力的重要來源之一。一般而言,在民粹主義盛行的地區與國家,俄羅斯比美國更能占據地緣政治較量的上風。土耳其的民粹主義加上“土耳其流”管道,成就了俄羅斯在黑海地區地緣政治影響力的上升。假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選擇反全球化與孤立主義的對外戰略,預計可為普京提供更為寬松的地緣政治環境。
版權聲明 | 作者:中央民族大學民理研究院程春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甲基橙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