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的石油生產國已采取重大措施來提高其油氣制度的吸引力,國際石油公司在重大投資方面將擁有更大的機遇和選擇。
編譯 | 白小明 子衿
長期以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特點是快速發展并使機遇最大化。國際石油公司正密切關注全球范圍內的作業活動,尋找不同類型的項目,東道國想方設法吸引這些國際投資者。
拉丁美洲也一樣,在相關東道國監管當局爭奪油氣投資時,每個國家都以某種方式解決降低其油氣行業競爭力的問題。
在從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過渡中,石油和天然氣的主導地位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石油生產國需要最大化其儲量的價值。盡管長期承受著時間周期壓力,石油公司通常會對目標國家的政治風險和監管框架進行全面分析,重點關注這些問題如何影響潛在項目的經濟性。
在這場(爭奪油氣投資的)競賽中,墨西哥似乎已經通過能源部門改革獲得了先機,以期獲得更多投資。
墨西哥的能源改革
有人可能會爭辯說,這場競賽始于2013年12月,當時一項全面的能源改革法案正式成為墨西哥的法律。幾個月后(2014年8月),9項新法律和現行法律修正案落實了2013年12月的憲法能源改革,并為墨西哥的能源行業建立了新的法律框架。
本次能源改革與以往政策的重大轉變是墨西哥允許私營公司投資本國油氣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之前,墨西哥非常聰明地借鑒了其拉丁美洲同行(競爭對手)的做法,以設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毫無疑問,墨西哥從巴西的經驗(尤其是犯下的許多錯誤)中學到了很多。
當時,巴西石油管理局(ANP)對產品分成制度下的第一輪鹽下招標結果感到失望。由于缺乏對投資者友好的規則,包括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以下簡稱“巴西國油”)作為作業公司有專屬權,只有一個財團投了標。即使是涉及極具潛力的Libra區塊的招標,政府也只獲得最低的利潤石油分成(41%/65%)。通過從這種負面經驗中汲取教訓,并比較墨西哥的改革,巴西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其監管方法,以便重新加入競爭。
巴西的反應
隨后的5年(2008年至2013年)巴西沒有進行海上油氣招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對鹽下區域進行長期研究和地球物理分析,由于油氣行業正由于無作業活動而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形成一個可預測、有吸引力和富有競爭力的市場對巴西至關重要。
從2016年年中開始,巴西對其在油氣領域采用的方法進行了重大轉變。從那時起,該國一直在推動其石油工業的進一步開放,此次改革可能比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改革更為重大,當時特許權制度成為了對外資常規開放的一部分。
新一輪的市場開放包含各種機會,包括新輪次的投標,本地化的重大變革,區塊的永久性提供,以及一項對巴西國油撤資程序的具體規定。
1.新一輪招標
經過監管調整,允許其他公司在鹽下區域擔任作業公司后,ANP啟動了第二輪、第三輪和第四輪招標。由于全新的靈活性,殼牌和挪威國油成為了鹽下作業公司。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聯邦政府獲得了93億巴西雷亞爾(24億美元)的合同簽字費,共計授出9個區域。
與鹽下招標的同時,ANP最近組織了特許權制度下的第14輪和第15輪招標。由于提前公布了招標計劃,提供了更多感興趣的區域,并制定了更靈活的本地化政策(如下所述),招標結果相當滿意且更有利可圖。
2.本地化規定
除了本地化和其他變化外,2017年11月,ANP批準了永久性提供區塊的流程,目的是通過一個差異化系統允許開發已放棄的油田(或被放棄過程中的油田)以及在以往招標中沒有被授出(或放棄)的勘探區塊。
這一舉措的創新點在于,不同規模的公司將能夠參與今后各輪次招標區塊的評估和選擇過程,但鹽下區域或其他戰略區域的油田和區塊除外。
2018年4月,ANP發布了關于永久性區塊的第一份招標協議草案,為這一新的合同制度制以及884個區塊和14個邊際區域的技術和經濟參數制定了規則。
關于評標標準,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具有勘探風險的區塊,簽約定金和最低勘探計劃將是決定性判定標準。對于邊際區域,簽約定金將是唯一的標準。
ANP已經宣布下一輪永久性區塊(也稱第二周期)將于2018年底推出,包括來自20個陸地和海上沉積盆地的1,039個區塊。
3.巴西國油的撤資程序
從過去的實踐中,巴西也學習到為了釋放未來的投資項目,市場不僅需要創新,還需要法律的確定性。為解決這一問題,聯邦政府于2018年4月頒布了第9.355 / 2018號法令(以下簡稱“法令”),建立了一項關于巴西國油轉讓勘探、開發和生產石油、天然氣和其他流體烴類資源權利的特別程序。
與20世紀90年代的巴西私有化計劃和所有招標一樣,油氣行業預計某些巴西工會將在法庭上質疑巴西國油的撤資計劃。但是,所有相關參與者都相信,高級法院可以通過推翻不利的下級法院判決來成功實施撤資計劃。
法令的主要目的包括:在巴西國油的勘探和生產組合管理中減少人為干預;確保[向巴西國油和相關投資者]轉讓程序的法律確定性;確保決定權利轉讓的決策過程的質量和完整性。
各國獨有的挑戰
對于其他拉美國家,吸引外資的競爭涉及優化地質數據。例如,烏拉圭國家石油公司(ANCAP)宣布烏拉圭在2018年4月舉行的產品分成制度下的第三輪招標無效,因為沒有公司給出17個近海區域的報價。雖然兩家公司(Tullow Oil和Azilat)提交了合格文件,他們最終沒有參與投標。由于涉及地質風險,這一結果表明公司對這些區塊的興趣正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輪次招標(2009年那輪和分別于2009年和2011年舉行的第II輪)的中標者尚未發現重大資源儲量。
未來,拉丁美洲各國之間可能會形成協同效應。正如20世紀90年代末阿根廷向智利提供天然氣一樣,阿根廷總統毛里西奧·馬克里和智利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目前正計劃恢復這一計劃。其主要原因是阿根廷Vaca Muerta頁巖區塊作業活動的預期增長。由于這個大型油氣藏遠離布宜諾斯艾利斯(需求中心),因此出口到智利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選擇。
為了應對投資者對2012年雷普索爾石油子公司YPF國有化的負面反應,阿根廷于2014年10月31日發布了新油氣法,目的是吸引投資并解決稅收、使用費和招標流程等重要議題。最近,在2018年5月在休斯頓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礦業和能源部長胡安·何塞·阿蘭古倫說,“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條件,讓投資者重新獲得對阿根廷的信任,并鼓勵他們在Vaca Muerta項目中從試驗階段進入開發階段?!?/p>
除了陸地作業活動之外,阿根廷能源和礦業部的油氣資源秘書處要求在2018年7月(海上第1輪招標)對近海區塊勘探許可進行招標,以便在2018年11月收到投標。這些舉措表明,政府不僅僅關注于非常規資源的勘探潛力。
哥倫比亞是另一個目前正在制定促進其油氣行業發展戰略的國家。經過四年的停頓,該國正在組織首次招標。本輪招標包括位于SinuSan Jacinto盆地的15個陸地區塊,將在國家油氣管理局2017年5月頒布的新法規(Acuerdo No.02)確定的條件下進行。此外,類似于巴西,哥倫比亞也打算啟動自己的永久性區塊系統,將涵蓋陸地和海上區域。
拉丁美洲的油氣生產國面臨著與美國和其他強大的生產商競爭的諸多挑戰。幸運的是,拉丁美洲的石油生產國已采取重大措施來提高其油氣制度的吸引力。最終,國際石油公司在重大投資方面將擁有更大的機遇和選擇。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