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大風大浪60余年,“中國石油”的世界姿態

大國崛起 中國在全球石油行業中的地位

作為發展中的超級大國,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也滲透到了油氣行業。雖然目前國際油價處于低位,但隨著中國國內油氣行業反腐成效的逐步顯現,以及三大國有石油公司“走出去”戰略的成功實施,中國的石油企業在全球石油業的地位和影響力必將越來越大。

中國在石油行業中扮演何種角色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近10年逐步成為全球石油的主力買家。經濟的大力發展必然加大了對能源的需求,中國對油氣的消耗量支撐著全球石油總需求量。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速仍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2016年油氣需求量的增長率為3.1%。

中國不僅是能源消耗大國,而且也是全球第4大石油生產國,2015年產量為470萬桶/天,2015年年底的商業石油儲備量為3.15億桶。

中國的石油工業發展如何

中國的石油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之后成為了以毛澤東為中央的“計劃經濟”的支柱工業,很快便在黨內、政府和企業家之間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關系網絡。值得注意的是,能源獨立的政治訴求使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大幅減少,伴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石油派系”逐漸發展壯大。

大國崛起 中國在全球石油行業中的地位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改革開放期間,能源行業也進行了改革,形成了復雜多元化的石油工業,同時也誕生了中國第一家國有石油公司。這一時期,中國對境外投資的監管有所放松,允許國際公司與當地公司合作;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10年,持續的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進一步增加,中國需要大量進口石油來滿足能源需求。

然而,中國的石油工業與政治之間長期存在瓜葛,持續受到腐敗的毒害以及外部干涉。習近平主席于2012年執政后,開始進行長期大范圍的石油行業反腐,許多關鍵人物落網。調查的附帶結果影響深遠,近幾年海外并購和收購幾乎暫停,而且由于領導更替,石油公司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當下,全球油價下跌,行業利潤大幅減少,倒逼企業進行改革,其中包括油氣進口權的開放,獨立非國有煉廠也可以申請原油進口配額。

中國在北海的業務進展如何

中國目前是北海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商,控制著一些大型油田。這得益于中海油在北海地區擁有的市場份額,中海油擁有該地區最大油田之一Buzzard油田43.2%的權益、Golden Eagle油田36.5%的權益。同時,中海油的子公司尼克森,是英國北海最大的原油生產商之一,2015年產量為32萬桶/天油當量,滿足了10%的英國能源需求。

大國崛起 中國在全球石油行業中的地位

由于前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的削減開支政策,中海油每年可獲得3.61億英鎊的稅收抵免,其2014年的納稅額為25億英鎊。

專家稱,中國正開始利用“軟實力”控制英國的石油產量,盡管油價下跌,中國還是在不斷擴大全球影響力。

還有一個事實是,中國的進口原油中,每天有2百萬桶的石油都按布倫特油價結算,如果布倫特油價每桶漲1美元,中國每年進口原油就要多花7.2億美元。因此,有足夠的利益促使中國提高該地區的原油產量,因為北海原油是影響布倫特油價的關鍵因素,中國在該地區產量越大,進口原油的花費就越少。

中國石油業的未來如何

低油價導致中國國有石油公司目前面臨著巨大壓力,企業利潤下滑,不得不放眼于國際市場。

一般而言,油氣公司面對低油價,會通過縮減產量來解決。但為了保證持續的能源安全,以及考慮到能源自給自足的重要性,中國的油氣公司一直不愿意減產。然而有報道稱,中石油和中石化前半年都在減產;中海油也表示今年可能減產5%、資本支出減少10%。雖然有快速增長的經濟作支撐,但各家石油公司都易受經濟下行的影響,需實施必要措施以保證項目的經濟性。因此,作為北海地區的新進參與者,中海油有機會與供應商合作,以提高效率及加快商業進程。

石油行業產量供應過剩,理論上給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帶來了機遇,他們可以關閉國內的成熟油田、裁減冗余的人力資源,以便更具國際競爭力。然而,這些舉措受政治因素影響可能很難落實,因為裁員將給東北省份帶來大量的失業人口,這些地方本來就深受失業的影響,而且存在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對中國來說,未來10年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需求改革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策之間找到平衡點。

大國崛起 中國在全球石油行業中的地位

基于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現的大慶油田和華中地區發現的其他常規油田,中國在90年代之前一直處于能源自給自足狀態。如今,中國的石油消費已經超過國內產量的兩倍還多,而這也使得我國不斷加大在國內外尋求石油的力度。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而到2013年時,它貢獻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增長率。據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到2040年,中國的石油產出將會達到560萬桶/天。

在這種新背景下,中國在石油問題上的一舉一動都將對全球油氣行業才生不可忽視的影響。面對機遇,我們要及時抓住,不斷提高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但是面對不可回避的環境和腐敗問題,中國還應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加大反腐力度,提升能源效率、推動車輛電氣化,加快城市化進程,以及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

來源/Io ? ? ? ? 譯者/白小明 ? ? ? ? ? ? 編輯/李倩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Linda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南開大學傳播學專業,以國際權威網站發布的新聞作為原始材料,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讓您緊跟油氣行業商業發展的步伐!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