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強強合作總能帶來質的飛躍。為了應對多變的石油格局,中國兩個舉足輕重的石油企業也開始尋求各方面的合作。
作者 | 大雨
7月6號,中石化東北油氣分公司與中石油吉林油田在長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六個方面全面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這是中石化與中石油上游板塊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東北油氣分公司與中石油吉林油田合作的意義
報道指出,兩家油氣公司將從輸氣管線建設共享共用、氣田開發、油氣開發生產工程施工、二氧化碳驅油、油田復產服務、工程工藝技術等六個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另外,雙方天然氣處理站互為備用,吉林油田天然氣“借道”東北油氣分公司管道外輸。
看似,只是一項“戰略性”合作,但是卻有著深遠的影響。要知道,自從“兩桶油”成立以來,兩家企業在“油田級別”上游板塊的合作可以稱之為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反而,“兩桶油”給業內人士更多的感覺則是各自為政,劃地相爭,分毫不讓。
由此可見,此次合作影響遠大于合作內容。這足以說明,兩家集團公司正在嘗試沖破內部禁錮,選擇走向“合作”。
話說回來,作為兩家大型國家石油企業想要在合作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不可能像是垂手拈花那么簡單。首先得要有個“試驗田”,而東北油氣分公司和吉林油田就可能充當此次合作的“試驗田”。
為什么要選擇這兩家企業?
眾所知周,吉林油田是一個開發半個世紀的老油田了。隨著低油價的突襲,吉林油田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為了走下去,吉林油田成為了中石油內部改革試點單位,走向了“改革”的前沿。2014年7月,吉林油田召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決定用3年時間,通過擴大經營自主權改革為企業發展破局開路。
同病相憐的還有中石化的東北油氣分公司。據悉,受到歷史遺留因素影響,東北油氣分公司自2008年整合重組以來連續8年未盈利。
不難看出,兩家合作的油田公司都是在集團內部不被待見的“差等生”。盡管如此,這說明了兩桶油開始了“局部”合作。?
兩桶油能否“合并”
兩桶油能否由局部合作走向全面合作,這個不得而知。不過據《石油情報周刊》的數據顯示,中國三家國家石油公司在2009年至2013年的時間里,凈買入外國石油資產達1041億美元。然而,2014年這三家中國國家石油公司成交的協議額表現不佳,只有28億美元,與過去相比相差不少。
有相關人士曾認為,在低油價時期,中國石油企業一反常態,減少了大規模購入海外資產,這既說明中國石油企業是對石油市場不明朗的觀望,也有可能是石油企業內部正在進行某種變革。
這兩年隨著央企改革的步步深入,關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的新聞甚上塵囂。曾幾何時,關于兩家企業合并一事被說的是有板有眼,嫣然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引人側目。不過,謠言止于智者,在“合并”消息滿天飛的時候,國資委出來進行了官方辟謠。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那么關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合并”之事,起于哪里呢?
2015年2月17日,據《華爾街日報》中國正考慮整合大型國有石油公司,謀求創建足以匹敵??松梨诘膰夜谲姽?,在油價處于低水平之際提高效率。該報道指出,官方經濟顧問正研究整合大型國有石油公司的可行性。并且給出了可行性的兩個方案,一個方案涉及合并中石油和中石化,另一個方案包括合并中海油和中化集團。
鑒于,2014年12月30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發布聯合公告,正式宣布雙方合并。以及,2015年5月29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分別發布公告正式宣布合并,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國電投”。兩桶油的“合并”消息也一度被認為是謀劃已久就等“官宣”的既定現實。
盡管近兩年關于了“兩桶油”合并的消息漸漸褪去,兩家企業之間的“互動”卻沒有因此而消退。有理由相信,未來兩桶油合作的空間將會更多。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