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石油美元”的歷史透視與前景展望(下)

wztt

由于油價的持續低迷,“石油美元”也呈現低迷的發展勢頭。未來國際石油市場和石油地緣政治的變化發展仍然是決定“石油美元”走向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去全球化”、氣候變化與環境安 全、新能源的發展等非傳統因素也逐漸成為影響“石油美元”未來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編輯 | 石墨

3 “石油美元”的發展前景

縱觀“石油美元”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國際石油市場以及石油地緣政治的變化等傳統因素仍然將是影響“石油美元”未來發展的主要變量。隨著非傳統因素在當今國際關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去全球化”、非傳統能源安全因素等也將對“石油美元”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3.1 世界石油心臟利益格局的持續變化將使“石油美 元”機制發生動搖

2015年,中東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087億噸,占全球總儲量的47.3%;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分別為14.124億噸、8.796億噸,都位居世界第一在整個世界石油格局中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東是世界石油的心臟,中東的石油問題依然是未來世界石油問題的關鍵,所以未來“石油美元”的發展也將受到中東石油利益格局變化的影響。

首先,近年來,中東石油輸出傳統目的地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地位開始下降,印度、中國等亞太國家的地位逐漸上升。雖然由于目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中印等新興國家對石油的需求也減緩,但是通過對比總體發展趨勢可見,未來歐、美、日等傳統市場對中東石油的需求仍然將呈現減緩的趨勢,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亞太新興市場對于中東石油仍有著巨大的需求。這種發展趨勢可能導致中東石油輸出國與新興市場國家共同進行一種新的石油計價和結算方面的制度安排,例如“石油人民幣”、“石油盧比”等,從而使雙邊石油貿易的開展更加便利和高效,同時能進一步促進雙邊石油貿易的發展。

其次,自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美元就形成了平均10年一次的升值或貶值周期,同時與全球經濟形成了很強的聯動性。一方面,這對于中東產油國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將導致中東產油國手中的“石油美元”因為全球經濟疲軟以及美元貶值而持續縮水,從而影響其國內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為刺激國內經濟發展,美元持續貶值,給中東產油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美元和全球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 勢必將導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努力嘗試擺脫“石油美元”的束縛,從而尋求一種新的計價和結算體系。例如,沙特阿拉伯已開始嘗試采用以一攬子貨幣計價的阿格斯含硫原油指數(ASCI)代替以美元計價的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

最后,中東地緣政治的變化仍然是影響“石油美元”未來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目前,沙特阿拉伯作為地區戰略支點國家的地位正在削弱。同時,伊朗雖然不是“石油美元”體系的一部分,但是隨著制裁的解除以及與美國關系的回暖,伊朗在中東和世界石油市場中的地位正在上升。對于沙特阿拉伯來說,這不僅是地緣政治上的挑戰,也是其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強有力競爭者。這種情況導致作為美國地區盟友的沙特阿拉伯認為美國不再堅守“石油美元”的交易,因為美國沒有對伊朗的崛起進行打壓。進一步來說,這可能預示著沙特阿拉伯和美國之間的交易將會出現裂縫——沙特阿拉伯可能不再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唯一的結算貨幣。

3.2 低油價周期的持續將導致“石油美元”循環鏈的終結

自2014年6月以來,國際石油市場進入了新一輪持續至今的低油價周期。為了提升油價,2016年11月30日,歐佩克達成了8年來首項減產協議,一致同意將日均原油產量減少120萬桶,約合當前產出的4.5%,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歐佩克產油國也同意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60萬桶。但是,這次減產和油價攀升或許只是曇花一現,并不能徹底改變目前油價的頹勢。因為歐佩克機制的作用已今非昔比,同時兩個因素依然非常關鍵:一是俄羅斯是否真的會將減產協議落實到實際行動?因烏克蘭危機而遭受制裁和油價下跌的疊加影響,俄羅斯國內經濟受到重創。能源是俄羅斯經濟的支柱,俄羅斯必須保證在國際石油市場中擁有一定份額,才能減輕經濟衰退帶來的壓力。二是美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美國日益崛起為一個全球能源超級大國。2014年,美國石油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才是沙特阿拉伯。在過去10年里,美國的石油產量從2006年的不到510萬桶/日上升至2015年的940萬桶/日。更為關鍵的是,在這次的石油減產協議中,產油國集體削減的石油產量僅相當于美國石油產量的1/5左右。從過去的先例來看,美國原油產量將會繼續上升,所以全球石油供應量依然很大,油價將可能繼續保持低迷的態勢,這將勢必使產油國手中的“石油美元”繼續縮水。根據高盛的預測,在未來幾年內,不斷創出新低的油價將使“石油美元”每月減少240億美元,未來三年相當于減少86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作為“石油美元”的主要組成部分的回流機制將因此終結。

自“石油美元”誕生以來,石油出口國利用出口石油獲得的“石油美元”,去購買更多的美國國債和美元計價資產,提高了其美元儲備貨幣的持有量,從而導致更高的資產價格和更多以美元計價資產的購買等,雖然這創造 了一個循環不息的美元霸權體系,但畢竟是一個良性循環。在目前國際石油市場疲軟的大背景下,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商品資源豐富的國家正在迅速降低“石油美元”的儲備。一些國家都在以創紀錄的速度消耗美元儲備,例如安哥拉,導致全球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如果油價繼續保持目前的低迷狀態,從歐洲政府債券到美國房地產的需求都會急速降低,因為石油生產國需要資金回流填補其國內預算的漏洞。這將會導致“石油美元”持續回流至石油生產國本身,出現逆回流的現象,也就是說石油生產國將從世界市場吸走流動性,而不是通過投資增加流動性?!笆兔涝钡幕亓鳈C制將因此而瓦解,“石油美元”也將喪失存在的實際意義。

3.3 非傳統能源安全因素將加速石油與美元的脫鉤

除了傳統因素外,實際上非傳統因素,尤其是非傳統能源安全因素也將對“石油美元”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有可能重塑未來能源消費格局。2015年,全世界共消費43.313億噸石油,大于煤炭(38.399億噸油當量)和天然氣(31.352億噸油當量)等能源的消費量,石油仍在整個能源消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與之相隨的是以石油為主的化石能源導致的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例,2015年,全世界共產生335.084億噸碳排放量,比2014年增長了0.1%。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 《巴黎協定》明確提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要實現這一目標,未來全世界勢必將會努力削減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的消費。

其次,雖然相對于石油等傳統能源來說,新能源在未來的能源消費格局中仍然占很小的比例,但是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核能、可再生能源以及水電為例,這三種主要能源在未來能源消費格局中將占20.3%的比例。

因此,在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以及新能源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未來石油的地位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石油美元”的基礎也將會受到沖擊,且石油與美元脫鉤的步伐將會加快。但是,無論未來能源格局如何變化,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對能源的需求仍然是一種剛性需求,能源依然是未來美元實現利益的最好抓手,在此背景下,“石油美元”將有可能朝著清潔能源或新能源的方向發展。

3.4 “去全球化”現象是“石油美元”未來面臨的新挑戰

雖然“石油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這一負面形象,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項相互依賴的國際機制,通過石油與美元將國際行為體,尤其是主權國家團結在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與金融體系中,并通過國際石油貿易促進了各國政治和經濟的相互依存關系,客觀上推動了全球化的發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全球化的發展也推動了“石油美元”的發展,“石油美元”是全球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化開始面臨全局性和內生性的停滯,特別是在西方社會內部,“去全球化”浪潮來襲?!叭ト蚧睂е聡H貿易增速顯著放緩、要素流動不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鄰為壑氣氛濃厚。尤其是2016年英國脫歐以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上任后要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PP),導致“去全球化”現象更加凸顯,這或許是作為曾經推動全球化發展和全球化的組成部分之一的“石油美元”未來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中國以及其他金磚國家,越來越多地尋求遠離以美國為首、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牽 頭的“發達國家”現狀,全球貿易將越來越多地通過雙邊安排來進行,其中就包括通過雙邊安排來開展石油貿易,試圖完全繞過“石油美元”。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以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在彼此之間進行交易,并試圖建立諸如“石油盧布”、“石油人民幣”等機制來繞過“石油美元”,這是正在發生以及將持續發生的事情。畢竟與過去相比,國際經濟秩序和能源消費格局已經發生了 很大的變化,“石油美元”也因此難以發揮曾經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總之,按照目前國際石油政治、經濟以及國際關系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判斷,未來“石油美元”的發展可能面臨諸多挑戰。必須指出的是,“石油美元”的本質在于美元而非石油,石油只不過是美元實現利益的杠桿,正如“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黃金對于美元的意義。無論今后國際石油政治和經濟發生何種變化,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美國可以不需要掌控石油,但是幾乎不可能放棄借助美元實現利益的這一手段。只不過按照“黃金美元”到“石油美元”的發展邏輯推理,美元在未來要更加具有現實意義,仍然需要借助一種杠桿,而能源依然是最好的抓手,因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任何一個國家對能源的需求都是剛性需求。同時,雖然在可預見的未來,石油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但是石油的枯竭和被取代是一種必然。也許未來“頁巖氣美元”、“乙醇美元”等將會取代“石油美元”,當然這將由未來的世界能源格局所決定。無論何種形態的能源取代石油成為美元的抓手,其與美元形成的新機制的本質依然是“黃金美元”和“石油美元”的延續和拓展。

4 結論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一部“石油美元”的發展歷史襯托出了一部國際石油市場和石油地緣政治發展的歷史。作為一項國際機制,“石油美元”體現著國際政治和經濟中的一些特點。未來如果國際關系和國際石油市場持續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可以判斷“石油美元”今后的發展將面臨許多挑戰。同時,國際關系和國際石油市場的發展總是瞬息萬變的,非常難以判斷“石油美元”今后的發展究竟會呈現何種情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今后“石油美元”依舊保持堅挺還是走向瓦解,美元的本質不會改變。能源依然是美元實現利益的最好抓手??傊?,“石油美元”形成一個由創造到流通最后回流的完整生態循環,以及石油的勘探、開發、儲運和消費都通過全球貿易和金融連成一體的十分復雜的機制,所以對于“石油美元”一直存在許多爭議,并且今后仍然是一個值得繼續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石墨
石油圈認證作者
碩士畢業于廈門大學,本科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兼具石油和新能源學習背景,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石墨(QQ:2207699246;微信13021381109)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