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有石油石化行業利潤同比增幅較大
作者 | 大雨
12月13日,法新社報道,本周二世界銀行宣布:“將在2019年后停止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貸款”。
法新社認為,世界銀行向全球油氣生產商發出強有力的信息,即金融機構正在重新評估化石燃料發展的風險。
銀行的槍口
世界銀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世界銀行集團將不再為2019年以后的石油和天然氣上游項目提供資金?!?/p>
聲明還說:“在特殊情況下,將考慮在最貧窮的國家為上游天然氣提供資金,而且該項目符合巴黎協定的承諾?!?/p>
同時,?該行還宣布:“到2020年實現其28%的貸款投向氣候行動的目標正在實現”。
對此,世界銀行行長金庸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的國際氣候峰會上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試圖為從化石燃料變暖中解放出更多的資金。此舉,意在幫助各國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限制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減排的承諾?!?/p>
另外,世界銀行行長金庸強調:“我們決心與大家合作,制定正確的政策,讓市場力量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加速行動,這是我們能夠履行兩年前的承諾的唯一途徑,并最終贏得應對氣候變化的戰斗?!?/p>
從世界銀行的措辭中,不難看出,世界銀行已經把槍口指向了油氣項目,正等待著扣動扳機的那一刻到來!
油氣的兇險?
其實,世界銀行不是“終止油氣項目融資“的始作俑者。君不見,巴黎銀行早在十月初就做出了類似大膽的決定。
今年十月,法國最大的上市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表示:“將不再與主營頁巖氣或油砂的油氣公司合作,因為銀行計劃推動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支持?!?/p>
巴黎銀行首席執行官讓-羅倫·博納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是能源領域的長期合作伙伴,我們堅決支持更可持續世界的轉型行動?!?/p>
明顯可見,兩家銀行的說辭如出一轍!
關于此事,有人會質疑的問道,我們為什么要在乎銀行的呼聲,我們應該看到油氣商的態度?
道理很簡單,銀行的魅力在于他有錢,所以他宣布的事情很有威力!
有例為證!
2013年,世界銀行宣布了停止為燃煤發電項目提供資金。
彼時,風光無兩的燃煤發電項目像是缺了鈣一樣的瞬間倒下了。見效就是那么的立竿見影!讓你瞠目結舌!
據報道,燃煤發電項目從2013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下降,并且仍在繼續下降。新增燃煤電力裝機大幅度縮減,一年縮減近50%。
于是,商業圈里出現了一種毒——世界銀行的嘴!
現實,比銀行的嘴更令石油圈擔心的是各國政府的態度!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了油氣向前發展的前景。
正在參加巴黎峰會的加拿大聯邦環境部長凱瑟琳·麥肯納(Catherine McKenna)表示:“加拿大將與世界銀行合作!“
麥肯納在接受巴黎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當然很高興看到世界銀行今天宣布這一消息?!?/p>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不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減少油氣勘探投入”的國家。
2017年,6月23日,法國能源部長Nicolas Hulot宣布:“法國將在今年秋季出臺法案,不再發放新的石油開采勘探許可?!?/p>
相比于加拿大的口頭支持,法國來的更為直接、實惠。
細細捋一捋發現,就全球范圍來看,在氣候變暖面前,“巴黎2度計劃“依然是各國政府首要的任務。
不難發現,油氣深處困境之中,正在腹背受敵!
高油價時代
所謂,物極必反!世界銀行的做法,對油氣行業來說未必是個壞事!
因為,減少投資對油價來說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什么這么說呢?
12月11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發布了《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增長趨強。
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達到3%,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長。聯合國預測,全球2018年和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也將穩定在3%左右。
經濟的增長正帶動油氣強勁需求!
相反,全球原油投資在減少!
數據顯示,石油寒冬三年里,全球油氣投資減少1萬億美元。這最終導致,近年來新的油田發現處于歷史最低水平,而很多國家的原油生產在目前的價位都難以為繼。
另外,伴隨著減產協議的執行,原油供需平衡會在2018年中期達到平衡。再加上,世界銀行對油氣上游投資的截流。
如此可見,油氣供需將會偏向另一個極端。
屆時,150美元/桶的高油價時代將會到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