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油價暴跌:對美國經濟是福還是禍?

油價暴跌:對美國經濟是福還是禍?

通常低油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推動美國經濟的發展。然而,過去兩年間油價的下跌對美國的整體經濟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令人擔憂。目前美國并不能從當前的低油價中獲益。

一般來說,油價下跌時,消費者在汽油上的花費減少,從而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購買其他產品,這是對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油價上漲時,消費者可支配收入減少,人們在汽車、餐飲、娛樂和服飾方面的消費也會隨之降低。

在美國,擁有一輛燃料消耗量為20-25MPG汽車的普通家庭每年的出行距離差不多為1.5萬英里。如果汽油價格為3.80美元/加侖,那么他們每年在汽油上的支出為2280~2850美元,但是當汽油價格降到1.80美元/加侖時,那么一個家庭購買汽油的年均支出為1200~1500美元,節省了一半以上的費用。假設美國普通家庭年均收入為5.5萬美元左右,那么油價的降低將會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石油圈原創,石油圈公眾號:oilsns

能源和燃料價格的下降將會導致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的降低,我們發現除了汽油便宜之外,其他的很多商品也會便宜許多,比如說牛奶、啤酒、電子產品和衣服等。

然而這次的油價崩跌卻有所不同。如今,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這就意味著低油價會對美國國內的油氣生產商以及它們所在的地方產生負面影響。

油氣行業對美國經濟已不可或缺

低油價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觀點是基于美國是一個石油凈進口國的這樣一個前提條件。換言之,目前美國并不能從當前的低油價中獲益。石油圈原創,石油圈公眾號:oilsns

過去10年間,美國的油氣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北達科他州的石油產量已經超過了阿拉斯加州。再加上壓裂技術使天然氣行業迎來爆炸性增長,美國現在的石油產量已經遠超其國內的消耗量,并且他們在天然氣使用方面已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

當能源價格降低時,石油公司不再投資擴張、生產停滯、被迫裁員,那些嚴重依賴油氣行業的地區狀況會非常艱難。這并不是在夸大其后果,而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了。近期像斯倫貝謝和哈里伯頓這樣的油服公司正是因為油價下跌已裁掉了25%的員工。

這些裁員和失業所帶來的影響并不僅限于油氣行業,同時也包括那些向石油企業出售設備和工具的服務廠商。失業潮也會對房產、汽車、餐飲和娛樂行業產生影響,因為失業人員在這些方面的消費能力會大不如前。在美國,有超過1千萬的工作崗位與油氣行業有關系。

當前的低油價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從低油價中獲益,但蕭條的石油行業卻讓人感到陣陣寒意。雖然低油價能為人們節省很多支出,但鉆井作業投資的減少會導致石油公司日常支出減少并使員工數量減少,因此總的來說低油價會對美國經濟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這種影響存在空間上的不均衡性,像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這些在經濟上對油氣行業依賴性較低的地區,會從低油價中獲益。而像德克薩斯、美國北達科他以及阿拉斯基這些對油氣行業依賴性較高的地區,則成為低油價的受害者。在2014年,美國50個州的就業率無一例外全部增加。但是對于德克薩斯、路易斯安、懷俄明和北達科他州來說,當前的低油價卻在威脅著這些地區的就業,甚至導致經濟蕭條。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石油生產國都在開足馬力生產石油。2014年,大量的原油過剩迫使國際油價從100美元/桶跌至30美元/桶以下。由于石油公司原油的成本大約為50美元/桶,當前的低油價使得這些公司的現金儲備急劇減少。

套期保值該發揮作用了

盡管石油行業已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但是銀行和商品交易員曾經做的賭注也許會火上澆油。

買家和賣家利用期貨市場來降低價格波動的風險。商品的買家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期貨合約(也叫做套期保值),多做他們即將購買的商品。石油圈原創,石油圈公眾號:oilsns

這就像購買汽車保險。你希望能夠在遇到事故的時候獲得保險費,而保險公司卻寄希望于你不會遇到事故。如果你在事故中獲得了賠償,那么你的損失就得到了彌補;如果你沒有遇到事故,保險費依然在保險公司手中。不管什么情況,保險費都不會使你的總財富增加,但卻能解決你的后顧之憂。

買家所購買的期貨合約本質上就和購買保險是一樣的,用期貨合約來應對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損失。如果油價上漲,買家會從期貨頭寸中獲益。如果油價低于期貨合約中的價格,他們也不會有什么損失。

石油公司也會采用類似的方式賣期保值(而不是買期)的方式以特定的價格購買期貨合約。比如說,一個石油公司以60美元的價格購買期貨合約,即使將來油價下跌,公司也能通過期貨合約對沖風險。

大部分石油公司通常會購買未來1~2年的期貨合約。這就意味著在合約到期之前,石油公司仍然能從每桶原油中獲得50~60美元。正是由于套期保值的存在,石油行業在油價暴跌中受到的損失才減少了許多。

當油價徘徊在35美元/桶的時候,誰來承擔套期保值所帶來的損失?事實上,石油公司將自己的損失轉嫁到了當初賣給他們合同的交易員的身上。石油圈原創,石油圈公眾號:oilsns

但是,套期保值通常都是短期的,一般不會超過1~2年,而且許多合同即將到期。由于大部分石油公司套期保值合約都沒有超過1~2年,他們現在很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損失。因為石油生產成本遠高于現貨價格和短期期貨價格,石油公司已經失去了套期保值合約這一把保護傘。

許多美國石油公司也出售天然氣,然而同原油過剩相同,天然氣供應充足且價格低廉,盈利壓力巨大。

銀行也坐不住了

石油公司財政狀況堪憂,銀行也難以獨善其身。

與本世紀之初的房地產業繁榮類似,沒有人會想到油價會經歷如此久的暴跌。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隨著油價上升到了100美元以上,銀行就開始投資相對比較安全的石油行業。

隨后,銀行向石油公司發放了數以千億的貸款,用以投資美國國內石油基礎設施的建設。

然而現實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油價持續保持低位,隨著套期保值合約到期,銀行會因石油行業嚴重的債務危機而遭受多大的損失呢?這次石油危機又與當初的房地產危機有何不同?

有幾家金融機構已經為消除這次危機的影響建立了儲備資金。不久前,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為即將到來的石油業債務危機預留了額外25億美元的資金。從全球范圍來說,低油價會讓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承受巨大壓力,有可能迫使這些國家進行政治改革。但是低油價對于美國國內經濟來說,弊大于利。

當我們因汽油價格降低而歡呼雀躍的時候,不要忘了低油價會帶來我們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

作者/W. Rocky Newman & John R. Bowblis ?譯者/于曉林 ?編輯/Wang Yue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