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君子蘭
日前,石油圈報道了李嘉誠600億收購澳大利亞最大天然氣管道公司APA,如果此次收購成功,李嘉誠家族將掌控澳大利亞天然氣供應的半壁江山。作為投資界的神話和能源大佬之一,李嘉誠家族在天然氣領域的投資再次給天然氣行業投資增加了信心。
天然氣作為從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清潔橋梁,在化石燃料中展現出了良好的長期增長前景。這回,道達爾的大膽預測和行動,以及國際能源署(IEA)等權威機構更是給天然氣行業發展打下了一劑強心針。
天然氣需求遠超石油
根據美國能源署(EIA)的數據,到2050年,全球天然氣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5%,而原油的增長率僅為0.7%。如果說李嘉誠家族的天然氣布局和EIA的數據預測都不足以說明的話,那么國際油氣巨頭“不謀而合”的預測不得不讓人重新思考。
法國油氣巨頭道達爾預計,未來20年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增長速度將遠快于原油市場。根據路透社的報道,本周一法國油氣巨頭道達爾首席執行官 Patrick Pouyanne表示,道達爾預測,在未來20年里,天然氣的消費量將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而石油則為1%到1.5%。
此外,在BP和??松梨诜謩e發布的各自最新版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兩份報告均一致認為,到2040年天然氣將與石油共同統領世界能源版圖的“半壁江山”。
“我們看到市場增長迅速,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總體能源需求?!?,“我們不認為可再生能源對天然氣構成威脅?!睆娜蜃畲笠夯烊粴馍a商殼牌公司負責天然氣交易的執行副總裁Steve Hill的言語中,我們也看到殼牌對天然氣的雄心。就在今年的 “能源達沃斯”——劍橋能源周(CERAWeek)上,殼牌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就表示,在其石油和天然氣產品組合中,殼牌可能將其天然氣產量占比從50%增加到75%。
在各項預測中,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預測結果更為樂觀。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盡管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可能在2022年之前供應充足,但從2023年起,其需求量每年將增長4%至7%。
能源投資轉向天然氣
根據DNV GL 2018年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前景研究報告,人們對天然氣的信心正在增長。在接受DNV GL調查的813位資深業內人士中,絕大多數人(86%)認為,天然氣將在未來十年在全球能源結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一比例高于去年的77%。近三分之二(64%)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領導人預計將在2018年增加或維持天然氣項目上的支出,認為天然氣將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取代石油,成為世界主要能源。
而在天然氣布局上,國際油氣巨頭早就開始了。截止2016年年底,世界排名前六位的國際油氣公司,除了道達爾油氣比例約為50%之外,其他公司的天然氣比重均超過了石油。如今,道達爾也即將改變了,未來20年道達爾的天然氣項目數量預計超過其石油項目。
就在今年7月份,道達爾將完成對Engie SA液化天然氣資產的收購,這筆收購使得道達爾成為僅次于殼牌的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商。道達爾首席執行官 Patrick Pouyanne表示,受亞洲市場對清潔燃料的高需求推動,未來20年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增長速度將遠快于原油市場,而這一前景支撐了道達爾近期將在該領域進行大筆投資。Patrick Pouyanne介紹,道達爾正投資于整個天然氣產業鏈,從天然氣生產到液化進行海外運輸,再到電力和運輸的燃料銷售等。由此,我們就能更好理解了道達爾收購法國公用事業公司Direct Energie,垂直整合其天然氣業務,以提供更好的回報。
殼牌作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商,其在天然氣上的布局就更不用多說了。耗資140億美元打造 “序曲”項目,未來25年將從海底氣井中開采天然氣,向世界各地運輸; 5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BG天然氣資產……
BP也在著手天然氣擴張。預計到2020年,在其石油天然氣產品組合中,60%為天然氣,40%為石油。BP首席財務官Brian Gilvary介紹,在2017年,BP7個主要項目中有6個是天然氣項目。在BP 2017—2021年將要投產的16個新項目中,有12個與天然氣有關。
經歷了過去糟糕的五年,??松梨谝矝]有停滯不前。如今液化天然氣成為其重建上游資產組合戰略的核心部分。2017年??松梨诟且?8億美元的價格從意大利埃尼(Eni SpA)購入莫桑比克天然氣項目25%股份。在美國、卡塔爾、莫桑比克和巴布新幾內亞等液化天然氣出口國,??松梨诙加写罅康奶烊粴鈽I務。其中,巴布亞新幾內亞和莫桑比克的兩個大型項目是其未來十年全球5大核心項目的一部分。
天然氣未來,中國“定乾坤”
本周二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受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的天然氣消費激增的推動,全球天然氣需求將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到2023年將達到4.1萬億立方米左右。
IEA高級天然氣分析師Jean-Baptiste Dubreuil表示:“天然氣形勢相當明朗”。同時,IEA認為,中國是未來幾年全球天然氣市場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根據IEA最新的年度天然氣報告,2017年中國天然氣市場以15%的速度增長,未來五年中國的天然氣市場平均增長率預計將達到8%!
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中國天然氣進口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通過遠洋油輪和管道進口天然氣741萬噸,2018年的進口總量達到3490萬噸。相比之下,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日本的天然氣進口量略低于3450萬噸。
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已經上升,并在繼續上升。為確保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性,中國正在越來越強調本國天然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經歷了2017年的氣荒之后??上驳氖?,在歷經長達4年的籌備,中國第一個自營深水海上氣田——中海油陵水17-2大氣田終于正式進入開發建設階段了,預計在2020年實現投產。而“中國第一個自營深水海上氣田”則意味著中國在進軍南海油這一巨大而又“難啃”的油氣寶藏的征途上,開創新的局面!
除了強調本國天然氣的重要性外,確保能源獨立性的另一種方法則是使天然氣進口渠道多樣化。2007年,中國的天然氣進口主要來自4個國家,如今有26個國家向中國供應天然氣。2017年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是土庫曼斯坦(36%),澳大利亞(25%),卡塔爾(11%),馬來西亞(6%)和印度尼西亞(4%)。中國希望通過多種合同結構從多個國家跨越多種運輸方式和路線,將天然氣引入中國各個區域市場。而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2019年貫通,必然將大大增加氣態天然氣的進口力度,屆時,中亞、中緬、中俄分別自西北、西南、東南向中國供應天然氣,增加了我國的能源安全。
在持續的經濟增長和遏制空氣污染等政策支持的推動下,IEA預計中國在2017年至2023年間占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增長的37%,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
如果說,未來油氣巨頭的命運已經越來越多地與天然氣綁定在一起,那么未來世界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將更多地與中國市場發展綁定在一起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