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預計未來三年國內原油產量將繼續下降,三桶油開發重心回歸國內迫在眉睫

003

油田產量下跌!

作者 | 大雨

日前,國際能源署(IEA)在報告中預測,中國石油產量下滑趨勢已難以逆轉,到2022年或將降至380萬桶/日。

國家統計局在1月2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盡管2018年12月中國原油產量增長1.85%至386萬桶/日,但中國去年的原油產量已下降了1.3%至1.89億噸,相當于每天下降約380萬桶。這一數據也是自2016年跌破2萬億噸后,中國原油產量數據的“三連跌”。

盡管在最后一個季度,各大石油公司使勁渾身解數,也未能讓油田數據顯得漂亮。

毋庸置疑,2018年我國的石油公司忙的不可開膠,有些熱點地區簡直稱得上是“紅紅火火”。不過,即便是這樣,2018年我國油田的產油量還未及格。

中國油企壓力山大?

眾所周知,我國油田的產油量的及格線是2億噸,及格線即所謂的底線,即至少要有2億噸原油自給能力。這條底線也是石油安全的紅線,可2018年我國油田的產油量僅有1.89億噸,下滑幅度空前。

我國國內油田原油產量下降已成為趨勢。

具體來看,中石油在2017年將資本支出增加了30億美元至228億美元。2018年又將資本支出增加到空前狀態,但卻依然降低其國內原油產量。數據顯示,我國國內原油產量已然從2016年的209萬桶/日降至當前200萬桶/日。

產量下跌的不僅只有中石油一家,中石化和中海油也是如此。一項來自媒體統計數據顯示,中石化在2017年將原油產量下降6萬桶/日,中海油同年的油氣產量也下調了約5%。

與產量下跌相對應的是我國石油對外依存逐年攀升。

據海關總署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全年原油進口同比增長10.1%,至4.62億噸。這使得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9.8%。

另據IEA的報告預計,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在2016年至2022年間將依舊保持著年均2.4%的速度增長,約凈增長180萬桶/日。換句話說,在國內油田產量下跌的同時,未來四年我國的石油進口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IEA預計,2022年中國的原油凈進口量有望達到950萬桶/日,僅次于美國在21世紀初創下的1000萬桶/日的歷史紀錄。也就是說,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還將保持上升的趨勢。

中國油企的壓力可想而知。

技術成為首要重點

在如此背景下,技術是解決我國國內原油開采的首要密匙。

盡管油田產油數據有些“不堪”,仍無法改變我國在世界石油工業領域創造一個奇跡。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以占世界1.5%的石油探明儲量貢獻了占世界4.4%的石油產量??梢哉f,中國創造了一項石油行業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讓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中國震撼”背后,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洪荒之力”。這足以說明,中國石油公司的努力和勤奮。同時,數字的背后也說明我國油氣勘探開發呈現的高難度。

一組數據,更直觀的解釋了我國石油勘探今后面臨的殘酷現實。

據中石油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已探明石油儲量中,低滲、超低滲儲量占70%,低豐度儲量占90%以上,整體進入低品位資源勘探階段。

從資源看,我國雖然石油資源豐富,可采資源量301億噸,資源探明率剛過30%。但不利條件是,儲量品質越來越差。重點是,在當前技術等條件下,有近6000萬噸的不經濟產量,80億噸難動用儲量。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宋新民認為,沒有新建能力的補充和廉價的提高采收率等技術保障,上游油氣業務發展就難以為繼。當然,從另一方面看,若出現技術和體制機制的重大突破,就能打開國內增產空間。

由此來看,技術發展將成為未來幾年石油行業重點扶持的不二之選,也將成為石油企業的重點項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大雨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