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四個不起眼的安全地帶地下有60個巖鹽井,儲存著7億桶石油,構成了美國龐大的“戰略石油儲備”(SPR)。
該設施建于40年前,如今,大規模石油儲存設施遍布世界各地。實際上,許多國家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這種設施,更多國家正在計劃中。那么為什么這些國家都喜歡把石油藏在地下呢?
可以從1973年的能源危機中找到答案。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阿拉伯石油出口國切斷了對西方國家的石油供應,造成全球油價飆升。
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美國加油站實行汽油配給制,加油站不時斷糧。由于擔心車內汽油被偷走,有人甚至拿槍保護汽車。
?
幾年后,美國開始建立SPR,挖地洞裝原油。一旦石油供應遭受嚴重破壞,美國可以在漲價大潮中售賣儲備的石油,緩解全球市場壓力。
某政府網站宣稱:“超大規模的石油儲備有效緩解了石油進口量銳減的壓力,是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边@是一個機智且高成本的辦法,今年,SPR維護費用預算為2億美元。
美國能源部經費管理負責人Bob Corbin 解釋,“所有儲存點都位于鹽巖地帶,原油與鹽份性質不相容,不會混合和分解,是非常合適的儲存地?!?/span>
在美國海岸警衛部隊工作了22年的Bob Corbin 對這四個從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魯日延伸到德克薩斯州自由港小城附近的儲存點很滿意,把這些巨大的巖鹽儲存室親切地稱作“我的洞穴”,“這些儲藏點令人印象深刻?!?/span>
不過,從地面上只能看見一些井眼和管道。井眼深入地下數千英尺的巖鹽井,通過高壓注水可以取回石油。
Corbin說,管理這些設施是一項獨特的挑戰。例如,鹽井并不十分穩定,有時,隔板或頂板破損造成機械損壞,必須小心更換。工人們不可能像鉆探油井那樣進入儲存室中,只能通過遙控操作。
不過,借助特殊工具可窺見儲存室真實面貌。Corbin說,“當儲存室空著時,通過定期拍攝聲納圖像就可以看到儲存室的三維圖像。有些儲存室的輪廓比較有趣,其中一個儲存室像一個巨大的飛碟?!?/span>
戰略石油儲備曾幫美國化解困局。例如,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在中東的石油分布點遭到破壞。再如,2005年卡特麗娜颶風登陸24小時內,應急油申請就即刻得到了批準。
?
全球庫存?
?
美國不是唯一投入巨資建設戰略石油儲備的國家。日本有一系列儲藏點,有超過5億桶石油儲存在地面上的大油罐里。
例如,位于志布志的儲藏點在近海處。2011年地震和海嘯襲擊日本后,國內呼吁擴大戰略石油儲備,以防將來自然災害再次阻斷石油供給。
?
國際能源機構(IEA)監督大部分國家的石油儲備情況。IEA應急政策部主任Martin Young說:“與IEA簽署合作協議的國家需要履行許多義務,其中的重要義務之一就是石油儲備量應等同于該國90天的進口量?!?/span>
但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地下鹽井,也不是所有國家面積都足夠大到可專門為SPR建設倉儲設施。如英國,以上兩點均不具備。Young解釋說:“英國石油企業除了為自身儲備石油外,還有義務為國家儲備石油?!逼髽I將國家戰略儲備石油留存起來,如有需要,政府可馬上獲取。
印度和中國都不是IEA成員國,近年來,兩國已投入資金建設各自的SPR。尤其是中國目標遠大,建設了多樣化的存儲點,最終計劃是國家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量之和與美國差不多。
中國沒有鹽井,不得不選擇更昂貴的地面油罐儲存。谷歌地圖和衛星照片上很容易發現這些地方,它們是一排大白圓點。其中之一是鎮海儲存點,目前滿容量儲存著33億桶石油。幾年前,Young參觀了這個地方,“它非常大,有許多石油罐,旁邊坐落著幾個煉油廠?!?br />
里昂證券投資集團油氣分析師Narongpand Lisapahanya說,中國投資建設SPR的唯一目的是想被國際社會視作為超級大國。他笑著說,“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有戰略石油儲備?!?/span>
當全球都忙著建設戰略石油儲備時,沒有戰略石油儲備的現代超級大國是不完整的。有人擔心,非IEA成員國會利用合適時機拋售石油儲備,從而操縱全球石油價格。
當然,建設SPR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減輕油價飆升的壓力。美國能源部Carmine Difiglio解釋說:“1975年,美國施行戰略石油儲備的目的是在國內石油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時保護美國經濟,今天依然如此?!?/span>
但是,戰略石油儲備在保護經濟和操縱市場二者之間必須涇渭分明。對于這一點,Martin Young 強調:“石油儲備不是為了管制價格,而是在石油供應中斷時彌補市場短缺?!?/span>
?
長期以來,對于如何使用戰略石油儲備的意見并不一致。有些人認為,釋放戰略儲備更具侵略性,而其他人則質疑美國能否充分利用好價值約435億美元的戰略儲備。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Sarah Ladislaw說,“對于有些人來說,7億桶石油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錢罐?!?/span>
不過,沒有人支持美國或其他國家從根本上改變SPR的使用方式。各國政府和IEA應在緊急狀況或供應緊張局面出現時,明確有效釋放戰略儲備的相關規劃。甚至有專業公司幫助做這類規劃,如EnSys已開發出一種復雜的計算機模型模擬石油行業未來的價格波動。
由此,關于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管理中心給當地煉油廠配備石油的時機和原因,EnSys可以給出專家建議。EnSys首席執行官Martin Tallett解釋說,計算危機中進口石油的短缺量和緩解短缺應釋放的戰略儲備量是一個數字游戲。
Tallett說,“我們只是從數字上進行技術解讀,不會在危機的背后原因也就是地緣政治陰謀上浪費時間?!?/span>
政府和能源業依然選擇未雨綢繆,戰略石油儲備量只會越來越大。很明顯,所有國家都相信這是明智的投資。
在未來的危機中,即使準備充分,仍有可能無法迅速足額地分配戰略石油儲備。歷史會重演嗎?Tallett說,“我不想猜測會不會重演,因為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span>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