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九張圖帶你一覽BP 2016能源年鑒全貌

九張圖帶你一覽BP 2016能源年鑒全貌

近日,BP發布了最新的2016世界能源統計年鑒,該年鑒著重強調了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的巨大變化以及對能源價格、全球燃料結構和二氧化碳排放產生的深遠影響。石油圈以統計年鑒為基礎,通過9張統計圖表為您帶來最全面的世界能源分析。

2015年,石油、核能、水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產量全部實現增長,只有煤炭產量下降了4%,經歷了近幾年最大的降幅。但是,CO2排放量仍然增長了0.1%。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德國、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愛爾蘭這些國家去年的CO2排放量全部呈增加趨勢。

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燃料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仍舊漲勢迅猛,但只占全球能源總量的2.8%,這不包括只在發展中國家使用的生物燃料,化石燃料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能源。2015年,化石燃料使用量占主要能源的86.1%,而這一數字在2000年為86.8%。

2016年6月8日,BP發布了最新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下面我們將通過9張圖表對全球能源產量趨勢和CO2排放量進行了全面的闡述。這份年鑒給出了各種主要能源種類自1965年以來的年均產量變化趨勢。為了方便對比,以下所有能源產量的單位均使用“百萬噸石油當量”。

1

2015年全球石油產量增長了3.2%,而產量增長的原因恰恰是油價的暴跌(圖1)。整個石油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美國石油產量增長了8.5%,巴西增長了7.9%,英國增長了13.4%,沙特阿拉伯增長了8.5%,伊拉克增長了22.9%。另一方面,秘魯石油產量減少了11.1%,敘利亞減少了18.2%,也門減少了67.8%,利比亞減少了13.4%,蘇丹減少了12.3%,突尼斯減少了14.1%,澳大利亞減少了10.9%。而這些數字背后暗含著美國和北約外交政策的全面失敗。

2

隨著天然氣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全球天然氣產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圖2)。其中有幾組數據十分值得注意。由于荷蘭Groningen氣田發生地震及地層下陷,導致該氣田產量降低,進而造成荷蘭天然氣產量降低。荷蘭天然氣是歐洲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委內瑞拉的天然氣產量增加了13.2%,因此,現在說委內瑞拉的能源行業即將崩潰還為時尚早。孟加拉國的天然氣產量增加了12.2%,因該國繼續加大對大型天然氣田的開發力度。

3

煤炭產量似乎頂峰已過,至少短期內是如此(圖3)。煤炭產量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第二,為了降低CO2排放量,全世界正在逐步淘汰煤炭能源。去年,全球煤炭產量降低了4%。只有俄羅斯的煤炭產量增長了4.5%。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煤炭產量均降低了10%以上。而作為最大產煤國的中國,其煤炭產量下降了2%。

4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核能產量再次回到了上行通道。目前在建核電站的核電裝機容量高達69 GW,這就意味著核能的增長趨勢還將繼續(圖4)。其中,核能增速最快的國家為中國和印度,其增速分別為28.9%和9.5%。而比利時、德國、瑞典和瑞士的核能產量均出現下降。

5

2015年全球水能產量增長了1%(圖5)。但是,由于各地區降雨量難以準確獲取,因此各個國家的具體水能產量增速數據并不十分準確。據估計,土耳其的水能產量增加了64.6%,印度尼西亞增加了5.9%,中國增加了5%。

6

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燃料。盡管其他可再生能源產量2015年15.2%的增速低于2011年20%的增速,但是增長趨勢依舊十分迅猛(圖6)。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產量增速為48.3百萬噸石油當量,而石油產量增加了133.2噸,天然氣增加了69.3百萬噸石油當量,煤炭產量降低了158.8百萬噸石油當量。

7

由于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領域逐漸取代煤炭,以及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在過去5年間,全球CO2排放量增速已經開始下降(圖7)。其中,德國CO2排放量增加了0.8%,奧地利增加了3.6%,葡萄牙增加了7.6%,西班牙增加了6.8%,意大利增加了5.1%,愛爾蘭增加了5.4%,中國降低了0.1%。

8

全球主要能源產量似乎正在放緩,這很可能是受到中國經濟轉型的影響?;剂险?015年全球能源總產量的86.1%,略低于2000年的86.8%,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種能源(圖8)。

9

盡管可再生能源增速明顯,但是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仍然顯得無關緊要。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產量占全球能源總產量的2.8%,略高于2014年的2.4%(圖9)。

總之,由于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反彈,公眾尤為關注石油以及其他化石能源儲量的最新數據。從全球化石儲量來看,石油、天然氣、煤炭儲量豐富,尤其是煤炭儲采比達到114年;而是石油、天然氣的儲采比也分別達到50.7年和52.8年,并無資源“耗盡”壓力。公眾可以少一些對能源短缺的擔憂,而對中國而言,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已降至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同時仍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增長市場。

作者/Euan Mearns ? ? ?譯者/張強 ? ? ? 編輯/Wang Yue?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甲基橙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