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頁巖儲層老直井復活方案嘗試

頁巖儲層老直井復活方案嘗試

阿根廷西部的Vaca Muerta (VM)頁巖儲層是南美最具增產潛力的儲層之一。然而Neuquina盆地當前多數直井的完井方式并不適用于頁巖儲層改造,因此無法進行VM頁巖儲層的評價工作。文章以一口1974年的VM頁巖儲層段為主的老井為例,對其進行壓裂改造,以測試其不同產層改造后的產能,以期為該地區老井復活方案提供指導性的建議。

Vaca Muerta (VM)頁巖儲層主要包括三個主力油層:Los Molles、Tordillo以及Lajas層,該區塊北部是主要產油區,也就是著名的Agua del Cajón區塊。Agua del Cajón油氣區的VM儲層主要由泥巖以及少量粒泥狀灰巖構成。

最高溫度和采油指數表明,該地區中部和北部的儲層段正處于生油窗中,而向南則為早期的生油窗或發育不全的儲層。在該油氣區的勘探開發史上,有兩個獨立的油氣區,位于中部的天然氣區塊(El Salitral目前處于全力開采中)和北部區塊(Agua del Cajón),這兩個區塊的鉆探作業起始于上世紀7、80年代。到了上世紀90年代,該區塊完成了二次采油作業。北部區塊大約有30口井,其經濟可采儲量已消耗殆盡。石油圈原創www.h29736.cn

第1階段-調研

最初,在該區塊的30口井中,其中22口井可以正常生產,但只有11口井在VM儲層段具有較好的固井質量。這些井都存在一個主要問題,它們當初的設計并不能滿足頁巖儲層完井作業所需壓力規格的要求,而且采用的技術落后、井眼軌跡也比較復雜。前期計劃對其中三口井(A、B、C井)進行評價,主要根據儲層特征、井況以及后勤作業情況來選擇候選井。

第1階段-前期計劃

對每口井的情況進行總結,包括主要目標、預期結果以及相關的特性曲線。為了使每口井都能夠正常生產,因此有必要對每口井進行調整。由于試驗井效果較好,隨后決定對整個VM儲層段的開發進行調整,即實現該儲層段老井的有效開發。石油圈原創www.h29736.cn

第2階段-完井新方案可行性

為了實現新完井方案的目標,決定采用水力噴射與定向射孔結合的完井方式,采用轉向支撐劑段塞(HPAP-PPD)充填環空。利用候選井來對新完井方案(D井)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由于該井沒有一套完整的裸眼測井數據,因此只能采用C井中使用過的方法(含有校準裝置)。該井的井眼軌跡與先前案例中的類似,并在Quintuco層段(在VM儲層之上)進行了射孔作業。此外,還需要對射孔段和井口進行預處理。

第2階段-膨脹式封隔器的設計

為改善井況,需要采用大尺寸內徑的封隔器以便給連接在連續油管上的底部鉆具組合留一個通道。通過采用當前技術(膨脹封隔器)來滿足新型非常規應用。

調整井前期設計

調整階段的目的是確定最終井眼軌跡以實現精確的完井作業。

D井-定點技術

頁巖儲層老直井復活方案嘗試

首先將噴射工具串下到井眼底部需要進行壓裂作業的位置(上圖a所示)。然后通過連續油管注入高壓流體,噴射工具在高壓下完成射孔作業(上圖b所示)。與此同時,從環空注入的壓裂液憋起高壓使儲層快速起裂(上圖c所示)。緊接著向人工裂縫中注入支撐劑,當裂縫向前延伸至預定長度時,裂縫中誘導脫砂實現密實充填(上圖d所示),隨后在井筒中會殘留高砂比的凝膠支撐劑“段塞”。進行反洗井作業清除支撐劑段塞后,再將連續油管下放至下一個射孔段(上圖e所示),重復進行上述作業(上圖f和上圖g所示)。

D井-油井作業

最初,井眼底部的磨料噴砂射孔作業(需要重復射孔或重新射加密孔)和增產作業(脫砂)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在后期壓裂施工中需作出一系列調整措施才能適應井筒和儲層條件,上述調整作業可保障井眼底部其它射孔段的順利作業。

D井-初期作業(連續油管)

利用連續油管將底部鉆具組合下放到井中。一旦下放到井底,對機械式橋塞進行校深(2605米)。然后,將井筒中的流體換成油以激活膨脹封隔器。連續油管的下入深度需根據橋塞的深度進行調整。然后將底部鉆具組合下放到需要進行射孔作業的位置。

D井-產層1噴砂射孔

在連續油管下放位置,環空回壓為2000psi。連續油管中初始泵入液體速度2.6桶/分鐘,泵壓為8674psi(噴砂射孔),共注入1600加侖線性凝膠和16袋砂礫(1.0磅/加侖)。然后,再泵注大約300加侖15%的鹽酸。當鹽酸到達底部鉆具組合時,關閉環空排量降至1.0桶/分鐘。儲層破裂壓力顯示為5482psi(儲層和井筒顯然連通)。石油圈原創www.h29736.cn

D井-增產措施

通過環空注入流體形成水力裂縫,注入前置液初始排量5.0桶/分鐘,來達到與先前觀測到的地層壓力。進行壓裂作業時的排量增至21.2桶/分鐘,井口壓力為6530psi。整體增產措施流程依次進行,壓力不斷增大直至脫砂時突然停止。初始注入濃度時,連續油管中壓力呈現下降趨勢,隨后注入砂比為1磅/加侖,其中支撐劑大小為30/60目的砂漿,可觀測到穩定的壓力響應。當利用砂比為2.5磅/加侖,支撐劑大小為20/40目的砂漿借助孔眼進行壓裂作業,并造成脫砂時,可觀測到明顯的壓力激增。脫砂后,對支撐劑連續進行反循環作業兩小時,并對支撐劑段塞成功兩次壓力測試,以確保該作業段與首個壓裂段分隔開。

D井-產層2噴砂射孔

將連續油管下至預定深度,并重復進行產層1中作業流程,觀測到地層破裂壓力為6120psi。在進行增產改造作業前(泵入前置液),觀測到的高壓導致泵注排量無法達到預定值。因此決定在井底2547米處進行新的射孔作業,但該次作業不進行注入鹽酸流程。當噴砂射孔作業中環空中的置換容積達到900加侖時,應關閉環空,同時觀測到地層破裂壓力為5881psi。

D井-增產措施

對泵注流程的第一階段進行調整。泵注環空起始排量為24.3桶/分鐘,井口壓力為7350psi。在泵注兩種粒徑支撐劑作業之間注入清洗液進行洗井,出現脫砂現象時,停止增產作業。在初始注入濃度時,油管壓力呈現小幅度下降,通過調整液體砂比為1.5磅/加侖、支撐劑粒徑30/60目后,油管壓力開始出現增長。洗井后,壓力曲線穩定,一直持續到液體砂比調整為2.6磅/加侖、支撐劑粒徑為20/40目時,出現了脫砂。脫砂后,進行2小時的支撐劑反循環作業,并進行支撐劑段塞壓力測試,以確保與上一個射孔作業段隔離開。作業結束共完成了12段產層的壓裂改造作業。

老直井復活方案的重點總結

-將套管測井方法(脈沖中子+神經網絡)用于老井的裸眼測試可以獲取VM儲層段更為連續的測井曲線。
-采用的封隔工具(膨脹式封隔器)是現有技術的一項新型應用
-完井技術[水力噴射輔助壓裂工藝(HJAF)]作業工時共需要7天(安裝1天、后期防噴洗井1天、12段壓裂作業需要5天)。
-通過將精確定位技術應用到壓裂施工中可對VM儲層進行增產改造
-前期射孔/支撐劑充填完井(A、B、C井)的初始排量為1.8—2.3桶/分鐘。D井采用水力噴射輔助壓裂工藝(HJAF)完井,每個儲層段排量為4—12桶/分鐘,高排量注入能夠提供更多的能量用于儲層起裂和裂縫的擴展延伸。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