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鉆井市場誰主沉?。篟obray公司32年歷史探秘

鉆井市場誰主沉?。篟obray公司32年歷史探秘

石油行業總是經歷周期性的起起落落,在低潮期總會有一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公司隕落,鉆井輔助平臺解決方案的先驅Robray公司便是其一,這家昔日的新加坡公司從開創到消失的32年歲月中曾經在石油行業呼風喚雨、風頭一時無兩,Robray公司到底經歷了什么?本文將為您探秘。

曾經輝煌一時的一些大型鉆井公司,如Zapata、Reading & Bates、Offshore Company、Sedco-Forex、Pride、Global Marine以及Santa Fe都已經倒閉或被兼并,而一些更小的公司早已從人們的視野中完全消失了。

這其中包括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東南亞小公司——Robray海洋鉆井公司(Robray Offshore Drilling)。由于公司的存在早于互聯網時代,所以網上有價值的資料很少。不過,對于這樣一家小卻是行業先驅的企業,這篇文章應該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補其歷史信息的空白。

1974-1980:Robray引入輔助平臺概念 初露頭角

Robray公司由新加坡富豪Robin Loh創立并經營,同時他還擁有一家航運公司、一家航空公司、一家IT公司和一家造船廠,而且他與Pertamina(印尼國油)的時任老大Ibnu Sutowo關系匪淺,確切的說屬于互利共贏的關系。Robin想從20世紀70年代中頁的石油繁榮期中分一杯羹,便與Reading & Bates的區域老大Ray Williams合作成立了Robray,從印尼國油那里拿到了大量關于鉆井設備的訂單,并開始組建自己的一系列鉆井平臺。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三部便攜式鉆機在印尼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其姊妹公司Robin船廠開始建造首批的兩座自動裝配鉆井輔助駁船平臺。Reading&Bates首先提出了輔助鉆井平臺的觀點,即在井口平臺外開鉆孔,而Ray Williams將這個理念帶到了Robray,并從原公司挖走了大批區域管理人員和鉆井隊人員,大大削弱了原公司的力量。 在遷入位于Shenton大道的Robina House之前,該公司在馬可波羅酒店辦公。酒店的休息室便是他們的會議室,該酒店在新加坡以愛爾蘭咖啡和服務員的特色穿著著稱。

便攜式鉆機主要在Sumatra、Kalimantan以及和Robin有家族關系的Irian Jaya(Sorong)服務。最終平臺都被賣掉了,兩部賣給了印尼承包商Medco/ Apexindo,其余的賣到了澳大利亞,但這些鉆機完成了自己初創公司的光榮使命。

與此同時,起初以一位過世的創始人名字命名的HP Thrower號,后來改為Robray T-1的第一部自動裝配鉆井輔助平臺拿到了迪拜石油公司(Dubai Petroleum)的合同。但是工作開始后不久,該平臺就發生了嚴重的井噴事故,井口平臺和輔助平臺井架都化為灰燼。所幸Robray及時建造了Robray T-2(最初命名為Aquarius Star)替換燒毀的平臺井架,如此迅速的反應能力也讓Robray聲名鵲起,該井架也一直服務到公司被兼并。替換T-2井架的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因為Robin旗下擁有井架制造商Pyramid Derrick公司,而其正好位于新加坡Robray船廠的旁邊。Robray T-2建成后,在印尼的Balikpapan市為優尼科公司服務。

Robray還建造了一座平臺鉆機P-1,安裝在位于Sabah州Kota Kinabalu旁的Tembungo平臺,主要給Esso馬來西亞公司服務。最初馬來西亞引進PSC系統的時候,Esso公司拒絕合作,并關停了所有作業。P-1因此停工了1年左右,當時的員工只有待命費,直到Esso后來同意了馬來西亞的PSC條款。由于此前的P-1鉆機主要從事修復和刷漆作業,因此,它成為了當時全世界最干凈、保存最好的鉆機。

1980-1986:Robray系列平臺創建 盛極一時

那時,Ray Williams已經退休,Jack Walters成了公司新的掌舵人, T-3正處于建造階段。1980年,T-3開始在泰國為優尼科服務。同年,公司與埃爾夫(Elf)洽談關于再次建造兩座鉆井輔助平臺的交易,即T-4和T-5平臺,并在加蓬簽訂了合同。Robray之所以能贏得合同,是因其已經能夠實現快速操作平臺的作業,這讓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Robray是唯一一家滿足埃爾夫嚴苛的平臺操作時間要求的公司,大約為12天。當時Robray操作平臺的平均時間是5天。根據埃爾夫的合同,不管實際作業天數是多少,Robray都能拿到12天的全額日費,可以說這份合同使Robray公司的利潤相當可觀。

至此,Robray成為了領先的鉆井輔助設備公司,這一方面源于其直接競爭對手的專業化程度較低,另一方面公司的平臺系列除了鉆井輔助平臺外,還有了更多自升式平臺及鉆井船,而且他們的眼光并沒有停留在較小的市場區域。在那個時代,Robray逐漸以“我能”的公司精神為世人所熟知,也許在如今以環保安全觀念為主導的環境下這么說有些不妥,但在當時他們贏得了高效、專業化鉆井公司的美譽,盡管他們的業務只涉及行業的一個小小領域。

鉆井輔助駁船平臺受限于淺水良好海域作業環境,這意味著其工作范圍僅限于東南亞、部分西非、埃及和阿拉伯海灣地區,同時也限制了平臺可服務的客戶數量。但Robray的客戶卻包括優尼科公司(之后的雪佛龍)、??松梨?、埃爾夫、道達爾、殼牌和馬來西亞國油等著名企業。Robray相對來說算個小公司,其大部分基地位于鉆井平臺工作的區域,而且它有著精簡而年輕的管理團隊,可以不用參考德克薩斯總部的意見而自己做出快速決策,這些條件讓Robray在招標時優勢凸顯。

優尼科是一個特別難應付、苛刻的客戶,但他們卻很欣賞T-3平臺的工作業績,后來優尼科詢問時任老板Jack Walters看Robray是否愿意再建造4座平臺為其在泰國服務。但出乎大多數人預料的是Jack只同意建造2座平臺,這使得其新的競爭對手Great Eastern Drilling公司建造了另外兩座。后來,T-6和T-7平臺分別于1982年和1983年開始服役。T-7為優尼科服務了30年,至今保持著世界上最長合同期限的記錄。該鉆機于2015年報廢,從制造到報廢,T-7僅僅只為泰國、只為優尼科提供過服務。

此前該公司已經把其業務從鉆井輔助平臺向自升式平臺擴展了。這始于Robin從ETA手中為Robin船廠購買了自升式設計,同時雇傭了專業設計師。除了當時Robin船廠正在為印度和中國建造的ETA ROBCO 300自升式平臺外,Robray還在日本的日立船廠建造了兩座同樣設計的平臺。第一座平臺Ednastar于1977年建成,第二年開始為Elf阿曼服務,后來為道達爾伊朗公司和道達爾阿布扎比公司服務。伊朗革命使得Ednastar與道達爾的合同終止,后來平臺被神秘地賣給了朝鮮的Yu Song,即現正在中國服務的中海油服935。第二座平臺Ednarina在運往巴西后被賣掉了,后來也到了中國成為渤海四號,可以說Robray從未使用這兩部鉆機作業過。

1986-2006:兩度易主 由盛轉衰

20世紀80年代初期,Robray發展地很順利,而此時Jack Walters離開了,由之前就職于優尼科的Clyde Stephens接任。但之后出現了1986年的石油危機,和所有其他鉆井承包商一樣,Robray經歷著低鉆機日費、合同和融資損失帶來的資金困難。當時正在埃及服務的T-4平臺也被債權人運出國,Robin Loh對鉆井行業徹底失望了,有了退出的想法。本來Clyde Stephens已經準備與想要收購Robray的主要競爭對手Foramer簽訂合同,但Robin對收購不太滿意,并指示Clyde做出其他選擇。優尼科建議Clyde去找挪威的Smedvig公司,Smedvig公司是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當時正尋求擴大業務,因此這筆交易很快便達成。雖然有些Smedvig的內部人員對這家名不見經傳的“簡單的鉆井機器”不感興趣,但買下Robray確實成為了Smedvig最具眼光、收益最高的收購之一。

同時,1989年,Robray從超強臺風中逃過一劫。臺風Gay襲擊了泰國灣,將優尼科旗下所有、Great Eastern運營的鉆井船Seacrest傾覆,97人喪生。當時,T-4和T-7也在該海灣服務。T-7平臺先遇襲,8根錨線的7根斷了,最終在工作船的幫助下免遭平臺被撞毀甚至傾覆的風險。T-4 平臺8根錨線全部斷掉,150噸的主吊車Favco被風從甲板上掀翻,平臺處于沉沒的危險中。

高級副隊長Axel Lutz用床墊將甲板的洞堵住,并放下海錨減緩了平臺倒下的速度。與此同時,鉆井隊人員仍然留在平臺上,他們必須在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生存一天,當時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最終,該平臺由工作船拖回了Songhla,鉆井隊人員被成功營救??梢哉f,Robray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

隨著北海市場的不景氣,Smedvig和Robray將市場從北海轉向了亞太地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West Delta和West Alpha都被動員到了印度尼西亞、越南和中國尋求包租合同。但它們很快又被動員回挪威,因為北海市場有所回暖,這也幫助Robray在該地區獲得了鉆井輔助平臺領域以外更多的曝光度。

Smedvig一直在尋求擴張。老板Peter Smedvig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三大鉆井承包商之一,他們通過購買或建造更多的鉆井平臺以擴大市場份額。但Robray卻一直未能在文萊找到工作量訂單。殼牌在當地很有實力,后來市場被殼牌青睞的承包商Petrodrill占據。 Smedvig通過收購Petrodrill獲得了一臺非自動裝配駁船Tiga Kali,后來成了T-8,并擁有了Pelaut。Pelaut平臺建于1994年,是有史以來第一座半鉆井輔助平臺,也是Petrodrill的所有者Foster Manning的產品。除了進入文萊市場,Smedvig資助Robray發展半鉆井輔助平臺解決方案,并在1999年建造了第二臺改進的設備West Menang,它后來也為殼牌工作。自那以后,Smedvig公司先后建造了6座半鉆井輔助平臺,許多公司開始效仿這種方案,如Atlantica、PV Drilling和Energy Drilling,而后者簡直就是第二個Robray公司。

當Clyde Stephens離開后,Smedvig的前CEO Staale Roed 接手公司,他是鉆井輔助平臺的強烈擁護者,以至于多年后,當他離開Smedvig加入到Energy Drilling公司后,可以與很多前Robray同事一起共事。

2006年,Robray的時代正式結束,Seadrill收購了Smedvig,Robray的名字永遠消失了。Seadrill后來在2013年將大多數鉆井輔助平臺賣給了馬來西亞的SapuraKencana公司。

但Robray公司的理念一直伴隨著當前SapuraKencana和Energy Drilling公司的前Robray雇作為Robray“家族”的一員,大家都極力保護鉆井輔助平臺市場,正如有句話所說,“曾經輔助鉆井平臺人永遠輔助鉆井平臺人”。

銘記Robray的時代:1974年至2006年。

作者/InboundRSS ?譯者/白小明 ?編輯/李倩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Linda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南開大學傳播學專業,以國際權威網站發布的新聞作為原始材料,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讓您緊跟油氣行業商業發展的步伐!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