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行業基本情況
1.1 石油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原油出口收入是帶動尼日利亞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內原油產量下滑的影響下,2015年尼原油出口收入銳降,經濟增速大幅放緩,本幣奈拉連續大幅貶值。
當前尼日利亞宏觀經濟正面臨著自1999年軍政府倒臺以來的最艱難時刻。除油價的大幅下跌外,投資政策前景透明度下降,國內貨幣環境趨緊,建筑業、制造業等關鍵經濟部門承壓等因素也是拖累尼GDP增速下行的原因。從后期形勢來看,由于國際油價仍處低位,加之尼國內原油產量受制于產油區的安全環境,短期內難覓增長跡象,因此,預計該國短期經濟增長前景仍不樂觀。
隨著油價的大幅下跌,尼日利亞進出口貿易從順差轉為逆差,國際儲備減少,財政赤字大幅走高。由此推升了尼日利亞政府在國內外融資的需求,這意味著該國債務可持續性將明顯下降。
1.2 石油行業政策環境
(一)行業監管主體
尼日利亞石油行業監管機構為尼日利亞石油資源部(DPR)及尼日利亞本地化發展和管理委員會(NCDMB)。
尼石油監管體系缺乏透明度,腐敗現象嚴重。為此,尼總統布哈尼自2015年5月起開始整頓石油部門,誓言根除腐敗。根據尼日利亞新版《石油工業法案》—該法案目前仍處司法審判階段,尚未正式生效—尼日利亞將對油氣工業監管機構進行重組。
(二)行業政策法規
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現行的政策法規有《深海及內陸盆地產量分成合同法令1999》、《石油法與石油鉆探法規2004》、《石油利潤稅收法案2004》和《油氣行業本地化發展法案2010》等。
為緩解石油工業矛盾,尼日利亞政府自2008年起就開始醞釀《石油工業法案》(PIB)。但是,由于各方利益難以平衡、政權交替、社會及經濟動蕩、涉及內容寬泛等原因,PIB至今沒有得到通過并生效。
(三)行業制度規定
在尼日利亞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可適用的合同模式有五種:產量分成合同模式、服務合同模式、礦稅制模式、聯合經營合同模式、股權份額式聯合經營公司模式。主要為兩種:聯合經營和產量分成合同。
在聯合經營模式下,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NNPC)代表政府與國際石油公司組成聯營企業(NPPC持有多數權益份額),共同開發石油資源。聯合經營模式下,NNPC從聯營企業中獲得的石油利潤要直接上繳聯邦政府,而其在聯營企業中的資金需求則每年由聯邦政府撥出經費預算來滿足,這使得NNPC常面臨資金短缺、無法滿足投資義務的問題。因此,在上世紀90年代,尼日利亞引進產量分成合同,主要動機就是減輕國家參股所帶來的資金負擔。
根據產量分成合同,外國石油公司承擔全部勘探、開發、生產成本,獲得商業發現并開發生產后,用成本油來回收,剩余的利潤油在國際石油公司和NNPC之間按累計產量滑動分成。NNPC沒有資金義務,但仍然保留其參股的權利。
為了鼓勵深水油氣的勘探生產,1999年尼政府出臺了《深海及內陸盆地產量分成合同法令》,并回溯到1993年第一個深水合同簽署時生效。與陸上淺水產量分成合同相比,深水產量分成合同在許多財稅條款中都享有優惠,政府所得低于陸上和淺水區。
1.3 石油行業競爭格局
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NNPC)代表政府參與油氣生產并控制該國煉油業。NNPC的子公司尼日利亞石油發展公司(NPDC)目前是該國第五大原油勘探和開采公司。尼日利亞允許外國石油公司參與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殼牌石油公司是在尼投資規模最大的國際石油公司,其他國際石油公司還包括??松梨?、雪佛龍、埃尼、意大利石油總公司(Agip)、德士古和美孚等。
2.石油行業產業鏈分析
2.1 石油行業上游情況
尼日利亞石油儲量豐富,油質優良,含硫量低,已發現的石油儲量基本集中于尼日爾三角洲盆地,地質結構簡單,石油開采比較容易。OPEC數據顯示,2014年尼日利亞已探明原油儲量居全球第九位。
從走勢來看,2010年以來尼日利亞已探明原油儲量增長停滯,且呈現緩慢下滑的態勢。原因在于:1. 由于到期區塊沒有獲得及時的合同期延長,國際石油公司不愿實施新的鉆探,探井完井數量維持在很低的水平;2. 自2008年以來,尼日利亞沒有進行過正式的有規模的公開招投標,每年區塊授予的數量都寥寥無幾;3. 深??碧椒矫?,由于尼政府有意修改深海石油合同的財稅條款,因此在財稅政策沒有明朗之前,國際石油公司也不愿過多鉆探,一些已發現的油氣田開發也處于延滯狀態。
根據BMI的預期,除非投資和營商環境有明顯好轉,尼日利亞石油勘探活動很難出現明顯回溫。未來十年,尼新增已探明原油儲量將不及原油產量,意味著剩余已探明原油儲量還將繼續下降。
2.2 石油行業中游情況
(一)原油開采
尼日利亞原油產量波動較大,近五年整體呈現下降走勢,反映了石油行業發展面臨的困境。拖累尼原油開采的不利因素包括:石油工業改革進展緩慢導致政策環境不穩定、安全局勢較差導致石油管線毀損風險較大、重點出口市場原油獨立性增強導致尼原油出口量下降、國際油價下跌進一步打擊石油公司投資積極性、石油腐敗現象嚴重、盜油等犯罪活動猖獗、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開采活動、幾內亞灣海盜活動影響海上原油開采和運輸,以及來自非洲大陸其他產油國的激烈競爭等。
就后期走勢而言,尼日利亞石油行業目前所面臨的困境能否得到緩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能否得到改善,這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短期來看,受已批準新產能預期投產的拉動,尼石油產量將會有所回升,但從中長期來看,如果投資環境未能得到改善,缺乏大項目上馬,尼石油產量還將出現下降。
(二)原油出口
尼日利亞生產的原油幾乎全部用于出口。美國曾長期是尼原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受頁巖油革命影響,美國煉油企業轉而加工國內生產的石油,自尼原油進口量大幅下滑。為了彌補對美出口的下降,尼日利亞不得不為其石油產量尋找新的客戶。目前,歐洲已成為尼日利亞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此外,巴西和印度在出口市場中的重要性也日益重要。從后期走勢來看,預計尼日利亞原油出口將長期下降,原因包括:美國市場的丟失,歐洲煉油業低迷拖累原油進口需求,以及來自東非、中東和亞洲產油國的激烈競爭等。
2.3 石油行業下游情況
(一)煉油業產能產量
尼日利亞煉油業由國家壟斷。目前,尼日利亞擁有四家國有煉油廠,分別是哈科特港新、舊煉油廠(Port Harcourt Ⅰand Ⅱ)、瓦里煉油廠(Warri)及卡杜納煉油廠(Kaduna)。
尼日利亞煉廠的設計煉油能力相對較高,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滿足本國成品油消費需求。但從實際來看,由于技術落后、資金匱乏、管理維護不善、設備陳舊失修且損毀嚴重,再加上不斷發生的管道漏油、火災和爆炸等事故,尼日利亞煉油廠的開工率很低。
由于國內成品油供需缺口較大,尼日利亞政府有計劃發展下游煉油業,包括升級現有的煉油廠和新建煉油設施,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于尼政府來說難以自行負擔,必須要引入私人資本和外資——尼官員此前表示,要使現有煉油廠實現滿負荷生產,尼聯邦政府需要投入7億美元對生產設施進行升級。尼政府宣布自2016年起逐步取消燃油補貼,這將有利于煉油業盈利能力的改善,對煉油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二)國內成品油需求
盡管GDP增速有明顯放緩,但尼日利亞經濟仍在持續擴張,因此,預計該國國內成品油需求將維持增長。交通運輸業是該國成品油消費量最高的部門,這使得汽油成為尼日利亞消費量最大的煉油產品。另一個帶動成品油需求增長的部門是電力行業。盡管尼日利亞主要依靠天然氣和水力發電,但該國有一些私人發電設施依靠燃油發電。而在尼電力供應不足、時常發生停電斷電現象的情況下,預計私人發電設施作為備用電源的情況在尼日利亞還將繼續存在。
(三)成品油出口
由于國內成品油產量較低,尼日利亞是成品油的凈進口國。BMI預計,一直到2019年Dangote煉廠部分投產之前,尼日利亞將維持成品油凈進口國地位。
3.石油行業SWOT分析
優勢
已探明原油儲量豐富;
遠景資源量相對較大。
劣勢
PIB的生效時間及對投資者情緒的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
社會環境不穩定,原油偷盜和管道損毀等現象突出,使得國際石油公司開始退出陸上區塊;
煉油業產能利用率很低。
機會
尼日利亞政府有可能放寬PIB的財務條款,這將有利于上游勘探活動;
原油及成品油價格下跌為政府削減能源補貼提供了空間;
政府決心改革下游煉油業。
威脅
尼日利亞三角洲的暴力活動和幾內亞灣的海盜問題;
石油偷竊問題屢禁不止;
在失去美國市場后,輕質低硫原油供給過剩迫使尼日利亞壓低價格以尋找新的出口市場;
圍繞著PIB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項目拖延,并長期阻礙原油產量增長;
除安全局勢和政策不穩定性外,低油價進一步打擊了成本較高的深水油田發展。
版權聲明|文章來自資信評估中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甲基橙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