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聽職場老油條掰一掰美國資深油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聽職場老油條掰一掰美國資深油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筆者認為(尤其在美國)任何行業都有高峰低谷,資深一點的讀者可以回想一下08、09年的美國大多數行業和底特律汽車行業沉浮的故事。不過08、09年那時候石油行業倒是沒像大多數行業那樣陷入泥沼,僅僅半年就迅速復蘇。和其它行業相比所不同的就是在美國的石油業起伏跌宕幅度較大,好的時候可以較高(比其他一般工程行業高出一塊),差的時候也會幾年持續低潮。關于選擇就業行當,想起多年前聽到的一個說法,說是中國人來美國就是“站隊”,入對了行(專業),跟對了老板(如果你是在學校里讀研究生的話),作對了課題那么剛畢業就有好工作了。如果投錯了老板,做的項目很偏,畢業工作也會很難找,然后要想繼續在這里生活怎么辦?只有再找一個老板試圖進入一個正確的行業和方向,簡而言之就是重新排隊。

這條原理在公司也適用,你跟的老板怎么樣,他的職場前景如何,喜不喜歡你,他發展的快并且喜歡你的話你上的也快,否則呆了幾年還沒有起色的話就試著換個老板重新站隊吧。簡而言之人生就是“站隊”。所以說“入行有風險,選行需謹慎”。有的時候要考慮到自己職業的長期發展,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想清楚了之后就要堅持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堅持到底做下去。

回到咱們今天的題目,那么,美國油工一般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樣子的呢?這里僅限于美國石油公司里職工的情況。所有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沒有經過發表學術論文一般的嚴密科學論證和海量的統計調查,全當茶余飯后閑聊找個題目讓讀者開開心吧。

下圖是2015年石油工程師協會多的關于全球石油的年度薪金調查結果。

聽職場老油條掰一掰美國資深油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 3

從此表可以看到全球各個主要地區的薪資水平,統計計算的的參數有(平均和中位數)基本工資、其他所有收入、總共收入、每年公司增長率、平均工作年數、達到本科以上教育的百分比、本國公民比等等;這里統計到行業中的平均年齡為43歲、全球的油工平均總體薪資水平為大約20.6萬美元,其中非洲和美國的最高,分別為24.6萬美元左右(但是非洲獎金所占比重比美國高三分之一左右,美國的基本工資處于較高水平,僅次于澳洲,但是澳洲其他收入又比美國少得多),而北亞和中亞(包括中國)為14.6萬美元左右,這里注意估計統計中國數據的樣本不光來自我們常說的‘三桶油’,還有私企和很多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這才拉高了平均數。

說到美國石油產業,它們大多都集中在南部幾個州,其中德州為重中之重,休斯頓則為德州的重中之重,是過去傳說中的‘世界能源之都’,很多世界上主要大石油公司總部以及主要研發部門都在這里,理所當然的在這里也集中了最多的油工。中國人在休斯頓這里的油企油服里也為數眾多。幾年之前粗略估計大休斯頓地區就有將近8萬左右中國人,這其中很多家庭都是跟石油行業相關。

休斯段這個城市作為美國第四大城市,近些年由于石油業的飛速發展(當然是2014底低谷以前)基建人口快速增長,直奔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發展而去。與其幾個美國大城市不同的是,這里天氣酷熱,夏天很長。所幸99%的時間都在有空調的房屋或者車里面,所以也不是很糟糕,只不過是盛夏的室外活動少了一些而已。休斯頓最大生活成本低,以前聽說過一家年均收入8萬也可以買個中等大小的別墅,過上舒舒服服的生活。

那這么多的油工以他們的收入在休斯頓的生活到底大概是怎樣的呢?這里以前面統計的平均數24.6萬為參考,筆者私下感覺這個數可能有點偏高,估計里面參雜了不少年薪百萬以上的石油公司高管,CEO之類少數高薪者拉高了平均線,自己認為可能比中位數高一點21-23萬左右更現實一些(這個歡迎內行的讀者指正)。暫且以下線21萬為例,這個是收入什么概念呢,美國多年的戶均收入已經停留在5.5左右已經很多年了,就算是中位數大概也就在6.5萬左右。油工家庭和一般家庭之間的差別可想而知。

下面談下這種收入水平的稅收。按照筆者極其有限的經驗來說,美國這邊這種水平的收入基本上三分之一左右都交了稅收,養老金等等,那么算到最后的到手的大概14萬左右。這里還是假設油工家里只有一個人上班的情況下,當然不排除還有很多家庭夫妻兩人都上班的收入會更高,但是那樣沒有家庭主婦專職照顧家里,所以小孩的托兒所,平時在外吃飯之類的消費也會相應的增加。但是稍微計算一下,如果基本生活消費8萬到12萬之間(筆者很是屌絲,覺得一年花10萬以上在休斯頓已經有點多了,生活檔次很高、一年到頭全世界旅游買奢侈品的除外),這個生活還是綽綽有余的。

筆者身邊有身邊太多的有經商頭腦的油工家庭,在石油市場好的時候攢了些錢,閑時可以炒房出租或者投資個什么的來擁有第二產業。其實作為油工家庭,手頭每年都有點閑余錢的時候選擇就很寬松了,要做個有心人利用起來做點事也好,像美國人一樣享受生活也好,都不失為生活的好選擇,看個人的追求和喜好了。

如果說德州只有一個有魅力的事來說,筆者會說是房子便宜和生活成本低(對不起這是兩個事但是勉強可以算在一類里面)。如果說休斯頓只有一個不好的事的話,筆者會說是–無聊。生活四大事,吃穿住行。按照花費比重和重要性來說,筆者認為大概的順序應該是這樣-住吃行穿。住來說休斯頓的房子在美國是出了名的實惠,這里中國人大多數喜歡棲息在好一點的學區(唐城,凱蒂等,以上兩個也基本是首選的兩個,一般都是根據離工作地點的遠近來選擇住宅地點)。

對一般收入的油工家庭來說,3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大概在凱蒂是30-35萬左右,同樣的別墅在唐城大概要多加10萬左右。這相對加州三番之類的百萬小黑屋來說可是很物廉價美,做夢都要笑醒的。一般都會首付一些,然后選擇15年或者30年付清,在有工作的前提下是沒有壓力的,也有很多人在市場好的時候早早就還完了房貸,這樣一身清爽。但是要注意一點,德州的房產稅高,也就是說每年都要交一筆可觀的房產稅,這與中國不同。有人形象得說過這里的房子不是像中國那樣只看一口價,這里是“剛開始看起來便宜,然后每年小刀慢慢割”。吃在休斯頓也是很實惠,中國城自己獨自一個大區,連街道名字甚至都有中文翻譯標注。飯館幾十家,人力物力應有盡有,在外面吃或者買到家里,選擇很多,而且便宜又實惠。

第三位是交通,筆者多年前剛來休斯頓的時候覺得還沒有那么擁擠,近些年估計這里各行業發展迅猛,休斯頓每年移入的人口數量在全美國位居前列,所以慢慢地也感覺到了高峰時刻堵車的堵心了。一般十多英里的距離上下班花費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現在真是太正常不過了。調整自己的時間,要么過早要么過完走,錯過高峰期是個好辦法,不過交通問題這也是所有大城市的通病了。估計國內北上廣深等也是一樣的。

以上說的都是在石油市場好工作穩定的前提下,但是2014年以后市場形勢急轉直下,石油公司也陷入泥沼。所以作為一個家庭來講,做到居安思危,狡兔三窟,手頭有第二職業這個時候就會成為很多時候的救命稻草。作為油工就像別的工種一樣,尤其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味道最濃重的國家之一,要有職業和家庭的長遠規劃,靈活面對各種機會,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長治久安”,減輕或免去市場動蕩和失去工作對家庭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版權聲明|文章來自石油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石油界
石油界
石油圈認證作者
石油界,來自石油之都休斯頓的聲音,是專注石油行業人才發展的互助平臺。這里匯集石油、地質、化工等相關領域關于留學、學術、職業、移民、投資、創業等主題的資訊和人脈資源。助力石油人的個人發展,鋪墊成就卓越之路,是石油界堅守的使命。(微信號:TheOilWorld)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