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深海能源大會上,在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的演講過程中,有一張圖表讓石油圈深有啟發,下面石油圈將此圖以及杜院士的解析整理如下,望給予您啟迪。
當前,中國的能源發展處在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相應地,中國的能源也進入新常態。這個新常態表現在我們在主動調整能源結構,同時經濟總量和能源總量增速放緩,但結構優化加速、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科技不斷進步。之所以進入新常態,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有一段時間粗放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成就未來,可以說新常態是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機遇。
那我們要走的綠色低碳之路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希望這張圖可以給大家啟發。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出來,橫軸是發展水平是人均GDP,縱軸是人均能耗。圖中列出了幾個典型的、跟我們有參考價值的發達國家,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兩個規律。
規律一:各個國家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隨著人均GDP的升高,人均能耗都在升高,都是往上走的曲線。但非常有意思一點是當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大約是人均人均2~2.5萬這個水平以后,經濟繼續發展,人均能耗卻不再升高、逐漸平了,這些國家都是如此,有的時候還會下降。為什么到達這個水平,人均能耗不再提高,而經濟可以繼續增長了?第一主要是它的產業結構變化,高耗能產業停止了、飽和了;第二是能效提高了,經濟照樣可以發展,人均能耗不再提高。
規律二:美國、加拿大這一路的發達國家能源消耗量高高在上,它這個高度比下面歐洲和日本高了整整一倍甚至還不止。這點也很有啟發,也就是說典型的發達國家,從能源經濟學來說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高耗能的發展,第二類是低碳的發展。像美國、加拿大屬于高能耗發展的發達國家,而歐洲、日本則屬于低能耗的發達國家。這一條規律告訴我們:高碳不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低碳是完全可以實現現代化的。這點對我們后發國家十分重要。
那我們中國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這個圖的左下方紅色的線段,這一段是我們中國本世紀前十年的發展路徑。我們的人均GDP、人均能耗都比他們低,這是顯然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個小線段很陡,很陡的意思是我們每增加一點人均GDP,付出的人均能耗太大。如果按照這樣一個慣性發展下去,我們的人均能耗不僅會比歐洲日本高,甚至比美國還要高,這顯然是走不通的、也是不應該走的道路。那么轉型發展,就是要把這樣一個慣性的發展軌跡扭轉到這個綠色的曲線。這個曲線表明的數據,就是2020年、2030年中國所承諾的低碳目標,也就是我們應該要走的低碳之路。
到2030年,我們有這樣幾個目標:①2025年前煤炭和石油消耗總量越峰;②2030年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這點是國家宣布的,現在看起來有可能提前;③2030年低碳能源“三匹馬”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大于35%,“三匹馬”指的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氣;④智能能源互聯網和分布式能源形成體系;⑤調結構和節能提效取得實質性進展;⑥總能耗年增長小于1%,中國能源緩慢增長,趨于飽和。
到2050年,我們希望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能夠大于50%,能源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建成高效、安全、低碳、智能、綠色、可持續的現代化能源體系。
最后說一句話,低碳能源轉型是我們國家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取向。低碳轉型有復雜性,長期性但戰略方向和路徑很清晰,努力重塑能源,創造一個“經濟環境雙贏”的新型中國道路,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Linda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南開大學傳播學專業,以國際權威網站發布的新聞作為原始材料,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讓您緊跟油氣行業商業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