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在第36屆劍橋能源周(CERAWEEK)會議上,IHS Markit公司副主席、劍橋能源周創始人丹尼爾·耶金博士與中國石油代表團一行,圍繞全球油氣市場、中美能源貿易合作、CNPC與IHS Markit互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其中,三個“再平衡”問題給與會專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談到全球油氣市場的再平衡及國際油價的走勢,丹尼爾·耶金博士說,55美元/桶上下的國際油價是一個較為合適的水平,能夠為全球油氣市場各利益相關方接受,對美國能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乃至全球油氣工業最有利。對美國企業特別是頁巖油氣生產商來說,55美元/桶的油價會促使頁巖油產量回升,生產商們能夠盈利。若油價進一步升高,則更多產量投放進入市場,將導致全球供應過剩進一步加劇,油價將應聲而跌。
討論中,大家認為,中美能源合作與油氣貿易的再平衡作用開始顯現,將有力對沖中美未來可能發生的貿易摩擦。長期以來,中美均是全球油氣進口大國,中美之間未發生油氣直接貿易和進出口,但2016年以來,美國天然氣實現自給自足后,開始向海外出口。2017年初,美國第一船LNG直接出口到中國,這意味著中國可以通過進口美國LNG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無疑從能源合作的角度為中美關系的穩定做出了顯著貢獻。
在美國新政府新的能源政策框架下,中美能源企業合作與交流也將走向再平衡。丹尼爾·耶金博士分析稱,特朗普政府新的能源政策框架雖尚未確定,但對傳統能源行業而言釋放出利好。中美油氣企業互動或將加強,中國企業會更加重視美國油氣市場,特別是頁巖油氣投資項目。IHS會一如既往重視與CNPC合作,就當前全球油氣市場重點、熱點問題進一步交流研討。
版權聲明 | 文章來自中國石油報,作者陸如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甲基橙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