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能源咨詢公司的分析師David Wech告訴《金融時報》:“目前海上原油儲存能力是2015年初的兩倍,短短半年時間內海上原油儲存能力翻了一番。隨著陸上儲油能力的逐漸減弱,致使更多的原油被儲存在海上?!?/span>
海上原油存儲量的上升是因為陸地儲油能力的飽和,并不是投機者為了哄抬物價而為之。然而因為今年陸上儲油設備幾乎暴滿,致使大型油輪的租金日益走高,所以海上儲油這一行為在經濟層面并不劃算。
目前超大型油輪(VLCCs)的租用價格大約為6萬美元/天,已經比10月8日時11.1萬美元/天的峰值低了不少。過去一年油價暴跌,抬升了油輪租金。要知道,過去幾年超大型油輪的租金平均在2萬美元/天左右。
盡管石油市場期貨溢價現象嚴重,但這并不足以支撐海上儲油。目前海上油輪的儲油保險費為4.5美元/桶,但據《金融時報》估計,未來半年保險費可能漲至6美元/桶才能更有利于貿易。
事實上,海上儲油設備增加和陸地儲油空間緊張有很大關系。Euronav油輪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告訴《金融時報》,石油交易商要求油輪減速航行,以便他們管理庫存量。目前,很多超大型油輪停泊在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的港口上。另外美國墨西哥灣積壓的油輪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海上儲油量的激增表明陸地儲油空間的飽和。11月初,美國原油儲量已達到4.87億桶,逼近年初時創造的80年來的最高紀錄——4.9億桶。
OPEC表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原油儲量比過去五年的平均值多出2.1億桶。目前原油庫存過剩程度仍維持在十年內的最高水平。OPEC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該組織在在其最新月報告中表明,“石油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供給增速超過其需求增速?!?/span>
原油過剩表明油價的低迷期并沒有結束。事實上,伊拉克等國原油產量的增加,正好彌補了美國頁巖油的減產。據彭博社報道,過去數周已有10艘油輪從伊拉克出發駛向美國的港口,船上約有1900-2000萬桶的原油,將于11月交貨。這是自2012年6月以來最大的一筆原油運輸訂單,比十月時多出了近40%。
在過去的一年,伊拉克原油產量再創新高,這給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們帶來巨大的壓力,市場份額的爭奪戰使得油價一跌再跌。
自4月創下歷史新低以來,美國頁巖油產量已減少50萬桶/天,而與此同時,伊拉克的產量以60萬桶/天的速度不斷增加。目前,伊拉克日產量達400萬桶,而去年的日均產量則為320萬桶。
Oilprice網站指出,持續的低油價重創了美國的頁巖油生產,盡管在夏季呈現出短暫上升,但是目前,美國的原油鉆機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日后恐怕會更糟。Pioneer自然資源公司曾經計劃在2015年接下來的時間里,每月增加兩個鉆機,但是從十月之后這個計劃就被擱淺了。
月報告表明,由于原油長期供過于求,致使油價將繼續走低,這可能給美國石油生產商帶來重創。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