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長達十年的油價熊市或將重演

過去一年的油價暴跌不禁令人回想起1985年開始的那輪油價熊市。那時,同樣是沙特阿拉伯為了搶占市場而拒絕減產。

今年進入10月以來,包括黃金和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有所反彈,關于油價見底的呼聲也不絕于耳。不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回顧大宗商品近200年的歷史走勢可以發現,當前這一波低迷期恐怕還遠未結束。

去年10月以來,由于美國頁巖油開采創紀錄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油市進入熊市,油價下跌超過一半。這是近十年來油市最長時間的低迷。但是,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與摩根斯坦利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部門的主管Ruchir Sharma都認為,更痛苦的事情還在后面。

彭博社分析師Peter Pullikkan與Michael Kay表示,這次的油價下跌與1985-1986年時的那次情況非常。1970年時,由于油價高漲,北海與阿拉斯加的油田被大規模開采,隨后,由于產能過剩油價在1985年時開始下跌。

而本次油價下跌則是由于中國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經濟高速發展,加之美國頁巖油革命為全球提供了更豐富的石油資源導致供應過剩,油價持續下跌。很多如英國石油公司(BP)的大型油氣企業就預測油價將“長期低迷”。

Pullikkan表示,“油價長期低迷的情況可能會更嚴重。1985年時,沙特改變政策開始搶占市場,導致了長達十年的油價熊市?,F在很有可能我們將面臨另一次長達十年的熊市?!?/span>

1986年6月時,WTI下跌到10美元/桶, 1985-1986年的平均價格為20.83美元/桶,比之前兩年下跌了約30%。當時也是雖然油價大跌,但沙特拒絕減產來捍衛其市場份額。這導致了自1987年后的12年里,油價始終低于20美元/桶。

去年11月時,由沙特主導的OPEC同樣采取了拒絕減產以捍衛其市場份額的策略。

摩根斯坦利的Sharma表示,根據近200年來的大宗商品價格變化顯示,十年牛市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二十年的熊市。市場通常需要很多年時間才能消化完牛市過剩的產能,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將經歷一個漫長的冬天”。

專注于研究18世紀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的內德戴維斯研究集團(Ned Davis Reserch Group)也表示,原材料市場正處于為期二十年的“超級熊市周期”的第四個年頭。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