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華爾街:中國打個噴嚏 全球LNG就哆嗦

 

 

能源行業高估了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全球油氣公司正面臨著高額的貿易風險。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全球的能源公司都相信中國天然氣市場潛力巨大,他們投資了數億美元來發展LNG項目,載滿LNG的油輪以很高的價格駛向急需能源的亞洲買家。


與石油相比,天然氣更為清潔并且供應充足,因為被公認是未來能源的不二選擇。

 

市場不景氣 怪我咯??

?

 

前BP天然氣部門執行經理同時是牛津能源研究院的Howard Roger表示:“中國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能源市場,它對LNG有著不斷增長的需求。但是,現階段還持有這種觀點似乎是過于樂觀了?!?/span>

 

近期的市場數據則揭示出一個嚴峻的問題。2015年,中國LNG進口量下降3.5%,而2014年這一數字同比增長了10%。上半年,中國的天然氣總消費量增長了約2%,相比于多年來的兩位數增長,呈現出巨大的改變。

 

LNG需求降低也只是中國經濟放緩對全球商業沖擊的一個縮影,那些鋁土礦和鐵礦石的原材料供應商更是對中國市場需求寄予了過高的期望。

 

然而,到目前為止,許多投資行為都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由于經濟增速放緩等原因,業界對于中國天然氣的需求預測變得越來越悲觀。


全球能源和金屬行業權威咨詢機構Wood Mackenzie對中國2020年的天然氣需求量預測下調15%至3600億立方米。而到了6月,國際能源署(IEA)則將預測值進一步降低為3140億立方米。

 

花旗集團研究部預計2018年全球LNG市場剩余供應能力將達到2500萬噸,這一數字超過了2014年中國LNG進口總量。

 

如果目前計劃和在建項目均投入運行的話,到2025年,全球LNG過剩產能將達到1/3。

 


Wood Mackenzie分析師Gavin Thompson表示:“我們已經看到,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很難支撐天然氣需求繼續保持增長,這將制約全球天然氣工業的發展?!?/span>

 

從2014年開始,美國亨利中心天然氣期貨價格從4美元/mmBtu下降至不足3美元/mmBtu;與此同時,自去年秋季以來,東北亞LNG的價格從超過14美元/mmBtu下降至不足8美元/mmBtu。


天然氣需求的緩慢增長也影響了作為能源出口中心的北美地區發展。雖然廉價的氣源仍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但美國天然氣出口商仍受到影響不得不將部分業務轉移,向東開拓歐洲市場。

 

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已經動搖了能源工業的根基,不僅如此,更引發了全球通貨緊縮的恐慌,LNG需求低迷亦是其影響的結果。

 

哪些因素導致需求降低??

 

 

中國LNG需求減少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對價格的管制,使得天然氣售價高昂;一些多余機構部門的削減也造成了需求降低。

 

同時,中國正通過中亞的油氣管道進口天然氣,并且計劃引進更多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去年開始,中國就開始出現減少購買LNG量的跡象。

2014年5月,中俄兩國簽署了能源合作協議,俄羅斯每年將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相當于去年中國需求總量的20%。

 

中俄兩國還在協商建設第二條運輸管道,將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運往中國。

 

兩國的合作使得俄羅斯減少了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同時中國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天然氣供應地。除此之外,中國也希望擴大其與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供銷合作。


在中國天然氣需求整體疲軟的大背景下,與管道天然氣相比,那些大規模發展LNG業務的外國公司因此將虧損巨大。


澳大利亞能源公司Arrow,是荷蘭皇家殼牌與中石油的合資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是將天然氣進行液化后出口,近來該公司運營狀況持續惡化。

 

2014年這家公司虧損了15億澳元(約合67.8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7億澳元(約合31.64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減值損失,該公司將虧損原因歸結為經濟環境不佳。


今年,殼牌已經擱置了這一LNG出口項目。Roger表示:“目前行業內關注的焦點是如何在該項目上獲得更多回旋的余地。一般LNG項目都有2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能在最開始的5-6年里獲得理想的現金收入?!?/span>

 

中國也很痛苦?

 

 

同樣,天然氣需求放緩也給中國企業帶來諸多難題。


2015年中石化已與澳大利亞能源公司簽約,每年將進口澳大利亞760萬噸LNG,該項目由中石化、康菲石油公司與Origin能源公司共同開發。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中國市場供應充足,中石化有可能在現貨市場出售這些天然氣,并因此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中石化表示這些天然氣以哪種形式銷售取決于市場條件和公司需求??捣剖凸臼紫瘓绦泄賀yan Lance表示已與中石化對未來兩年的氣價進行了商討。

 

毫無疑問,中國的油氣需求將會隨著時間而增長。但目前的問題是搖擺不定的氣價還是會沖擊能源公司的利益,就像這些公司也在和低油價抗爭一樣。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中國的煤氣相比天然氣性價比更高,而政府對天然氣的價格管制,也抑制了市場需求。

 

在福建晉江,當地企業就由于價格原因不愿意將能源供應由煤氣變為LNG。一些企業稱,在改用天然氣后,其生產成本將增加三倍。

 

Wood Mackenzie的Thompson先生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所有人都希望中國能夠成為支撐天然氣行業繼續發展的最有力后盾。


因此,全球天然氣企業必須對中國市場進行重新評估選擇最穩妥的投資方式”。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