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是中國的經濟衰退導致了世界原油價格降至六年來的最低點,先不去推敲這句話是否真實可信,作為石油的第二大消費國,中國對于抑制原油價格進一步暴跌的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民幣的貶值更令人感到出乎意料,進而導致布倫特原油價格狂跌,甚至有跌破40美元的趨勢。盡管如此,人們似乎更加相信中國大規模儲備原油完全可以扭轉這個局勢。
在今年前7個月,中國平均每天進口50萬桶原油,這個數量是中國原油日常需求的兩倍,根據彭博社采集的數據顯示,這是自2012年以來中國采購原油最多的時期。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研究,中國之所以趁著原油價格暴跌大規模擴充原油儲備,是為了緩沖全球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現狀,避免經濟形勢進一步崩潰。
高盛集團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在電話中表示:“這向世界石油市場拋出了一根救命稻草,否則原油價格很有可能降到20美元/桶,這根救命稻草的功效或許將持續到2016年?!?/span>
其他國家也一直在儲備緊急石油供應,美國石油戰略儲備多年來一直穩定在大約7億桶,而中國正在迅速擴大其石油戰略儲備。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到目前為止,中國積累了約2億桶的原油儲備,其目標是在十年內擴充到5億桶。根據巴黎能源政策評價機構調查顯示,中國目前在黃島油庫儲存了1900萬桶原油,并且,將在未來18個月內增加六個油庫,總容量約1.32億桶左右。
法國巴黎銀行商品市場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表示:“事實上,中國是想通過囤積戰略儲備原油,來削弱中國成品油市場低迷的形勢?!?/span>
國際能源署在9月11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從第四季度的2.3%與第二季度的5.6%可以明顯看出,很明顯中國的需求增長速度在放緩。
通過很多行業的衰退也可以明顯看出這個趨勢,比如汽車銷售數據疲軟,工業活動頻率下降,房地產價格暴跌,電力行業的衰退等等都反映出了中國經濟的衰退。
油價腰斬
在倫敦ICE歐洲期貨交易所,11月布倫特原油結算交易價格是每桶49.66美元。這表明國際基準油價在過去一年中下跌了大約50%。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研究員Colin Fenton說:“中國在囤積原油的時候,進口需求可以高達每天100萬桶,高于近年來月均水平15%?!?/span>
他還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因為中國在原油價格下跌時就買進,這無形間保護了石油價格,避免原油價格沒有節制的下跌,使得布倫特原油永遠都不會跌至30美元一桶?!?/span>
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大通2010年到2015年的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Fenton 說:“石油價格將很難維持在目前的低價,更不會變的更低,因為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石油價格不會跌跌不休,這一切完全得益于中國每天上百萬桶的需求?!?br />
他還說道:“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做到這點的國家?!?/span>
長期的低迷?
據巴克萊集團的研究表明,隨著石油市場的衰退,石油生產過剩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中國經濟增長暫緩,能源消費長期滯后,中國并不能解決石油市場的根本問題。
倫敦巴克萊銀行分析師Miswin Mahesh說:“目前石油市場每天的石油供應過剩高達200萬桶,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只能解決其中一小部分。”
高盛集團的Currie 分析稱:“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將在2016年呈“金字塔”形,進口量一定會有所減弱,中國是在幫助全球石油市場消化過剩的產量?!?br />
Currie還說道:“通過買進生產過剩的石油,中國希望達到一個和諧的局面,希望石油40美元/桶的價格能夠引起債臺高筑的美國頁巖生產商的警醒,迫使他們控制生產。而不是出現一種極端的情況,任憑原油市場平衡被打破,油價一路暴跌到大概20美元一桶的成本價格,那將是石油行業的夢魘,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情況?!?/span>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