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歐佩克秘書長:油價因何暴跌 石油工業出路何方

q2

在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舉行的“中東和北非能源集會會議”上,歐佩克秘書長Abdalla El-Badri分享了其對全球油價前景的展望,即:“油價為何暴跌,我們該何去何從?”

Abdalla El-Badri說:“雖然15年歐佩克新增了一些原油出口量,但更多的供應增量來自于非歐佩克國家?!彼俅魏粲醴菤W佩克成員國與歐佩克成員國進行合作,以應對低迷的石油市場。

以下是石油圈為您精選編譯的Abdalla El-Badri講稿的主要內容:

市場在調節庫存過剩的問題上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以前的市場規律就可以看出,一旦供應量開始下降,價格就會開始上漲。

簡單地說:目前市場正經歷一場重大調整,自2014年7月,石油價格下降了超過70%,很多投資項目都被推遲或取消,并造成了大量的員工下崗。目前原油供給遠遠超過需求,庫存量已經超過五年內的平均,市場也一直在尋求新的平衡點。

整個行業都感受到了市場調整的痛苦。我們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但我們也應該記住對于行業來說‘艱難時刻’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以前就出現過這種艱難時期,我們目前所經歷的無非是這些起伏周期中的一個。

石油價格曾經跌至谷底,也曾經輝煌一時。石油庫存量曾經供過于求,也曾經供不應求。因此,對于油價市場來說,有長期的穩定也就會有振蕩起伏。

當然,每一個周期都有他獨特的成因。面對當前油價低谷,我們要思考一個關鍵問題:“油價為何暴跌,我們該何去何從?”

數據結果表明,這段時期的市場是供給驅動型的,高成本采出的原油在新增供應量中占絕大部分。自2008年到2015年,所有增長的供應量都來自非歐佩克國家。2008年到2014年間,非歐佩克國家的增產量總計超過600萬桶/天,然而歐佩克卻在減少產量。

事實上,在2013年和2014年間,歐佩克原油出口量下降幅度超過100萬桶/天,而非歐佩克國家供應量卻相應增長了約370萬桶/天。因此,總體上看,這兩年全球需求增長量為230萬桶/天。

2015年,非歐佩克國家和歐佩克都認識到了這種擴張所帶來的問題,市場動態的平衡隨之發生了變化。非歐佩克供應增長率略高于120萬桶/天,歐佩克國家增長率約100萬桶/天。

當我們觀察到經合組織(OECD)商業庫存的增長量時,發現這些數字變得尤為重要。2013年底,五年平均OECD商業庫存量曾達到其最低水平,但隨之該庫存量急劇上升,從負85百萬桶迅猛增加到2015年底的盈余260百萬桶。毫無疑問,這就已經強烈的影響到了原油市場價格。

此外,非經合組織庫存量也有了上升,并擴張了他們的石油戰略儲備量。

市場對于解決庫存過剩問題是非常有效的。從以前的市場周期來看,一旦庫存量開始下降,價格便開始上漲。

如何運作能使市場更好的發揮作用呢?在我看來,關鍵點在于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能否形成統一戰線,共同處理這一問題。我們承認,歐佩克國家去年向外輸出了一些額外原油供應量,但總體來看,大多數供應量還是來自于非歐佩克國家。

問題的關鍵是,原油主要供應國能否攜手合作,共商解決方案。原油庫存急需回落,從而使市場價格回升,項目投資才能重新盈利。

這一點不僅對原油生產商十分重要,對于消費者也同樣意義重大。世界渴望更多的石油,這就需要更多高質量的投資。

據歐佩克分析,至2040年,石油需求將增加約1700萬桶/天。屆時,石油需求量將達到1.1億桶/天,預計石油勘探開發的投資總額將達到10萬億美元。盡管如此,當前油價寒冬將這一宏大愿景置于風險之中。以目前原油價格,在未來很難吸引到高質量的投資。

所以說,新產量不該僅僅用來增加出口供應量,更應當用來補充老油田的產量遞減。

此外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前的低油價不僅使生產商感到十分艱難,同樣會損害消費者長遠的利益。反之,過高的油價對消費者是不利的,但也會對生產者造成深遠的影響。

因此,正如我經常說的,極端原油價格,不論高低,對任何生產商或者消費者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

當然,石油市場也面臨許多其他方面的挑戰,如: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金融市場投機和調節失衡、地緣政治的博弈、技術的進步及其對原油開采的影響以及環境問題。

結束發言之前,我還想就去年12月為減少氣候變化制定的巴黎氣候協議(Paris Agreement)簡要地談一下環境保護所帶來的挑戰。

我們擁護這一協議。環境保護是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星球,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理當進行務實、有效、全面的環境保護工作。

沒錯,我們是應當繼續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但不能指望它們在短期內完全替代化石燃料。預計到2040年,石油和天然氣仍然會在全球能源供應總量中占50%以上。

我們需要繼續更有效地利用能源,但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世界上還有很多落后地區無法享受到現代化的能源服務。

化石燃料的使用確實會引發環境問題。但我們有方法去改善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會審視所有可能的方案并使其行之有效。

各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過去的高油價是供應過量情況下投資短缺所引發的;而今天我們所處的低油價環境是前期高生產成本環境下過量投資的后果。

石油從業者齊心協力尋求工業新的平衡點將是走出當前困境的最好方式。不僅要在短期內協同合作,更要在長期里繼續保持。不管對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這都對未來持續穩定的能源供應有著重大的意義。

毫無疑問,石油工業終將會渡過這個低谷。通過市場的調節以及生產商之間的協作,最終將迎來穩定石油市場的回歸。

已經有一些跡象顯示,2016年原油供需關系將進行全面的自我糾正。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130萬桶/天,而非歐佩克國家預計將相應減少66萬桶/天的原油供應。

但是正如之前所強調的,我們也需要減少過剩的庫存量。這也是讓市場回歸平衡的關鍵。

困難時期就需要做出堅定的抉擇。我們過去曾走出過類似的困境,相信這次石油工業也終將度過難關,這就是為什么我依然如此樂觀的面對未來。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